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您也有与我同样的经历,习武的道路上,谁能最终成功,取决于是否有缘结识一位功夫高深的明家,且不保守,这是关键,然后才是自己主动练习,让练拳变得生活化! 典传国术助您练拳生活化:走路、上楼、看电视、聊天、接听电话时.....均可练习!这种方式,您还会说我很忙,没时间练拳吗? 诚交天下武友,欢迎功夫爱好者加我微信:18862999912,互相交流学习! 李连杰版《少林寺》 本人生于1974年,可能受电影《少林寺》等武侠片的影响,自幼酷爱武术。同村有个”武林高手“,但是可惜没机会跟他学习,总觉得在80年代,拳师一般不轻易收弟子,收弟子是要看有没有练拳的天赋。 1997年,也就是香港回归的那年,那年我23岁,好不容易说通父母,带了几千元,独自一人去了河南某武校,参加散打训练,圆了自己的习武梦! 工作后,业余参加过空手道、截拳道、散打的训练,也曾跟着同小区的一个太极拳师傅练习太极拳...... 2014年,南通的陆功翰老师开始公益授拳(我已结识陆老师多年),他每周开车“送拳”到南通各个区县,我被他的这股精神深深折服,心想国术如能多几个象陆功翰老师这样的,何愁国术不兴。 于是在6月份开始学习典传,陆老师这样“送拳”一送就是一年多。 2014年6月6日,有幸拜在陆功翰老师门下,在师父的精心指导下,习练典传的开发人体技术,从功夫的核心基本功“开胯”开始练习,(有人可能会说开胯在其它拳、舞蹈中都有,但我想告诉他的是, 大部分的方法是静态中进行的,而典传是在不断的绷弹中将胯开节打开,同时练到大筋的绷弹劲力)。 当时,为了能更好的练拳,辞去了原先的仓库管理工作(月薪4000多),应聘去了一个国营酒店当了一名保安(月薪不到2000)。这就是一个“武痴”做下的决定,估计换了别人,不会这样做的!(有梦想,就去追求吧!) 保安做二休一,空余时间特别多,看我是如何安排练拳时间的:上午班 我就下午15:30下班后直接去随近的公园,练完后回家;下午班 上午7点多去公园练拳,练完后,中午还可休息下,再去上班;休息天一般上午去公园。 练习的小规则:家中一般以原地练习为主;公园、小区广场 以动步练习为主。因为练拳最终是要能做到在快速移动中发出整劲,原地发劲只是功夫基础。 也就是从事保安工作的这一年时间,自己感觉打下了较扎实的功底。 2014年10月 典传国术馆成立,我便成了国术馆的第一个专职的工作人员,平时练习时间就更多了,当时以为练得量越多,功夫增涨越快,就不断的冲量......师父让开关节的数量控制在500以内。 到现在已练习典传两年多, 最近越来越能感觉到”脊柱“的劲力越来越强,因为我平时练习时以强化'胯、脊'为主。 习练典传后让我对功夫有了一个全新的了解: 一、劲力 1、单把劲力是功夫的最初的表现,很多拳师已具备的。 2、几个单把劲力的组合,部分拳师可打出。 3、瞬间的连续劲力,每把都能打得“惊天动地”,这是功夫高层次的表现, 能 打出连续劲力,就比较少了。 这里告诉大家的是,功夫无止境,我们练拳应追求的是瞬间的连续劲力。但方法不同,有可能花了时间更长,也无法达到这个境界! 功夫在背,功夫到了哪个层次?是否还可提升?关键看背,“脊柱”能够发劲,身体才能真正做到颤动! 二、打击速度 (很多人会以一秒钟打出多拳为自豪) 这里我想告诉大家的是,我们要追求的,是瞬间的上中下多点、手脚的同步连续打击,练到一定境界,可以一秒十几下的多点打击。 ...... 典传国术助您练拳生活化:走路、上楼、看电视、聊天、接听电话时.....均可练习!这种方式,您还会说我很忙,没时间练拳吗? 您想拥有健康吗?您想遇到突发事件能防身吗? 想就对了,每天付出一点点,就可以帮助您迅速提高功力,突破功夫瓶颈! 当您功夫上身,真正的成为您身体的一部分时,您定会觉得当初的选择是对的,有可能还会后悔怎么没能早一天结识典传、习练典传, 也许功夫有了很大的提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