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思维 | 五行原是一行,你非得把它当“五”来看!

 lin-lian 2016-04-23


能不能来点新鲜的?又说五行!!!书上、网上、群里都说滥了,你还来……

 

没错,这一期来讲“滥”掉的东西,“剥”开五行,弄点新鲜的出来!

 

历代医家,都在论五行,可是个个都在论“五”,鲜有人论“一”,即使有,也许也来得不够深,我们来深入点……深入点……一直深到实践中……

 

我们有时候太自作聪明了,“五行”有个五字,就当成五看啊?人家古人都告诉我们了:五行,这字面上,一个五,一个行,就是说五个位置的运行状态,称之为五行!那运行的是什么啊?运气真气是也!


为何说五行是一行,是运气真气的位置和状态不同?又是怎么个运行法?

 

有的人理解的五行是这样的:刀可砍木,所以金能克木,铁融化后为水,所以金生水,木需要水份滋养,所以水生木…………把五行看成实质性的物质,其实这样理解,不能说不对,只是理解了五行的冰山一角……

 

我们来看看,在我们国学玄学的术数中,是如何看待五行的:

 

木曰曲直,木气具有条达、升发、疏泄之特性

火曰炎上,火气具有宣能、温热、显发之特性

土爰稼穑,土气具有涵养、运化、舒布之特性

金曰从革,金气具有肃杀、收敛、沉降之特性

水曰润下,水气具有收藏、润下、固护之特性

 注意看了,这些特性,你尝试想像一下,是不是像一种方向性的功能一样?

 

实际上,五行指的就是,真气在不同位置的运行状态,当真气在木状态时,是条达升发的状态,此时的真气是往上升发式运行,到了火状态时,开始进入宣通温热的宣发状态,然后到金的收敛、水的秘藏,如此循环运行,这也就是现在很多人谈到的一气圆运动了

 

五行的真正含义,就在于“行”字

 

而就如上面说的,金可克木,木可生火…………五行的生克制化是如何的呢?又与真气有什么关联呢?

 

那既然五行是运行状态、运动状态,总会有发力太过或是发力太小,这就需要五个位置中的每一行,都互相保持着一种联系了,比如当木气太过,真气在这个太过的状态时,就会让水的状态过于消耗,而让火的状态过于堆积,在中医上也就是所谓的上热下寒之证的由来了,在这种太过的状态,就需要一个制约的东西,来维持这个木气不太过,也就是金气了,用金气制约一下木气的升发状态,使其不太过,称之为克,五行的克制是这样的理解,那生呢?估计不用多说了,你一定已经明白了……

 

我们是学中医的,既然说五行,当然不能只说这些理论,必须用到实践中,来看看如何把五行理论用在实践中:

 

上面我们说到真气,实际上就是前几期中所说的阴阳一气,这是一种东西,我们学中医,一定要从根本上去认识,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研究中医,不能站在万物的角度,因为那样你不但会感到杂乱无章,还一定会越来越觉得中医晦涩难懂

  

所以学中医一定要往回走,走向二,走向一,往这个方向去学习,才能抓住中医的根、中医的本!

 

从根上如何学习?学的是什么?学的就是这真气、阴阳一气,要把这阴阳一气从根本上弄懂学透,现在我们说的五行,目的不是为了让你去悟透五个东西,目的是让你回到“一行”中……

 

在临床实践中,很多的中医人,喜欢从五行切入,遇到木气病了,就感觉可以从金去治,也可从水去治,看上去好像很高明,实际上就如种树,当一棵树,本身的根能够很好的吸取养分时,从枝节上,可以把树修剪得很漂亮,但是一旦树根无法吸引养分,而让枝节呈现枯萎状态时,无论你如何修剪,也是不可能把树从枯萎状态修剪成枝繁叶茂的……

 

从枝节上的治法,实际上就是在万物的角度去论中医,没找到根本,只有回到阴阳一气中,才是找到了中医的根,把五行用于实践中,其实就是把这一气,在每个运行位置和状态中,调节成“通”,如何通?举些简略的小例子吧:

 

人身肝木之气:

疏泄不及时,会有无汗、尿少、粪难、腹痛、胁痛、妇人月经来迟等病。

疏泄太过时,会有自汗、尿多、遗精、发热、头晕、耳鸣、妇人白带,月经来早等病。

疏泄不及,这一气在这个位置升发不上,以桂枝为代表药,目的是把水中之阳气引入木中

疏泄太过,这一气,在这个位置过于升发,以乌梅为代表药,目的是收敛一下木气太过,以防水中之阳拔根

 

人身肺金之气:

收敛不及时,会有现汗多、头晕、发热、咳逆、上气、遗泄、尿多、痿软等病。

收敛太过时,会有恶寒、粪艰、胸闷、无汗等病。

收敛不及,这一气在此位置不能敛下;以白芍为代表药,目的是把肺中之阳敛入水中

收敛太过,这一气在此位置过于敛下,以麻黄为代表药,宣发肺中之寒,不让肺气过于收敛

人身心火之气:

宣通不及时,会有血痹,神倦、口淡、血寒等病。

宣通太过时,会有舌痛、喉痛、心跳、心烦等病。

宣通不及,桂枝可主

宣通太过,黄莲所主

 

人身肾水之气:

封藏不及时,会有阳越,头晕、发热、足肿等病。

封藏不及,附子所主

肾水没有封藏太过的病,肾水愈能封藏,真阳之气愈坚固也。

 

人身脾土之气:

运化不及时,会有腹满、停食、上吐、下泻、四肢不举、全身倦怠等病。

运化不及,干姜所主

运化太过时,通常指的是胃气,脾土一般不会有太过之病

 

总之,五行,在实践中,我们用药的目的就是“通”,让真气流通于任何一个位置!五行五行,不“行”则病,论五行,实则悟其“行”字!



下期预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