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极拳十大要领(下)

 张子权 2016-04-23

  六、以意行气

  俗语说:“事不分大小难易,术不论高低深浅”,都必须深入领会其中所蕴含的道理,才能融会贯通。

  太极拳中的以意行气中的意,就是意识,就是信息,就是心神。拳谚讲“意发神传,心动形随”,就是说只要信息一经神经传输发出,身体的四肢就会按照信息的指令随之而动。所以说“意”是我们演练太极拳的灵魂,是贯穿整个动作始终的总纲领。

  以意行气中的气,是指“内气”,并非平常所说用肺呼吸的空气。内气是从母胎中带来之气,又称为元气、正气、先天之气。习练太极,就是为了消除人体中的拙气、笨气,混气,让元气出现,并与所饮食物的精微之气合为一体,形成浩然之气,习练太极时才能精力充沛,精神慧爽,神采奕奕,精神焕发。

  太极拳的运行法则是以意行气,就是指太极拳各式变化全在习练者一心之中。运动时中和元气,顺其自然,动静缓急,运转随心,全神贯注,随意而行,意之所往,不使一分一毫的拙劲,可使经络畅通,气血流注,川流不息,充流全身,连绵运动。演练日久,则虚灵变换,圆转自如,自然能无穷长力,练起拳来则就活气十足。否则“心乱则意乱,意乱则拳乱”。

  太极拳以意行气的同时,又强调用意不用力,以意行气而不是以力带气,惟有习练到行拳时感觉不到呼吸的运行,才能真正做到内在气息的均细匀长。以意形气,只有在意念引导下身体各关节的放松,才能使演练出太极拳轻灵、沉稳、柔和的灵气,练出太极拳的内劲,展现太极拳的韵味。

  七、上下相随

  要想懂得这一道理,首先要弄清什么是“下”、什么是“上”,何为“相随”。

  大家知道,人体有四肢,分上肢和下肢。上肢为两臂,下肢为两腿。两臂又分肩、肘、腕三节;两腿也分胯、膝、足三节。所以上肢为上,下肢则为下。所谓上下相随,就是上下肢体相随。“随”就是跟随、追随、随合之意。但在具体运用中又分为三层,即手足相随、肘膝相随、肩胯相随。当两臂前伸时,则意在手足相随;当屈肘时,则意在肘膝相随;当垂臂时,则意在肩胯相随。并且以手为引领,共同变化,做到不先不后,迎送相当,前后左右,上下四方,转接灵敏,缓急相将。

  练太极劲起于脚根,行于腿,主宰于腰,达于手。一身必须下上相随,一气贯通。意念发令于心,传令于手,观察于目。上身手若运行,下体足必配合,这样才能自然合拍,动作才能连续不断,圆转自如,一气呵成。

  八、内外相合

  太极拳的行拳造势,是由肢体运转带动肺腑运转,达到内外相合,条理神经,疏通气血,身心兼修之目的。内外相合,就是要达到内外一统,“内不动,外不发”、“心意不动,外形寂然不动,心意一动,周身处处皆动”,就是对内外相合的真实论述,也是练习太极拳的根本所在。

  内外相合是建立在“外三合”和“内三合”基础之上的外形与内气的结合,具有气到势定之功能。太极拳是全身心的整体运动,由内气摧动外形的转运过程,外形的动作无论是手动足动身动,都要由发出来的内气来摧动,如水有源,便滔滔不绝,内有气,则出神入化。内外相合,必须有开合之意,开是内先开,合是内气先合,因外形应内气的支配而变换姿势,并且姿势的开合是有形的,内气的开合是无形的。

  九、招势相连

  演练太极拳是用人的肢体,或正、或偏、或上、或下、或左、或右、或前、或后、或起落、或旋转、或停顿的运动过程,顺其理而得法,按其法而得形,这个形就叫作势,一般也称为招。

  特别是在太极拳的拳架或套路演练中,每招每势要进退不巳,一气承接,绵绵不断,周而复始,绝不间断,这就是所谓的招势相连。

  习练太极拳时,起势十分重要,一起得势,以下各招无不得势。这就要求每位习练者必须对每一招每一势熟练掌握,领悟其中只能意会而无法言传的微妙关系。必须考虑这一招是由何而起,中间手足如何来运行,运行到势末如何收起,每势承接之后,明白手足运转的路线轨迹是什么形状,这一招之下与下一招之上的中间怎样才能承上启下,弄清来龙去脉,掌握其中奥妙,得机得势,自然灵动转关,不能出现一丝一毫的隔阂,把每一个动作都做得无少欠缺,十分圆满。势势如此,招招相连,贯穿拳架与套路始终。

  十、动中求静

  动中求静是对习练太极拳的最基本要求,它包括习练者在做动作时身心和所做动作时的动中求静。

  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太极拳,就是一种动态运动,为什么还要动中求静呢?

  动,是指练拳时肢体的运动和体内呼吸系统和神精系统等的活动。静,是要求练拳时要保持一种相对的沉静。所谓“动中求静”,是在太极拳练习中,力求习练者思想集中,动作缓慢、呼吸深长等,这就是“动中求静”的具体要求。

  太极拳运动中的每一招一势,都是有起有落的。起是动的开始,落是动的暂时停止和静的暂时开始。在两势承接之处,似停非停,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该动则动,该静则静,既有节奏性、规律性、变化性,才能将太极拳架或套路表演得淋漓尽致,完美无缺。

  如果在表演时,心情紧张,或者大脑神经中枢兴奋过度,而不能使意境保持在“静”的状态之中,这时上下不能相随,内外不能相合,招势不能相连,则会手忙脚乱,拳法无章,一招失误,心慌意乱,终因“动”之过激,必将招致失败。这样,演练中应以缓为上,保持虽动犹静之法,使动作与调息相结合,保持身体血脉经络相通,保证习练者大脑神经中枢的动静平衡,在运动中求得安定和沉着,这也是太极拳术“动中求静”的宝典和“以静制动”的重要准则。

  从上面十大要领可以可看出,它包括了太极拳运动中形、神、意、气的四大关系,这四种关系既独立又互联、互动、互通、互补,又相互牵连,形成了循环往复的太极运势网,在虚领顶劲的主导下,通过各要领的密切配合运行,达到了形的完美、神的灵动,意的风发、气的流注。构成了内外一体,虚实变幻的太极演练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