分享

古代文人的出路

 昵称32317470 2016-04-09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在封建社会,所有的读书人都想独占鳌头,踏入仕途,但是文人们只有这一条路吗?并不是,古代文人的出路其实还有很多很多,下面我就简单列举其中的三个,以供参考。

第一:归隐山林



纵观中国历史,很多文人墨客的人生经历上都会有“归隐”“隐居”“退隐”等字样,不信?那我们来看几个实例。



陶弘景于齐永明十年(492),上表辞官,挂朝服于神武门,退隐江苏句容句曲山(茅山),不与世交。梁武帝萧衍即位(502)后,屡请不出。但念其旧功,恩礼愈笃,书问不绝。 永明十年(492年)正式归隐茅山



陈抟:后晋天福十二年(947年),陈抟同麻衣道者隐居华山云台观。常游历于华山、武当山之间。



张养浩:一生经历了世祖、成宗、武宗、英宗、泰定帝和文宗数朝。少有才学,被荐为东平学正。历仕礼部、御史台掾属、太子文学、监察御史、官翰林侍读、右司都事、礼部侍郎、礼部尚书、中书省参知政事等。后辞官归隐,朝廷七聘不出。



……



那么,历朝历代如此多的文人墨客为何都辞官归隐呢?依我看,分以下几类:



第一种:为性格而隐



这种人其实真的是不多的,但还真有,谁呢?他就是让我们中学生又爱又恨的陶渊明阁下。从我们学的很多课文中可以看出,他的性格驱使他走上隐居山林的道路,“性本爱丘山”嘛!



第二种:因落第而隐



这种人其实也不多,古人读书的最初目的几乎都是为了治国安民、光宗耀祖.但朝廷能够为读书人提供的官职毕竟有限,所以大多数的读书人不得了不怀抱着满腹经纶、遗憾万分地踅进山林去当了隐士.这一部分人的心情是相当憋屈的.



 比如说,唐末有一位诗人叫任蕃,他家住江东,曾步行数千里赴长安应试,结果却名落孙山,其痛苦绝望之情见于他落榜后对主考官讲的一段话中:

  仆本寒乡之人,不远万里,手遮赤日,步来长安,取一第荣父母不得.  闻江东一任蕃,家贫吟苦,忍令其去如来日也?敢从此辞,弹琴自娱,学道自乐耳.

    
任蕃这番话翻译成现代文就是:我不辞辛苦千里迢迢来到京城,想考取功名光宗耀祖,可你们这群腐败分子却从中舞弊,让我双手空空而来两手空空而去,我也只好从此离开,弹琴自娱,为兴趣而学了。



这话明摆着告诉考官:我从此不考,归隐山林!



这就是因落第而隐。



第三种:怕受灾而隐



这种人其实不少,举个大家都知道的人,张养浩,听说过吧,他就是这种人。在他的《双调沉醉东风·班定远飘零》中,他把这种因惧怕被官场斗争卷入而无法颐养天年的惧怕写得很清楚。他在这首曲子中一连举了六个历史事例:班超武功盖世,屈原忠诚无比,李斯功居第一,陆机名闻天下,张柬之老谋深算,苏东坡天才绝伦.然而由于他们都曾涉足官场,结果有的飘流四方,有的临刑长叹,一个个搞得灰溜溜地难以安享天年.既然如此,有吃有喝的何必进官场去冒风险!



这些文人不是不想手拿黄金印,帽插琼林花,只是感到大大小小的官员一个个都好像锅中的游鱼、网中的小兔一样,随时随地都有可能被别人吃掉.他们担心踏入仕途后,终有一天会陷入政治纠纷,脱身不得.这些隐居之人是带着什么样的心情来看待那些达官贵人呢? 这些隐士是带着一种看达官贵人笑话的心情躺在深山老林之中的,他们的这种心理未必符合中国的传统道德标准,却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平衡心理的方法.

第四种:因厌恶官场而隐



官场黑暗,自古已然.看不惯黑暗的官场,是士人隐居的另一个原因. 如元代的蜜兰沙,就属于这一类的人.明初叶子奇在他的《草木子》卷四《谈薮篇》中说,蜜兰沙在元代至顺年间任福建廉访使时,曾写了这样一首《游仙诗》:

  刀笔相从四十年,非非是是万千千.一家富贵千家怨,半世功名百世愆.牙笏紫

  袍今已矣,芒鞋竹杖任悠然.有人问我蓬莱事,云在青山月在天.

