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家突发胸痛,究竟能否服用阿司匹林?

 博览众长123 2016-05-08

  周大亮 医学界心血管频道


一家之言,欢迎批评指正!


作者:周大亮

审校:医学界专栏作者柴斯特

来源:医学界心血管频道


前一阵网络各大媒体、网站盛传患者在家如果发生胸痛时,为了使患者尽快得到救治,在送往医院早期应该立即嚼服3片拜阿司匹林,但随后这种观点又被各大网络媒体批为错误观点,原因是如果我们在家里发生的不是急性心肌梗死而是主动脉夹层,阿司匹林是完全禁忌的。


开始时本人也是接受后面的观点,但是仔细想想又觉得有点不妥,所以今天,在这里和大家共同探讨探讨:


先谈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夹层的十分凶险,病死率极高。根据报道未及时治疗的Stanford A型患者,24h内有33%的患者死亡,48h有50%的患者死亡;1周内有80%死亡;95%的患者1个月内死亡。



主动脉夹层的发病率为年5/10万,A型夹层应尽快手术,主要的内科治疗方法为控制血压、心率,防治夹层进一步撕裂。有报道,在早期主动脉夹层将消耗凝血因子,引起纤溶亢进,但对血小板功能影响较小。


总结:主动脉夹层死亡率也极高,夹层初期血小板功能无明显变化。


再谈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因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大多是由于冠脉内血栓形成),使相应心肌持久而严重的缺血导致心肌坏死,是冠心病临床类型中最为严重的疾病。据统计,急性心肌梗死年发病率为240/10万,急性心肌梗死发病1小时内有超过50%的患者发生猝死,急性期住院病死率过去一般为30%左右,采用监护治疗后降至15%左右。


而明确的试验结果显示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单独用阿司匹林可降低35天死内死亡率达23%,服用阿司匹林可使急性心肌梗死的总死亡率减少10%-15%。


总结: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急,早期猝死率高,阿司匹林嚼服可显著降低心肌梗死患者的死亡率,赢得抢救时间。


在家中发生胸痛是否给予拜阿司匹林?


综合上述我们发现,一个患者在家中出现胸痛时,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几率远大于主动脉夹层,而且早期主动脉夹层血小板功能并没有受到影响,另外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主动脉夹层患者如果没给予任何治疗,或者说没有抗血小板治疗,夹层会自行形成血栓堵住破口吗?我觉得不会。对于夹层来讲控制心率、控制血压是治疗关键。


目前可能是出于伦理问题没有相关实验证实主动脉夹层给予拜阿司匹林是有害还是中性,只是出于理论基础。而临床上不乏主动脉夹层误诊为心肌梗死的病例,或者主动脉夹层撕闭冠状动脉造成心肌梗死的病例,很多都给了阿司匹林,有的甚至溶栓治疗,治疗后的结果也没有证实增加了主动脉夹层的死亡率。


因此,我认为对于突发胸痛的患者按照概率救治的原则(这样做我们可能会使大部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获益,减少死亡,而目前我们即便积极救治主动脉夹层死亡率也极高,再结合中国国情患者出现疾病时常常不能及时就医,耽误救治宝贵时间)及一些暂时不能控制的因素,我们可以给予拜阿司匹林嚼服,另外如果患者血压不低,也可以联合硝酸甘油同时治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