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阳明心学概念无数,为何我只谈知行合一

 山爷wzs0718 2016-04-12
阳明心学概念无数,为何我只谈知行合一

阳明心学概念无数,为何我只谈知行合一

1、我为何只谈知行合一

王阳明先生自1508年创建心学提出“心即理”至1527年提出“四句教”的二十年时间里,曾提出过无数令人眼花缭乱的心学概念、理论。

诸如1509年的“知行合一”、1510年的“静坐”、1511年的“事上练”、1512年的“诚意”、1514年的“存天理去人欲”,1521年的“良知”和“致良知”。

表面看,这些概念、理论各自为政、毫无共通之处,实际上,它们不过是阳明学的“一以贯之”,这个“一”就是王阳明所说的良知。而所以有这么多概念和理论的提出,无非是王阳明先生的实事求是,或者可以说是“知行合一”。

“心即理”是从龙场悟道的八字真言“吾性自足,不假外求”演化而来。对这个概念的解读,众说纷纭。我个人的观点是:以自我为中心,构建一个区别于客观世界的我的世界。而这个世界非是我闭门造车,掩耳盗铃获得,是必须要和客观世界产生感应。

恶劣的生存环境龙场驿站就是客观世界,无论你承认它还是否认它,它就在那里。但王阳明却和这客观世界产生感应,他把客观世界变成了美好世界,简陋阴森的居住地,被他称为“玩易窝”、不堪入目的休息地被他称为“何陋轩”。

由此,世界改变了,你的人也就改变了。而这个世界不属于任何人,只属于王阳明。

当我们承认这样一个世界时,客观世界就没有了意义,或者说,它只是孤立于我心之外的存在着,和我没有关系,只有我和它发生感应时,它才和我有关系。

那么,客观世界存在的权威、天理、皇帝,法则、规范,就都没有了意义。真正有意义的就是我们为自己构建的那个世界里的权威、天理、皇帝、法则、规范。

这一切,就在我们心里。心生世界,心生天理,心生一切。客观存在的天地万物,是因我心赋予了它的价值,它才有了存在的价值。元代青花瓷,价值亿元,它本身哪里有这么高的价值,只是我们人类赋予它的。

何谓独立意识和自由精神,无非是摆脱客观世界的束缚,不人云亦云,不随波逐流,一切都以自己内心的良知为判定标准。

朱熹认为天理在心外,承载天理的是孔孟、四书五经,自然还有世俗社会的皇帝。但在王阳明看来,如果孔子说的话不和己心相契合,那他就是错的;如果皇帝的圣旨在胡说八道,不和我心相契合,那他就是错的。错的东西,怎么能是天理,怎么能成权威?!

这就是阳明学“心即理”的大致内容,令人惊诧的是,他出山第一次讲的不是“心即理”,而是知行合一。这就如同我和诸位说,本人种了颗蟠桃树,秋天来参加蟠桃宴。结果诸位来了,发现桌子上摆满了土豆。

王阳明为何不讲心即理,而讲知行合一,原因恐怕是,这种大逆不道的宣言会引起恐慌和意想不到的责难,所以他才提知行合一。

我们在后面会提到,知行合一也并未超出阳明学的思想。提出“知行合一”后,很多人都议论纷纷,认为这是胡扯。王阳明只好让他们先把心静下来,只有心静下来,才有机会悟到知行合一的本体,所以他提静坐。

但问题又来了,很多人静坐起来没完没了,王阳明又及时提出“事上磨练”,敬告喜欢静坐的人,不要枯坐,否则就会流入空虚,和禅宗没有区别了。你必须要到事上磨练,才不会遇事慌张。

事上磨练看似是一种对“心即理”的补充,于是有人就没头没脑地跑去事上练。王阳明又提出“诚意”。所谓“意”是念头,诚意就是去事上正念头。比如要去某个地方,那就在这件事上坚定正念——我一定要去。可是,去之前,是不是需要有所准备啊,而不是说走就走。这个准备过程(走哪条路何时、选择何种交通工具)就是诚。

