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致良知:不仅要行善,更要去恶

 Nora书阁 2016-10-14


文 | 兰川  · 主 播 | 阿成

有书日签:如果爱,请深爱


我们已经知道,王阳明能有惊骇天地的龙场悟道,全因为他对朱熹式“格物致知”的怀疑。“龙场悟道”实际上是王阳明对朱熹式“格物致知”的重新解析,由此捕获了“心即理”的心学法则。谈心学法则“心即理”之前,就必须了解朱熹式的“格物致知”和王阳明心学的“格物致知”的区别。


如果把一只烤鸭端到朱熹和王阳明面前,二人的反应会截然不同。朱熹会认真地盯着烤鸭看一会儿,当他看了许久后也搞不懂鸭子是如何成为烤鸭后,他会叫来烤鸭师向他请教。他请教的问题很多,比如几岁的鸭子最适合烤、烤鸭子之前有什么仪式、都放哪些调料、烤多久等等。不过如你所知,饮食业特色菜的秘方是不外传的,所以朱熹从烤鸭师那里得不到什么有价值的信息。于是,他连香喷喷的鸭子也不吃了,转身去了书店,买了几十本关于烤鸭的书籍,回家日夜苦读。


最终,他可能学会了烤鸭,也可能没有学会。如果他学会了制作烤鸭,就会把烤鸭的制作流程当成知识传授给后人。当然,最重要的是,他会从鸭子成为烤鸭中得出一个天理来。这个天理可能是:活生生的鸭子一点都不好吃,但经过专业的烘烤后,就成了美味。所以,人生在世都应该记住这样一个天理: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我们上面论述的整个过程就是朱熹的“格物致知”。“格”是探究的意思,“物”是万事万物,包括意识的和物质的,在烤鸭的例子中,则是烤鸭。“致”是求得、获得的意思,“知”是知识,用烤鸭这个例子来解释朱熹的“格物致知”就是,朱熹用两种探究方法(一是实践,问烤鸭师;二是书本,买《烤鸭大全集》)来探究烤鸭,最后获得了烤鸭的知识。注意,这还不算完,这个“知识”不仅是常识,它还必须上升到天理层次。正如我们刚刚说的,朱熹通过探究烤鸭的知识,从而得出一个人生哲理。


当王阳明面对那盘烤鸭时,他可能会有两个反应。第一,他抄起筷子就吃;第二,他会在朱熹走后,看着鸭子说,请你不要见怪,如果你是活的,我是绝对不会吃的。但你现在是死的,而且你的命运就是被人扔到烤炉里烤,最后端到饭桌上被人吃掉的。所以,我吃你是心安理得的。至于你是怎么被烤出来的,我不想知道,我又不是烤鸭师,干吗要知道这些,我只需要知道吃你没有错就是了。这段话就是王阳明的“格物致知”。“格”是正的意思,物就是事,是意之所在。换个通俗的说法就是,我们意识到一件事时,就要存一种好的想法,用当时的理学大师湛若水的说法就是:格物就是正念头。如果念头不好,马上改掉,念头好,就要维持。


王阳明意识到吃鸭子这件事时,只是说鸭子被我吃,是天经地义,是天理。所以他继续保持这种意识,进而“致知”。“致”是停止、实现的意思,“知”则是良知。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们继续共读《知行合一王阳明》第282至287页,并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1.为什么知易行难?

2.致良知是过时了的说法吗?



1.先易后难还是先难后易


《论语·里仁》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说的是,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正所谓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所以,比起侃侃而谈,儒家更强调执行力。


深知知易行难的王阳明在已有的儒家思想上着重发展了知行合一的理念。知行合一,更强调知与行的交互。它们并不是简单的顺序关系,而是互为递进。知行合一可以避免知易而造成的行难。


知易为何行难?就是因为初步的知晓是容易的,也是肤浅的。纸上谈兵的故事大家并不陌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大将赵奢儿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连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事,不知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纸上谈兵,很容易主观武断,事与愿违。


与此相反,只有知难之后才能实现行易。知难为何行易?就是因为这个“知”是行之后的知,是不断从失败中走出来的知,是百炼成钢的知。只有这样的知才能对行有更好的指导力。


这个道理从王阳明的生平事迹中便可看出,他经历过科举风波,思想体系的屡毁屡建,宦海浮沉,一路走来,磕磕绊绊。但每一次磕绊都是反躬自省的契机,每一次反躬自省都是在另一层次上重塑自我,建立起知行合一的新境界。




2.为善难,去恶也难


心学说要“致良知”,不仅指“为善”,更要“去恶”。现代生活中,拥有善念渐渐变成一种很廉价的东西,很多人看到行乞者也变得无动于衷。当然,这与这样一种社会情况有关:大量原本有劳动能力的人不去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财富,只想寄生在他人施舍中生活。这就是利用他人的善念来自我满足的一种恶行。因此,为善不易,去恶也不易。


在日常生活中尚且做不到致良知,何况是像王阳明一样在血雨腥风中保持为善去恶的理想。越是滔滔乱世,越能见出有操行之人的难能可贵。


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的序中说:“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从这一段自述可以得知,陶渊明是迫于生计不得不去做官,没做多久就厌倦了案牍劳形的生活状态。因为自己生性自然,不能适应官场习气,于是归隐。


这样的做法当然无可厚非,在历史上也不乏其人,也得到了不少人的赞赏。但相较之下,王阳明深入宦海,心系天下的敢想敢为更让人钦佩有加,正是毕生的摸爬滚打练就了他知行合一,凡事致良知的思想主张。




3.用良知来体味欲望


王阳明心学还主张“天理即人欲”,这不是以教条来规范所谓善恶,禁锢人的本能欲求,而用良知来去体味欲望,在知善知恶中为善去恶,在为善去恶中知善知恶。


你需要知晓种种恶的潜规则,但更需相信那些善的规则。因此,知与行之间,还需要加上一个信。因为提到良知、善恶等词汇时,人们往往觉得陈腐、荒诞。但只有相信这种看似陈腐的理念,才能实现自我存在与自我价值的融合,才能获得心灵的安定与真正的幸福。


现实当然不仅仅是恶规则,也指一切规则。顺应客观规律而行,才能行之有效,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对一个人的自制力有极高要求。控制好我们的情欲和身体的外在器官,多多行善,就像《吠陀经》上所说的,这是心灵接近天神所必不可少的。一个人,一切欲望和情感都满足和表达到恰当的限度,他的内部就达到和谐,在精神上很健康。一个社会也同样,其中各式各样的人的一切欲望和情感,都满足和表现到恰当的限度,这个社会的内部就达到和谐,安定而有秩序。由此,也可以看得出王阳明心学对当今世界的重大意义。


今晚我们继续共读《知行合一王阳明》最后一部分,第288页——299页。


《知行合一王阳明》拆书包回顾:


周一早读 / 周一晚读

周二早读 / 周二晚读

周三早读 / 周三晚读

周四早读 / 周四晚读


回复关键字“深爱”,获得爱情箴言~

作者

兰川,朴野堂堂主(puyetang),新经典Thinkingdom新媒体编辑,在杨无锐《其实不识字——在汉字里重审生活》一书中负责朗读。

主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