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写给意式咖啡入门者:教你如何萃取一杯合格的浓缩

 海纳百川cl 2016-04-10

之前小编曾看到一段采访视频(如果没记错的话),里面讲到一句话“一个咖啡师学习意式最简单的是ESP的萃取,最难的也是ESP的萃取”。深以为然。

萃取的动作看似简单,但是变量稍有偏差就很难做出一杯合格的浓缩。

最初接触意式,想要萃取出一份合格的浓缩好像并不容易,甚至不知道从哪里下手,影响一杯咖啡的因素有那么多(温度、压力、时间、粉水比、研磨度、水质等),意式的萃取方案调来调去最后反倒不知道问题究竟出在了哪里。

今天小编的这篇文章就粗粗的总结一下,希望可以帮大家找到尽快出品一杯合格的浓缩的方法,分析出自己的问题究竟出在了哪里。

写给意式咖啡入门者:教你如何萃取一杯合格的浓缩

研磨度

一般情况下,20~30秒的萃取时间为理想萃取时间。(这只是一个大致的范围,根据实际情况数值会有弹性地变化,不要因为追求一个硬性的数值而忽略实际情况,下文中的数值同样如此)

1.过粗的研磨:流速过快,<20秒就可能萃取出60毫升以上的咖啡液;浓缩颜色浅黄,质感稀薄,油脂维持的时间很短;口感酸度高、味道单一、水感重。

2.过细的研磨:流速很慢,>30秒的萃取时间,无法萃取出50毫升以上的咖啡液;颜色呈深褐色,浓稠;口感偏苦,刺激。萃取结束后,粉饼上很可能会出现“一洼水”,原因是水无法顺利通过粉层,淤塞在了粉饼表面上。

建议:平时在制作意式的时候,可以时常用手去捻搓研磨的粉粗细,记忆粉粗细的手感,方便以后快速判断研磨度的调整方向。

粉量

1.粉量过多:流速过慢,甚至手柄没办法上到冲煮头上。

2.粉量过少:流速太快,萃取后的粉饼呈稀泥状。原因是水会因为冲煮头与粉饼之间空隙过大,萃取时水流冲击使粉饼产生了翻滚。

写给意式咖啡入门者:教你如何萃取一杯合格的浓缩

建议:

1.关于粉碗的选择,建议使用双份粉碗,成功率相比单粉碗更高,出品更稳定一些。

2.了解粉碗的承载量。例如承载量为18克,粉的用量在18g±2(16~20)之间是比较合理的。

液重

1.咖啡浓缩液的重量一般萃取在25~50g比较合理。

2.有的人出品浓缩是观察毫升量,有的是观察克重,我个人更倾向于克重。虽然咖啡是液体,毫升作为测量咖啡液体积的单位显得理所当然。但是,浓缩的油脂是不可忽略的一大因素。咖啡豆的油脂会随着时间推移,二氧化碳的排除渐渐变少,这时候毫升测量就显得不够精准。

写给意式咖啡入门者:教你如何萃取一杯合格的浓缩

萃取时间

1.一般合理萃取时间为20~30秒之间(这里先不考虑变压萃取有可能拉长萃取时间的情况。)

2.停止萃取的时间截点,也是决定一杯浓缩最终口感的重要因素。当咖啡液的颜色明显变浅,水流抖动,流速变大时,就是应该马上停止萃取的时候。此时咖啡中可以萃取的物质基本被萃取完全,过度萃取会出现苦、涩、木质纤维的味道,破坏整杯浓缩的风味。所以选择在什么时间停止,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除了以上四点变量的总结,还要提出以下两点建议:

1.排查。了解了这么多的变量,我们就应该学会如何去排查问题,既然是排查,当然是要逐一进行。想知道问题出在什么环节,再萃取下一杯的时候就只可以变更一个变量。例如,当我的流速过快,我不知道我究竟是分量太小还是研磨度太粗,那就改变其中一个变量,要么追加粉量,要么调细研磨。逐一更改变量,逐一排查原因。

2.记录。记录每次调整的参数(粉重、研磨度、萃取时间、咖啡液重),对于新手形成一个明确的萃取方案很有帮助,能尽快理解和掌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