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的身体都对食物干了些什么见不得人的事?

 激扬文字 2016-05-04


食物消化的最重要阶段发生在小肠里——消化酶们就像一把把小剪刀,咔嚓咔嚓地将食物切来剪去,直到它们小到能被装进身体的每一个细胞为止。


大自然是很神奇的,所有生命体都由相同的基质组成:糖分子、脂肪和氨基酸。


我们是这样的生命体,摄取的食物也是这样的生命体,比如一个苹果,又比如一头牛,把和自己结构一样的生命体吃下去才能补充能量 





碳水化合物:最容易被消化,肠子说“我要!我要!”



碳水化合物,如面包、面条、米饭等在我们的肚子里被消化酶切剪完毕后得到的糖分子,和你吃几勺白糖得到的糖分子是一样的。两者唯一的区别在于,炒菜用的白糖本身已经是很小的分子,到达小肠后根本不需要消化酶加工就可以直接被吸收进入血液。


而这么多的糖分同时涌进血液,就像扔了一个糖衣炮弹一样,会导致血糖瞬间升高。


消化酶可以比较快地就分解掉白面包里的糖分,而消化全麦面包就要很久。这是因为全麦面包里的糖链结构尤为复杂,想把它们分解掉只能一段一段地慢慢拆解开。


所以全麦面包不是瞬间爆炸的糖衣炮弹,而是一个“糖分储存罐”:一点一点地消化,一点一点地补充糖分。


我们的身体十分偏爱甜食,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懒......

甜食里的白糖能更快更轻易地被人体吸收。和炒熟的蛋白质还不一样,这里身体除了可以偷偷懒、少加工几步以外,糖分进入血液后可以迅速转化成能量这种工作效率让我们的大脑很满意,于是它会继续鼓励支持我们对甜食的偏好。



身体要“居安思危”,却让你胖了


虽然我们都知道爱吃甜食的毛病得改,但是一见到甜食,我们的身体就总是本能地蠢蠢欲动。


你也不要太怪它啦!其实它想的很实际,虽然现在用不着消耗那么多糖分,但是可以把多吃进来的那部分储存起来嘛,谁知道哪天突然又要过苦日子了呢。


那怎么存呢?可以把糖分子结成一种叫作糖原的多糖结构,把它存在肝脏里;也可以将糖分子转化成脂肪储存在脂肪组织里。糖分是唯一可以让身体拿来就用、不用花太多力气就能制造出脂肪的原材料。


身体里的糖原储备差不多只要出去慢跑一圈就会被消耗掉。所以,营养生理学家建议,如果想消耗脂肪,至少需要运动1小时以上。


只有当你开始觉得体力不济的时候,能量现货(糖原)被消耗得差不多了,身体才会舍得开启轻易不会动用的能量储备(脂肪)。


你可能会想,为什么不直接从我的肚腩下手,这边的能量储备随你用。但就算你再怎么想,身体也不会听你的,因为我们的细胞可是爱死了脂肪。




脂肪:让我们慢慢把你吃掉!


脂肪是所有营养成分中最高效也是最珍贵的物质!每克脂肪所蕴含的能量是糖类的2倍。甚至每一个细胞都被脂肪壁保护着。


这么重要又珍贵的脂肪身体当然要省着用,怎么可能你才跑了几步就立马拿来消耗。一旦面临饥荒——在人类历史上屡见不鲜——你肚子上的每一克脂肪都可能变成你的救命稻草。


对小肠来说,脂肪也是个特别的存在,因为它无法像其他的营养物质那样从肠道直接进入血液。


脂肪无法溶在水里,假如它进入血液,像小肠绒毛里的那种毛细血管会立刻被堵死,要是大一点的血管的话,脂肪在血液里就会像汤里的菜油那样漂浮着。


那要是吃下了对身体有害的油脂怎么解毒呢?


