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阴阳宅风水:论阴阳之辨中

 TCdijiu 2016-04-30

阴阳宅风水:论阴阳之辨 中

2013-03-25 14:53阅读:339
挨星木,震也。是为甲木,生亥、旺卯、墓未;以癸水配,为能生木也,生卯、旺亥、墓未。其龙,以辛酉(七酉三辛)、戊戌(五辛五戌)、己亥(五乾五亥)、癸丑(七丑三艮)、庚寅(五艮五寅)、辛卯(五甲五卯)、戊辰(正乙)为生旺;以壬子(七子三癸)、己巳(正巽)、壬午(七丙三午)、癸未(七丁三未)、庚申(七申三庚)为休囚。其水,以庚酉、辛戌、乾亥、正壬、癸丑、艮寅、甲卯、乙辰为吉;以正子、巽巳、丙午、丁未、坤申为凶。四十八局属木——亥卯未者,以此为例。:
为使浏览本博者更为容易理解,特依“玄空大卦”四大卦——震、离、兑、坎为序分列李公原文,并将“要害”词句多加说明。
本想“偷懒”从网上截些资料参考,闻有曾姓风水大师准备详释《红囊经》,可惜“只闻雷声,未见下雨”。硬着头皮继续啃《红囊经》,好在既不办班也不写书,时间有或心情好上来一博,不也乐乎?只是难为光临敝博风水爱好者,看了上段未见下段……。手头可读木刻版《红囊经》,苦于古人写书无有标点,行文言简意赅;木刻师傅刀锋飞转,心动难免异错;故读文认字断句,不小心则见风水牛。望上博者读而蒙碴无妨,求而施用小心。
古人对前贤经典理解,今人去看也有风水牛现象。《金弹》“四局潆洄问静湍”之句,注释者除有三合论水看法外,也提到“丙丁乙酉原属火,乾坤卯午金同坐;甲癸亥艮是木神,戌庚丑未土为真;子寅辰巽兼辛巳,申与壬方是水神”的“元空五行之法度”。“玄空五行”与“双山五行”都可以与消纳水有关系,都运用手法不同;对于同一经文,注解者究竟倾向于用那种方法来诠释,还是两者都可以呢?
将地盘七十二分金中六十甲子龙,根据纳音将其归纳为木、火、金、水(土)“五行”中的方法就是红囊风水的“挨星”,这与其他风水方法的“挨星”概念有所不同。“挨星”属木者,在玄空大卦中归属于“震卦”;此处“震卦”可以用“亥卯未”来表达,但与“双山五行”之类“亥卯未”完全是两回事,否则就无法理解“四十八局属木——亥卯未者,以此为例”所表达的意思。“挨星”在于论龙,龙属阳,故可用“震卦”表达也可以用“甲木”表达;而论局时,以“四局”还是以“四十八局”而论,“亥卯未”可以表达“震局”或“甲木局”,但不能用“乙木”来表达;红囊风水“以龙统局,以局合龙”,“乙木”表达的是“阳之龙与阴之水”中的“阴之水”也,属于“乙丙交而趋乾”中之“乙水”。
原文断句时加了括号()者,是相邻两山对龙(穴)影响因素所占比例,但不是指地盘而是指天盘;换个说法,就是“天盘二十四山在地盘七十二龙上的投影”。不妨看看竹下翁所画草图,就容易理解了。十二龙中“生旺”者有七、“休囚”有五,这就是根据来龙坐穴在天盘长生宫中的位置来判断的;这种看法与其他三合风水方法的看法未必相同,特此提醒。
阴阳宅风水:论阴阳之辨 中
玄空震卦十二甲木龙地盘挨星天盘投影图
金弹云:四龙剥换为专一,四局潆洄问静湍。四龙,木、火、水、金也。四局者,乙丙交而趋戌、辛壬会而趋辰、斗牛纳庚丁之气、金羊收癸甲之灵。土居中而旺四季,是以五行独出一位;其局寄于水者,与水相附而行也。自二十四山言之,则有四十八局;自五行言之,则为四局。以龙统局,以局合龙;而玄空大卦,纲举目张矣。
竹下翁插话:
李公引用《金弹子地理元珠经》两句经文,来自该经“天星心法”篇内。该篇全文如下:
河洛相加奇偶净,金轮五兆两循环;
四龙剥换为专一,四局潆洄问静湍;
山上龙神不下水,水里龙神不上山;
乘气加挨毋差错,合明合德建禄官;
大中针内乘生气,三七二八相簇攒;
宝照中涵真造化,证盟透地与穿山;
四神生旺方言福,流泽休囚衣食难;
果能洞达真玄妙,天地移来掌上看。
