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洪式太极心得—浅谈洪式太极拳的松与紧(刚与柔)(二)

 宗放 2016-04-28




王宗岳在《太极拳论》中第一句话就说:“太极拳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按照阴阳学说,无极就是“无”的顶端,就是什么都没有。这个词被王宗岳用在拳论了的第一句话是想说明太极拳的功夫是从“无”开始的,那么这个“无”到底指的是什么呢?我认为在太极拳中这个“无”就是“松(沉)”。通过勤加练习,在“无极”——即“松沉”中生出“太极”,也符合道家所说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所以我认为练太极拳要从“松(沉)”开始,而不是有些老师甚至大师级的老师所说的:太极拳的松是宝贵的,是几十年追求的目标,刚入门的人不能从松开始练起,要从刚开始练起。其实单纯的松是最容易做到的,通过无极桩、拳架定桩等桩功的练习,很快就能松沉下来,把身上的劲松到脚底,也就是所谓的落地生根;太极拳的松之所以难,是在整个套路的运动过程中始终保持松沉的状态很难,大家都有体会,本来站桩松的可以了,但稍一动,就又紧了;整个套路中始终保持松沉的状态需要长时间的大量练习,需要通过一个式子一个式子的松沉练习与体会方能逐渐达到。只有在松沉中才能体会到“节节贯穿,上下相随”,才能体会“一(即无)生二(即阴阳)”,即从“无”中生出“太极”来。所以我们要从静态的“松沉”中练到动态的“松沉”,而不是由“刚”练到松沉,否则就违反了拳理。 


但太极拳的“松”不是目的——我接触过几个练太极拳的,练拳达几年甚至十几年的都有,手上松的一点力气都没有,但我稍加力他就往后退,没有劲的变化,也没有掤劲,更不用说来反制我了,这不是松而是典型的懈了,是对“松”的天大的误解。当然紧也不是目的,而是通过松或紧达到另外一个目的——也就是王宗岳在下面的文字中说的:“阴阳互化,方为懂劲”,也正是道家的“三生万物”,这个“万物”就是遇敌时的无穷变化。只有懂得阴阳互相转换才是懂劲,只有阴阳相互转换才是最重要的,不懂这个变换就会永远受制于人,“阴阳互化”直至“阶及神明”才是我辈毕生追求的目标。 


这个阴阳互化是怎么互化的呢?我们可以引用陈鑫的一句话来解说,这也是洪老先辈非常注重推崇的一句话:“太极拳,缠法也”。也就是说只有通过运用缠法,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变化的目的,“方为懂劲”。所以我认为“太极”就是古时说的阴阳,现代说的虚实和刚柔,他们之间的相互变化是通过缠法来实现的!即:缠法乃是极拳的核心,是枢纽,正是缠法将太极拳的阴阳、虚实、刚柔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对立统一体!正如陈鑫言:“太极拳缠丝法也,不明此,即不明拳”。需要说明的是:懂得“阴阳互化”,不是指大脑懂,而是身体懂!大脑懂,仍处于纸上谈兵的阶段,只有身体本身也懂了,才是真正懂的太极了! 


那么这里又有一个新的问题,我们知道了“虚实变化”是通过缠法实现的,那么太极拳为何要有虚实变化呢?这其实和太极拳的实用性分不开,太极拳实用时不像其他拳术的先发制人,而是以静制动。我认为虚即是引,是避开对方力的锋芒;实即为攻,攻击对方力的薄弱环节,即“引进落空,合即出”,这也兵法上所说的:避其锋芒,击其惰归,也是洪老先辈所说的:收发同时。也就是说虚实的变化是根据对方的来势而定的,而不是自己随意变化的。 


从拳理上明白了这些道理,在初练拳时就不会有:到底是先松,还是先紧,松到什么程度,紧到什么程度;太极拳能不能实用以及怎么样实用等疑问了。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