答案是,只有让心脏先把这些脂肪都泵到全身上下去,等哪颗脂肪油滴碰巧被泵到了肝脏,解毒工作才会开始启动。


好在肝脏需要大量的血液,因此脂肪油滴在离开心脏后立马落户肝脏的概率还是很高的。


但是,在它抵达肝脏前,心脏和血管都是毫无防备地暴露在你吃下的油脂之下。所以,下次你还想去快餐店大快朵颐的时候,想想那里用的廉价油,可要三思而后行呀。


吃下糟糕的油脂会给健康带来很多副作用,而好的油脂则对健康有积极的作用



植物油:给心脏和血管做一次精油SPA


橄榄油益处多多,不仅我们爱它,就连住在我们肠道里的益生菌也爱它。就连蘸着面包吃都像是给心脏和血管做了一次精油SPA。


橄榄油之所以有种种好处,就是因为它的不饱和脂肪酸能拦截住自由基。但是这个作用一定要在体内发挥才有效,所以请别忘了,使用完橄榄油后一定要拧紧瓶盖,并且放在冰箱里冷藏。


和植物油比起来,像肉类、牛奶或蛋类里的动物油脂含有很多花生四烯酸(是一种ω-6不饱和脂肪酸)可以被代谢转换成加剧炎症疼痛的信息素。


相反地,植物油诸如菜籽油、亚麻籽油、大麻籽油则含有更多的α-亚麻酸(是一种ω-3不饱和脂肪酸),有抗炎的功效。而橄榄油中含有的橄榄油刺激醛(Oleocanthal)也具有类似的功效。


这些植物油里抗炎成分的功效和特点类似于布洛芬或者阿司匹林,只是剂量要小得多。所以你要是哪天突然头疼,可千万别指望拿这些植物油急救用,它们的效果是常年累月才能体会出来的。




氨基酸:我们小肠的真爱!


说完了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现在来说说最后一个基本的营养元素——氨基酸。


蛋白质到了小肠里被消化酶分解成一个个氨基酸,而只有氨基酸才能被小肠壁吸收掉这样的氨基酸一共有20多种,可以通过各种排列组合构成无数种不同的蛋白质。


而我们人类在创造每一个新细胞时,也是通过这种方式把一个个氨基酸排成了DNA——我们的遗传基因。所有的生物,无论动物还是植物,都是如此。所以,我们从自然界摄取的任何食物里其实都包含了蛋白质。


素食主义,容易让营养工程“烂尾”


现在素食主义者越来越多,但是要在不摄入肉类的前提下确保营养全面,还是要好好花一番心思的。植物蛋白与动物蛋白的组成不大一样,植物蛋白含有的必需氨基酸经常种类不齐全,所以也被称为不完全蛋白质。


如果我们完全依靠从植物蛋白里摄取的氨基酸来建造自身的蛋白质,因为缺少动物蛋白里才有的氨基酸,最后肯定变成造不完的烂尾工程。烂尾的蛋白质半成品之后会被重新打散成氨基酸,要么随着小便一起排出体外,要么等待机会被回收利用。


豆类中缺乏甲硫氨酸,大米和小麦中缺乏赖氨酸,而玉米中甚至缺乏两种——赖氨酸和色氨酸。当然这并不代表肉食习惯就优于素食习惯,素食主义者们只需要特别注意膳食均衡便可。


让食物相亲相爱吧!


豆类中尽管不含甲硫氨酸,但却含有大量的赖氨酸。所以只要把谷类和豆类搭配起来,比如做腊八粥或者豆沙包,就完全可以满足人体对氨基酸种类的所有需求。


如果不是完全的素食主义者,平时也会吃蛋类和奶类的话,那么鸡蛋和牛奶也可以补全“不完全”的蛋白质。



其实也还是有那么一些植物,它们自己就可以提供人体所需的所有氨基酸,比如黄豆和藜麦,还有苋菜、螺旋藻、荞麦和奇亚籽。其中,豆腐当之无愧地享有“素肉”的美誉,只可惜它也有个缺点:越来越多的人对大豆蛋白过敏。


以前的认知是,每顿都要求营养均衡、花样多多,但是最新的研究表明,我们的身体没那么讲究,只要每天整体上保持膳食平衡就行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