  这是一位老官僚对自己官宦生涯的沉痛追悔,他认为一家的富贵是建立在千万家的怨恨之上,自己的半生功名实际上是半生的罪孽,于是他要放下牙笏,脱去紫袍,进山去当隐士了.当然,像这样因内疚而弃官归隐的人是非常少见的.



最后一种:为升官而隐



用现在的话来说,这种人就是不折不扣的机会主义者,权利欲那是相当的大,他们的隐退,要么是投皇帝之所好,要么就是“名为养病,实为蓄势”,为下一步做好布局,再重出官场。比如说卢藏用,他一个一心进取,但仕途不利.为了博得更大的名声,取得更高的官位,于是他就隐居起来.终南山接近都城长安,少室山接近东都洛阳,于是他就把自己隐居的地点选择在终南山和少室山,所以当时的人戏称他为随驾隐士”.后来,卢藏用通过这条终南捷径”,也真的进入了朝廷,累居要职.

  另一位通过终南捷径进入仕徒的是宋代著名道士种放.种放是河南洛阳人,父亲和几位兄长都当过低级官职,而种放却与母亲隐居于终南山.后来,“出了名,得到了钱若水、王禹偁的举荐,受到朝廷的重视.他多次奉召入朝,宋真宗也多次赠诗以示宠幸。



但不是所有人都有那么好的运气的,也有人偷鸡不成反蚀把米”,在这条捷径上栽了跟头。比如说唐代有个叫杜淹的,他“材辩多闻,有美名”。. 但是他干了一件错事,据新唐书记载,隋开皇中,与其友韦福嗣谋曰:上好用隐民,苏威以隐者召,得美官.”乃共入太白山,为不仕者.文帝恶之,谪戍江南。



这位杜淹同志.就是因为没能藏好自己的小尾巴,让隋文帝起了疑心,升官不成反被贬。所以说,为官而隐有风险,走此路者须谨慎!



第二种:走入官场



其实,这条路才是读书人心目中的正路,十年寒窗不就为了能够步入官场,“货与帝王家”嘛,于是,每到科举开始时,就会有一群一群的读书人蜂拥而至,争取那仅有三百人的名额,有些人甚至会不惜一切做小抄或者找人替考……当然,到了现代就变成了高考作弊以及一次一次的“河南替考事件”“山东替考事件”……



这部分人很多我们都蛮熟悉,比如说纪昀(字晓岚),刘镛(字冠军)等等,科举在读书人的眼里比天还高,那么中举的就是学神了!“学而优则仕”嘛。所以,就会有些人在听说中举后变成了《儒林外史》中范进的样子。值得一提的是,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是个落第秀才。



既然中举的都是老爷,碰不得打不得,那么这条路人人都爱就是必然的了吧,难怪会有像任蕃那样因科举落第而自愿归隐山林的隐士们。



第三种:做私塾先生



科举落第以后,除了隐居,还有另一种办法:去当乡村教师……哦不对,是私塾先生。



历代塾师大部分来自那些读书不多、没有条件参加科举,或参加科举屡遭失败的读书人。他们用所获知识谋生,叫舌耕,被社会公认是一种清白而崇高的职业。另一部分是获得一定功名,但未能进入官场,或已做官而被革、被罢,或自行退出官场,或退休回乡的读书人。他们或因生活无着落,自食其力;或以推广教化、诱掖后进为己任;其他还有洁身自好,不图仕进的人;因改朝换代,入元、入清不仕的人;以传授学术思想,延绵道统为己任的人等等。



从总体上说,塾师是当时一群命运不济或仕途无望的没落文人。著名文学家蒲松龄怀才不遇,一生大多数时间都在舌耕,以养家糊口。他就是塾师的典型代表。做塾师是当时文人,尤其是失业文人的最重要职业选择。



中华民族的教育史上,最伟大的塾师,就是被世人尊称为孔子孔丘先生。这位生于春秋时期的教育家,只是个塾师的身份,可他对中国教育的贡献,恐怕不是一本书两本书能说得完的。孔子被后世尊为万世师表,其影响,早就超越了国界。而因为塾师在教育中的几乎不可或缺,所以,千百年来,一直很红火,即使眼下,各类家教的生意也很不错,还有各类培训班的老师,其实也是在做塾师的。



以上就是我整理总结的中国文人的三大出路,如有不全,请多指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