《金弹子地理元珠经》共有三篇,第一篇“峦头心法”讲形法,第二篇“天星心法”讲理法,第三篇“克择心法”讲择法。“红囊经四十八局坐穴”主要讲理气,故李公在此引用理气方面的经文,但解释经文上与原经注解相去甚远。以“四龙”论,李公论“四龙,木、火、水、金也”,是指地盘七十二分金“挨星”而来的木(壬子木龙之类)、火(戊子火龙之类)、水(丙子水龙、庚子土龙之类)、金(甲子金龙之类)“四龙”;而原经注解“四龙者,乾、坤、艮、巽之四龙,而统括乎二十四位之山向也”,是指地盘二十四山按双山三合法划分的木(乾、甲、丁、亥、卯、未六木龙)、水(坤、壬、乙、申、子、辰六水龙)、火(艮、丙、辛、寅、午、戌六火龙)、金“巽、庚、癸、巳、酉、丑六金龙)“四龙”。
至于“四局”,原经注解是:“四局者,水土长生在申,金生在巳,火生在寅,木生在亥;其发源之处宜其生旺之方,其流去之处必于休囚之方,斯名为吉否则成凶”,这是长生水法通用解释。李公则说:“四局者,乙丙交而趋戌、辛壬会而趋辰、斗牛纳庚丁之气、金羊收癸甲之灵。”对于三合风水这四句耳闻能详名言,在涉及运用七十二龙风水方法中,红囊风水与他派风水的解释也大相径庭。差异在于龙水阴阳的诠释上——
红囊风水诠释:龙属阳者,水为阴者;阳之龙配阴之水而成龙水“四局”。如火龙为阳用丙代表,丙龙生在寅、旺在水、墓在戌;用木水为阴用乙配合,乙水生在午、旺在寅、墓在戌,丙龙乙水配合成火局。同理可推龙水配合的水局、木局和金局。
他派风水诠释:龙有阴阳,水有阴阳;阴阳龙水交媾而成龙水“四局”。如阳火龙为丙顺行长生十二宫,阴木龙为乙逆行长生十二宫,两龙伴两水而行交会于戌宫;同理阳水龙壬与阴金龙辛顺逆而行交会于辰宫,阳金龙庚与阴火龙丁顺逆而行交会于丑宫,阳木龙甲与阴水龙顺逆而行交会于未宫。这也是根据“四大水口”理论而形成的“四局”。
山岭有由集中向分散扩展,故先有干龙后有支龙;水流由分散向集中收拢,故先有支龙后有干龙——这是自然现象的展示。龙行则气行,水聚则气聚——这是理论推演的表达。如此同一自然现象,就有不同的推衍方式。至于那一种方式最接近自然现象的表现结果,就需要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去检验。各类风水经典,会有不同的传承及发挥过程;那种传承方式更符合先贤意愿及实际效果,这也需要我们不断地去鉴证与实践。
红囊风水所谓“以龙统局,以局合龙;而玄空大卦,纲举目张”,其基本立足点仍然在“红囊经四十八局坐穴”;从这个基本点出发,才有了来龙的考究和格局的判断,寻龙目的是为了点穴。但以穴为中心的龙穴、砂水格局,又必须与龙所代表的“玄空大卦”相一致,如此才能达到“纲举目张”效果。“玄空大卦”是什么?就是地盘七十二分金六十纳音龙,按五行分类归属的四大卦象——坎、离、震、兑;纳音龙属水、土者归属坎卦,纳音龙属火者归属离卦,纳音龙属木者归属震卦,纳音龙属金者归属兑卦。何以为“挨星”?判断纳音龙的五行过程就是“挨星”,这与其他风水方法的涵义泾渭两流。五行因“土”附“水”而行,故分类只用“水、火、木、金”四行,以五行论局就只有“四局”。二十四山七十二分金,去除干维山十二“空亡分金”只剩六十龙;再去除地支山十二“孤虚龙”,可用者只有左兼、右兼的“四十八龙”了;一龙一局,故从二十四山角度看,就有“四十八局”。正是:搞清来龙去脉,方知大局小局。
余悲赤子之无知:昔日何以富庶,今何以贫穷?昔何以蕃衍,今何以伶看?尧舜、周公、孔子之道,犹有待而行;惟此杨曾心法家喻户晓,则无可待。所以四十八局著为定例,便知龙有定方、水有定位、向有定局;合则为吉,反则为凶;按图可以索解冲生、破旺之病,庶其有谬矣。余足迹所到,遍观古坟,凡得金者果能得穴,福应入响。得穴者若不得金,反福为祸;又葬下泉而蚁、砂砾纍之应,苟能财丁救?是列双金之外,此为最要。必欲吝此珠宝,而坐视天下之人尽入火坑,宁非余罪也乎?或者谓恐天机,收函石室;昔人所秘,今岂容泄乎?余曰:不然。中针、缝针,无定之天机也。宇宙有大关合,气运为先,欲泄之而不可;真龙正学,有定之天机也。只为时师眼不的,乱把山岗觅,欲尽泄之而不能者。然则读是书者必具杨曾眼目,乃可以几神化;否则名山大地冷落道旁,终成故李。吾所泄者,犹是纸上之空言而已;虽家喻户晓,又何异石室之藏也哉!
