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鼓应:庄子论人性的真与美(二)

 青木森森 2016-04-27

  二、以道德论为根基的性命说


  人性起源及其本性为何的论题,在春秋末的老、孔时代并未被显题化,仅呈现出隐含性的思想观念;心性问题被显题化而成为显明性的概念,要到战国中期的告子及孟、庄诸子。


  告子可以说是中国人性论的开创者,他对人的本性以及人性起源提出了系统性的论述,而且在心性修养功夫上也有特出成就,连孟子都承认“告子,先我不动心”(《孟子·公孙丑上》)。在思想史上,告子最早为人性下界说,他说:“生之谓性”、“食色,性也”。(《孟子·告子上》)告子不同意将社会伦理价值判断黏附在人的本性上,他说:“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杯桊。”(同上)其后庄子学派承继告子“生之谓性”而提出“性者生之质”(《庚桑楚》)。告子和庄子对人性本质的看法,都属于自然人性论的主张。以下专就《庄子》两处对人性的界说进行解析:


  (一)“性者,生之质”——人性中之共性界说


  战国中期以后,儒家以社会积习的善、恶价值判断附着在人性论上的观点,引起所谓性善与性恶的争论。道家庄子与儒家孟、荀相比,在人性上的最大不同有两个方面:一是以人类受命成性之初的真朴状态为人的本性实情;二是以人性论为人生论的基础,而人性论的建立有待于哲学形而上学以为其根据。庄子学派人性论中的性命说,乃由其道德论引伸出来。(参见萧汉明,第87-91页)孟子有关人性的议论,尚未明确地建立起哲学形上学为其理论根据,这是孟学和庄学在人性论上最大的不同处;而儒家的心性论,要到一千多年后的宋代儒学,才从先秦道家移植本体论为其理论之最后保证。


  早于孟、庄的告子,肯定人有共性,并认为人性是生而具有的本能。庄子学派则对人性作哲学性的解说,提出人性为生命本质的界说。《庄子》在为人的本性下界说时,都会在它的道德论的语境意义下提出。让我们先看《庚桑楚》的论述:


  蹍市入之足,则辞以放骜,兄则以妪,大亲则已矣。故曰,至礼有不人,至义不物,至知不谋,至仁无亲,至信辟金。彻志之勃,解心之谬,去德之累,达道之塞。贵富显严名利六者,勃志也。容动色理气意六者,谬心也。恶欲喜怒哀乐六者,累德也。去就取与知能六者,塞道也。此四六者不荡胸中则正,正则静,静则明,明则虚,虚则无为而无不为也。道者,德之钦也;生者,德之光也;性者,生之质也。上文所引,首先列举人类最高的道德行为——“至礼”、“至义”、“至知”、“至仁”、“至信”,都是人的真性之流露,乃是道在人性上的自然体现。(参见姚汉荣等,第629页)其次,指出人群之过度物化导致心性搅扰不安,若要消解意志的悖乱、打开心灵的束缚、去除德性的牵累、打通与大道之间的阻塞,则必须从心性修养上下工夫,因而提出静、正、虚、明等修养工夫。最后,提出有关人性界说的语境意义,值得注意的有两点:其一,由道德观引申出人性说;其二,“性者生之质也”的哲学命题与告子“生之谓性”说为同一思想脉络的发展,两者都主张善恶的道德观念并非人性自然之质,乃是在后天社会生活中形成的。而庄子学派更在告子以人的生理与心理本能言“性”的基础上,将人性议题提升到生命本质的哲学层次,并将人性论放置在形上学的根基上进行讨论。这在《天地》“泰初有无”一段讨论性命之根源于道德论的论述中,尤为显明。


  (二)“形体保神,各有仪则,谓之性”——人性中之殊性界说


  《天地》篇“泰初有无”一段,表面上看似在诠释《老子》第四十章、四十二章的“道生万物”说,但主旨则是由道德论引申出性命观,从而为人性的本源、本体寻找到形上学存在的根据。


  泰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物得以生,谓之德;未形者有分,且然无闲,谓之命;留动而生物,物成生理,谓之形;形体保神,各有仪则,谓之性……性修反德……通乎大顺。此章认为万物演化的过程是由无到有,而且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运转过程,这过程经历着德、命、形、性几个阶段。兹依文序将道的创生历程中的几个重要概念解说如下:(1)宇宙始源“无”只是浑然一体,无形无状(“有一而未形”)。“泰初有无”的“无”,乃是喻指道之无意志性、无目的性、无规定性;所谓“一”则意指道的整全性以及万物的一体性。(2)万物得道而产生,称为“德”(“物得以生,谓之德”)。稷下黄老道家进一步阐释“德”乃道的体现,万物藉它得以生生不息地运行着(《管子·心术上》云:“德者,道之舍,物得以生生。”),庄子在《大宗师》中直接称道为“生生者”。(3)在道的创生历程中,由浑一状态开始分化,“德”虽然和“道”一样未成形体,但已开始有阴阳的区分(“未形者有分”),保持着流行无间的状态,而且有机地连系着,这叫做“命”。(4)道是不断地变动、分化而生物的,物形成了各自的生理结构(“物成生理”),这叫做“形”。(5)形体中寄寓着精神,各物具有自身的存在样态,这叫做“性”(“形体保神,各有仪则,谓之性。”)。


  以上《庄子》有关道德与性命等诸多概念的论述,乃是在《老子》道德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探寻万物生存的内在根据和万物千差万别的成因。这一思维方式是哲学史上跨时代的里程碑,也是哲学史上的一大跃进,为日后宋明儒学寻找形上道德根源所吸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