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书法工具手册(上册)(一零七)

 百了无恨 2016-04-24

  2、张黑女碑

   《张黑女墓志》,原称《魏故南阳太守张玄墓志》,简称《张玄墓志》,因避清康熙皇帝玄烨讳,故俗称《张黑女墓志》。此志刻于北魏普泰元年(公元531年)十月,原石已佚,传世为道州何绍基所藏明拓剪裱孤本,出土时间、地点不详,据志称“葬于蒲板城”,当在今山西永济境内。正书,二十行,行二十字,共三百六十七字。此志书法峻宕多姿,谨严而不板滞,体在八分、真书之间,是北巍墓志杰出的精品。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备魏第十》云:“北碑莫盛于魏,莫备于魏……峻宕则有若《张黑女》,……《张黑女》雄强无匹”。何绍基跋云:“化篆、分入楷,遂尔无种不妙,无妙不臻,然道厚精古,未有可比肩《黑女》者”。包世臣跋云:“北碑有定法而出之自在,故多变态,唐人守法不定而出自矜持,故形板刻。”后世书家,从其取法者,代不乏人,故欧阳询《醴泉铭》,不少点画,皆出自《黑女志》,  《芳坚馆题跋》云:“《醴泉铭》高华浑朴、法方笔圆,此汉之分隶、魏晋之楷合并酝酿而成者。”何绍基书法,更得力于《黑女志》,马宗霍云:“道州……中年极意北碑,尤得力于《黑女志》,遂增沈着之境”。清《稗类抄》云:“子贞太史工书,早年仿北魏,得《玄女碑》(即《黑女碑》)宝之,故以名共室,通籍后始学鲁公”。张宗祥云:“子贞先生书,世皆目为师法平原,其实撇捺之间,《黑女》之法最多”,并有《论书绝句》云:“黑女功兼北海功,却将面目托颜公”。曾农髯亦指出“其腕之空取《黑女》、力之厚取平原”。    (安征)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