竹下翁插话:
民间虽家喻户晓“杨曾心法”,但何为“杨曾心法”却求之不得。这自然是因为有人以怕“泄天机而遭天谴”而不肯透露风水操作细节。这也难怪,风水既是一种文化传承,也是一种谋生手段;就像民间武术传承一样,要害之处必留一手,以免“被抢饭碗而饿死师傅”。李公不惧天谴而泄杨曾心法之天机,将红囊风水四十八局列为“定例”,让后学者清晰了解“龙有定方、水有定位、向有定局”,并不辞劳苦考察古墓检验相关理论的可靠程度,此种堪舆作风可谓“光明正大”矣。但杨公要求也容易让人“瞪大双眼”——“读是书者必具杨曾眼目,乃可以几神化”;天生我才若已俱“杨曾眼目”,“透天眼”加“入地眼”,已无须在此“按图索骥”矣也。
风水术龙、穴、砂、水、向五科,都是风水实际操作中必须涉及问题;但在不同风水流派、风水著作中对其表述会有所不同,五科间相互关系侧重点也会有所不同。“得穴”与“得金”,是两个关联度极高而含义差异不小的风水概念,当然不同风水流派对于“得”会有不同衡量标准。以术语解释术语来说,“穴的”就是“得穴”;“得金”则与山向或者说是“线度”有关,此书“金”的含义就是“分金”。风水中有“朝天穴”,那只是“得金”者的特例,“望天打卦”现象。“得穴”,也许就是从形势角度看能与龙、砂、水配合默契者;“得金”则是从理气角度看穴位朝向线度能与来龙线度配合默契者。“得穴”是一个圆点(○),“得金”在给圆点上的箭头(↑),两者共存就是最佳组合(♂)。
确认来龙、坐穴线度必须用罗盘正针,这是较多风水流派的共识。但涉及到中针、缝针的应用则看法相去甚远,玄空飞星法完全否定中针、缝针。山水形势属于“有定之天机”,故眼观八路则可选出吉利穴地,只是看你是否真具“杨曾眼目”;星移月换属于“无定之天机”,故必须有一套分析判断气运关合流行的手段。至于用紫白元运还是“中针缝针”,则“各师各法”也。如果狭义角度看“杨曾心法”应与“中针”无关,因为杨公只发明“缝针”,而中针是到宋代才由赖布衣发明。但赖布衣既然敢在《平砂玉尺经》中“发挥”,那这“中针”也难免有理由与三合风水拉上亲戚,因为据说《平砂玉尺经》也是三合风水一把“玉尺”。
自魏孝文、唐玄宗严禁地理,穿山透地犹有能举其名者;坐穴则帐之秘,又成绝学。张子微窃位国师力举单向,所谓七十二龙伪为七十二节之传变。蔡西山发挥玉髓乃其固陋,但知甲子平分,而单向双向犹未豁然,以致庸术贻笑谓教外别传。朱、蔡未解,嗣后坊刻,展转传伪。皆以墓合、化合、纳甲三合,一龙分为数穴;至于同一山向,而所兼互异、五行不同,则懵然莫辨、茫茫千古,所以破旺冲生而不知。
竹下翁插话:
先贤李三素说及“曾公四十八局直指心传,《玉尺》从而申之”,是指曾公根据杨公《天玉经》理论,具体提出七十二龙坐穴用四十八局,而《玉尺经》进一步申明四十八局来由,在于“立向朝迎,察七十二龙之关煞”;李公则点明——“唯中气为煞、界缝为关,是以去其二十四,止存四十八局”。《玉尺经》也称《平砂玉尺经》,认为是元代风水大师刘秉忠著作。但也有学者认为此书原名《神文通机集》,作者应是五代安徽毫州人陈抟(号“希夷先生”,著有《指玄篇》、《金锁秘诀》,师曾文迪),之后有宋代处州人赖文俊(自号“布衣子”著有《催官篇》等)作了“发挥”;而书传至元代河北邢台人刘秉忠(初名侃、字仲晦,“秉忠”为元世祖赐名,是堪舆史唯一能为一朝勘定两都地理的风水师)手中,重新编撰时著有《三赋》(即《选微赋》、《天机赋》和《逐吉赋》)附入原书“审势篇”、“审气篇”和“审龙篇”内;传至明代,据说又有刘基(字伯温,为明代开国军师,堪舆名著有《披肝露胆》、《堪舆漫兴》等)加插“见解”。