问题又来了:有人的确做到了诚意,但做完这件事后的磨练,没有返回本心。于是,王阳明再提出看似最终的心学理论:存天理去人欲。

意思是,去事上磨练、诚意,归根结底是磨练我们的心,而不是磨练事情。磨练我们的心的最终目的是,让我们成为圣人,也就是不使一丝私欲存于心中。

这和朱熹的区别不大,只不过是朱熹重视“去人欲”,王阳明重视“存天理”。

在经历了无数险象环生和小人的攻击而仍全身而退后,王阳明终于提出了他认为的终极理论:良知与致良知。

所谓良知,就是我们与生俱来的直觉的道德感和判断力,只要你肯听从它的命令行事,就能成为圣人。他在跟义子王正宪的书信中自豪地说道:“吾平生讲学,只是致良知三字。”

因为我们内心有判定是非善恶的良知,所以天理在我心中,而不在外。因为我们有无所不能的良知,所以只需在心中求取,就可成圣作贤。

1527年,他又提出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有人认为这是心学的重大突破,但我觉得它只是致良知的一个流程。

王阳明心学,一直被人认定为“良知学”,人但行良知,即可成为圣贤。而我却觉得,对于我们芸芸众生来说,知行合一才是他思想的精华,也是我们最需要的。

知行合一,针对性强,它针对的就是很多人不能知行合一;同时,它在字面上区别于致良知,让人不必产生“阳明学是道德哲学”的误会;再次,知行合一可以提高人生效率,最后,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心学最早提出的概念之一。任何一种哲学最早的概念,都活力充沛,异常灵动,简易明快,让人能迅速上手。

所以,我只谈“知行合一”。

那么,王阳明式的“知行合一”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它和我们今天所谓的“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知识和行动的统一”是一回事吗?

答案是:当然不是。

阳明心学概念无数,为何我只谈知行合一2、王阳明式“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四字并非王阳明首创,南宋理学家陈淳就曾提过“知行合一”。关于“知行”的关系,王阳明之前最有代表性的是程颐、朱熹。二人都认为知先行后,行重知轻。陈淳则认为,知行无先后,无轻重。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和陈淳的“知行合一”不同。陈淳说知行合一,无非是把知行结合起来,知和行,还是两回事。而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知和行是一回事。

他曾用两个例子来说明,一是“如好好色,如恶恶臭”,二是水。

如好好色:当我们见到美色时,我们立即就会喜欢上,没有人会见到美色,还要考虑一下是喜欢还是厌恶,见到美色属知,喜欢上美色属行,二者之间没有间隔,没有等待,本就是一体,是一回事。

水:水知道向下流是知,向下流是行。在自然状态下,水永远都在向下流。

由这两个例子可以看出,知行合一的“知”不是知道,也不是知识,而是我们的本能、直觉,而这种本能和直觉就是王阳明所谓的良知。

良知,按王阳明的解释,就是我们与生俱来的直觉(本能)的道德感和判断力。而所谓知行合一,以心学语境的解释就是:良知感应神速,无由等待,本心之明即知,不欺本心之明即行,是为知行合一。

至于致良知,无非就是行良知,在现实中遵循良知的指令而行,其实就是知行合一。

3、为什么我们很难知行合一

按王阳明先生的意思,良知光明者必能行。譬如你看到一个孩子要掉落井中,肯定会冲过去解救孩子。这是件非常简单的事,但为什么大多数人都无法知行合一?

譬如眼前有无数条路,你要做出选择。良知会帮你做出选择,给你选择一条正确的路,这就是良知的发见;路选对之后,就要走下去,以良知的指引走下去,这就是良知的流行。

有人明知道所选择的路是错的,但仍走下去;有的人虽然选对了路,但出于种种原因无法走到底,如此,知和行就分离了。

为什么我们明知是一条错的路,非要走下去;为什么选对了路,却走不到底?

程颐、朱熹和王阳明都承认,人心分为性和情两部分,性就是仁义礼智等正能量。情则是七情六欲,朱熹认为它是负能量,应该祛除;王阳明则认为,你掌握好度,七情六欲也是正能量。

所以,程颐、朱熹认为,性即理;王阳明则认为,心即理。

由此可知,程颐、朱熹是想把人变成毫无情欲的机器人,这显然不可能,七情六欲与生俱来,必有其道理。你把它完全祛除,不符合人道。所以,理学家大都是伪道学,人前仁义道德,人后男盗女娼。知与行,分道扬镳,无法统一。

王阳明则认为,七情六欲和仁义礼智同等重要,都是天理。人必须有七情六欲,才能称其为人。如何控制七情六欲,因为我们心上有知是非善恶的良知,只要你肯坚守良知的阵地,对付七情六欲易如反掌。

