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与传说
——西湖醋鱼
西湖醋鱼
是杭州传统风味名菜。其年代可追溯到宋朝,可谓历史悠久。有诗云:
裙屐联翩买醉来,绿阳影里上楼台。
门前多少游湖艇,半自三潭印月回。
何必归寻张翰鲈,鱼美风味说西湖,
亏君有此调和手,识得当年宋嫂无。
( 诗的最后一句,指的就是“西湖醋鱼”的传说。)

传说在南宋时,有宋氏兄弟两人,颇有学问,但不愿为官,隐居江湖,靠打鱼为生。当地有一恶霸,见宋嫂年轻貌美,害死了宋兄,欲占宋嫂。宋家叔嫂祸从天降,告状无门,反遭毒打。嫂嫂只有让弟弟远逃他乡,分手时,宋嫂特用糖、醋烧鲩鱼一碗,对兄弟说:“这菜有酸有甜,望你有出头之日,勿忘今日辛酸。”

后来,宋弟外出,抗金卫国,立了功劳,回到杭州惩办了恶棍,但一直查找不到嫂嫂的下落。一次外出赴宴,席间得知此菜,经询问方知嫂嫂隐姓埋名在此当厨工,由此始得团聚。于是“叔嫂传珍”的故事和这道西湖醋鱼鱼菜,从此在杭州流传下来。

后人仿效宋嫂的烹调方法烧制醋鱼,于是以“叔嫂传珍”为佳话的醋鱼就广泛流传开来,成了杭州的传统名菜。经过几代厨师的改进,特别是经过楼外楼的发掘研制,将原来的瓦块醋鱼由全鱼代替,外形、风味更加完善。因为此菜源于西湖之畔,故人们称其为西湖醋鱼,并一直流传至今。

西湖 平湖秋月

草鱼
草鱼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有利血液循环。含有丰富的硒元素,有抗衰老、养颜的功效,草鱼还具有暖胃和中、平肝祛风、治痹、截疟、益肠明眼目之功效。

小泊湖边五柳居,当筵举网得鲜鱼。
味酸最爱银刀桧,河鲤河鲂总不如。
——(清代)方恒泰《西湖》
这首诗不仅道出了西湖醋鱼的烹饪与美味,还特别点出了当时五柳居菜馆名。


杭州的楼外楼餐厅,依孤山,临西湖,环境优美。楼外楼以西湖醋鱼最负盛名。风味独特,名不虚传,可谓楼以食兴隆,食以楼传名。
西湖醋鱼
是选用西湖鲩鱼(草鱼)作原料,烹制前一般先要在净水中饿养一两天,使其排泄净肠内杂物,除去泥土味。烹制时火候要求非常严格,仅能用三四分钟烧得恰到好处。烧好后,胸鳍竖起,浇上一层淡玫瑰色的糖醋汁,鱼肉鲜嫩,带有蟹味,酸甜适度,鲜美可口。
客中客入画中画,楼外楼观山外山。
——程茂全
摘三潭印月联《题楼外楼菜馆》
俞平伯是一位楼外楼的西湖醋鱼的爱好者。他在上世纪20年代写的《古槐书屋》旧体诗词中,有一首记及楼外楼西湖醋鱼的词:
《双调望江南》
西湖忆,三忆洒边鸥,楼上酒招堤上柳,
柳丝风约水明楼,风紧柳花稠。
鱼羹美,佳话昔年留。泼醋烹鲜全带冰,
乳莼新翠不须油,芳指动纤柔。


味中美味,馐中珍馐;山外青山,楼外有楼。
——费孝通《题楼外楼菜馆》

一楼风月当酣饮,十里湖山豁醉眸。
——彭玉麟《题楼外楼菜馆》

美食传说
——西湖醋鱼(杭州)
跟随儿孙西湖游,狮峰龙井探源头。
柳浪闻莺听春曲,平湖秋月戏兰舟。
醋鱼莼羹味中味,湖光山色楼外楼。
色香味鲜多雅趣,松江鲈鱼让魁首。
佳肴古味引远客,宋嫂故事永传留。
一觞一咏乐天伦,一年一度品珍馐。
(baolu诗文)

闲思鲈脍客中客,买醉湖壖楼外楼。
——陈无咎《题楼外楼菜馆》
苏轼是个才子,佛印是个高僧,两人经常一起参禅、打坐。苏轼与佛印是好朋友,又是一对欢喜寃家,常常互相调侃、取笑、留下不少风趣轶事。
苏东坡、佛印与鱼的故事
有一次,苏东坡请好友佛印上门吃半鲁,佛印很纳闷,后来才知道是鱼。佛印说:“明天也请你到我家吃半鲁。”次日,苏东坡去了,佛印让他一个人在院子里的烈日下等了老半天。等佛印出来时,苏东坡问:“你请我吃的半鲁呢?”佛印说“你不是已经吃过了吗?”苏东坡哭笑不得。
苏东坡与佛印
楼外揽西子,风情最爱花雕酒;
坟前拜苏小,妒意难忘醋熘鱼。
——陈芷汀《题楼外楼菜馆》
山岚花树云光彩,鲈脍莼羹齿颊香。
——姚毓璆《题楼外楼菜馆》
十载许勾留,与西湖有缘,乃尝此水;
千秋同俯仰,唯青山不老,如见古人。
——邗上柮安氏《题楼外楼菜馆》

千百年西子,看尽盛衰枯荣;
世纪半名楼,尝尽酸甜苦辣。
——李若连《题楼外楼菜馆》
葛岭丹成抱朴子,洪楼盘荐响铃儿。
——王世襄《题楼外楼菜馆》
莫笑阳春供一饱;须知风味有三鲜。——酒馆对联
鱼乐图
(图片资料来自网络,特此致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