从编纂内容条理上不及清代张九仪编撰《地理四弹子》,该是谁说的、谁注释的不够明确。李公所引句子,在《平砂玉尺经》“审气篇第二”内,全句是“是故辨方定位,究二十四字之兴衰;立穴朝迎,察七十二龙之关煞。”
地理风水传承在南北朝北魏孝文帝时期及唐朝唐玄宗时期,虽然有诸多禁忌,但地理先生依然能知穿山透地其名,至于坐穴四十八局则无以知晓。北魏孝文帝厉行改革,推行汉化并迁都洛阳,是否水土不服还是风水失当,虽强盛一时而终归一败涂地。唐玄宗华清池金屋藏娇,与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博美人一笑,骊山上下两处竟有异曲同工效应,有人认为他看错风水了。话归正传,曾为宋太祖开宝年间国师的风水大师张子微(号“洞玄”,张良第32世孙)著有《玉髓真经》,书一问世便震动风水界。湖南长沙人刘允中有相当年纪时得以拜比他年轻的茅山道士郭守一为师,方知为师者授受之书就是《玉髓真经》,并为重新出版此书而作《玉髓真经总序》并注解。后更有宋朱熹得意门生、著名理学家、福建建阳人蔡元定作《玉髓真经发挥序》并“为之发挥”;蔡元定地理方面著作除《玉髓真经发挥》外,另有《发微论》、《穴情赋》(但有称此两书为其父蔡发(字神与,号“牧堂老人”)所作。《玉髓真经》应属于风水“行龙五星形法”及“龙穴形象法”为主的形法理论;其以金木水火土五星及其变体论龙脉山形,以五星形态穿落、传变论行龙,并赋以不同穿变形式行龙以不同形象名称,又以形象法来推导穴局名称及确认点穴位置。《玉髓真经》论行龙穿变入穴,并未涉及穿山、透地之类分金理气问题,只是就入穴前五星形态变化、五行生克关系得失,刘允中注解也多能符合经赋原意。如《穿变龙髓第二》中原经文说:“变得定时方有形,入穴传来要生旺。”刘允中注解是:“来龙要生旺,如木星穴要土星传变方好。”而蔡元定在“发挥”却有点“节外生技”了:“经云:‘入穴传来要生旺’,即入穴处是紧要节目,此节不宜苟简。又云‘变得定时方有形’,亦只是指成形处言。假如术家言龙有七十二节,而应七十二候,此焉可拘泥?纵有七十二节,亦要可尽论传变吉凶。”此意是否误解了三合风水的七十二龙(分金)应天时七十二候不得而知,但如此用七十二节龙解释形态传变过程,切实让李公“大为不满”,故有“蔡西山发挥玉髓乃其固陋,但知甲子平分,而单向双向犹未豁然,以致庸术贻笑谓教外别传。朱、蔡未解,嗣后坊刻,展转传伪”之言。形象法论穴,则可能出现“一龙分为数穴”情形。蔡元定在“发挥”《形象穴髓第四》“仙人下棋形”就说:“取穴之法有四。其一,以龙脉入首处取之。”“其二,以朝应取穴。”“其三,以收拾左右手取穴。”“其四,以收拾堂局取穴。”这也许是从形势的角度与从理气角度看龙穴,推导过程自有不同。清代的文言文有点“复古”,故要理解李公的《天机贯旨红囊经》也不可掉以轻心。至于“单向、双向”、“墓合、化合、纳甲三合”之类词语,会在适当地方再说明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