以四句教这一知行合一的流程来解析,就是,当我们还没有面对外来的刺激(事情没有来)时,我们的心针对这件事就是没有任何情感判断的(无善无恶心之体)。

而事情一来,我们的心就动了,念头产生(有善有恶意之动),念头有善有恶。我们如何知道念头是善是恶呢,只能问良知(知善知恶是良知),接下来就是最重要的(为善去恶是格物)。

知行不一的人大都在最后一步停止了,或者是改变了方向。

闯红灯明明不对,良知告诉你,这不仅是道德问题,还是生命的问题,但当你看到很多人都闯时,你也认为“没关系”,于是闯了;看到老人摔倒在地,明知应该去扶住,但不做,因为现在讹诈的事太多,这都是社会习气熏染的结果。一个人轻易被社会习气所熏染,说明他的良知并未光明到哪里去。

以上的论述是“不肯”知行合一,而下面的论述则是“不能”知行合一。

相对于“不肯”知行合一,“不能”知行合一,是良知被外物、外理彻底遮蔽,无法发挥作用。比如西汉元帝时,边疆司令陈汤斩了匈奴单于的脑袋,送到长安,请皇帝将其头颅悬挂在外国人居住之地,以警示他们,和宣扬国威。

众人都觉得不错,只有匡衡摇头晃脑,意志坚定地说,现在春天,《月令》上说,应该埋葬腐肉,不应该悬挂腐烂的人头。

这就是典型的被外在的理所屏蔽了良知,他认定自己所坚持的就是真理。《老残游记》上说,一个坚守清廉的官残暴起来,要比贪官狠十倍。原因就是,他自认为自己站在真理这一边,所以意志坚定,无所顾忌。

这类人,已经无法做到王阳明式的知行合一,他们脑子里都被外在权威、真理充斥了,活在一个被外物支配的世界里。

人类历史上有无数次群众运动,死亡无数,流血千里,还有十字军东征这种莫名其妙的自相残杀,其实都是以外在权威为良知,无所顾忌,心安理得的在迫害和杀戮别人。

王阳明认为,外在的理或者是知识,并非是我们学来的,而是我们心内固有的。我们能学到哪一类天理和知识,非是学到,而是靠外部的天理和知识启发了我们内心固有的。

正如你照镜子,如果没有你这个人,镜子里就不会闪现你。镜子所映照出的物就是心外的天理和知识。它们之所以存在,是因为照镜子的物本身就存在。

确切地说,我们去学知识,是一种反射,反射出我们内在的知识。外在的知识只是一把钥匙,打开了我们内心固有的知识。你不能把外在的知识(钥匙)当作内心固有的知识(宝库)。

我们应该时刻保持头脑清醒,也就是良知光明,惟有如此,你才能分清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你走的哪条路是正确的,哪条路是错的。答案确定之后,才是真的知行合一。

当你以良知为指引而行事时,你的效率就会提高,因为任何人做一件正确的事时,都会充满兴趣和能量。在这条正确的路上走的越长,你的幸福感和荣誉感就越强,你的路走的就越快。如此,你的人生效率会大幅度提高。完美的人生,正是此。

4、知行合一,化为三个字:正念头;化为两个字:用心

王阳明对理学家的方法论“格物致知”的解释,关注当下,在事上正念头。你若去寻宝,坚定此心,同时还要准备充分,是为正念头。而用心,无非就是竭尽心力,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不必效仿他人,只依从自己良知,即可抵达圆满彼岸。

在王阳明的世界的中,世俗事功必须要有,世界上没有任何事物可以证明你在知行合一,除了世俗事功。

他和古典儒家、理学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他承认人性是善的,但只是静止不动时为善,而动起来,由于有情欲的影响,就有了善恶,而很多时候我们的恶大于善。所以,若想知行合一,除了听命于良知做好自我管理外,还要有外在的约束。这种约束,首先是你良知认可的,或许,这就是制度的萌芽。

当我们谈王阳明心学时,实际上我们谈的就是知行合一。而当我们谈知行合一时,实际上我们谈的就是心。人类无论发展到哪个阶段,只要仍是科学意义上的人,人性就不可变,阳明心学就适用。

所以,请守护好你的那颗心,俯首称臣于你的良知,世间一切事,都不是难事。世间一切,都在你掌控之中。

最后一个问题:你必须要坚信王阳明说的,我们真有良知,良知是人的尺度,是人就有良知,否则就不是人。如果不信,请自己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