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涨姿势,崇明岛的名字是这样来的......

 荷叶的图书收藏馆 2016-05-10


地处长江口门户的崇明岛,

是世界上最大的河口冲积沙岛,

也是中国第三大岛。

你知道“崇明”的名字是如何而来的吗?

且往下看!

崇明岛成陆已有1300多年历史。在唐代武德年间,崇明岛露出江面,时称东沙和西沙。唐神龙年间在西沙设镇,取名“崇明”,“崇”为高,“明”为海阔天空,“崇明”意为高出水面又平坦宽阔的明净平地。


在这以后,崇明岛不断顺江下移,下涨上坍,于宋朝已在西沙西北面张出了姚刘沙、东北面堆积而成了三沙,而原来的东沙和西沙则渐渐被崩塌冲走。接下来,三沙的命运也和东沙、西沙一样,逐渐地被冲涨,旧去新来,在其下侧堆积形成了马家浜、平洋沙,长沙等沙洲,其中的长沙即是现在崇明岛的前身。 


到了清朝光绪年间,长沙南岸迅速地淤涨起来。后经当地百姓建石塘石坝等,制止了淤涨的势头,县城才得以保持并稳定下来。 而如今的崇明县由崇明岛的绝大部分、长兴岛和横沙岛等岛屿组成。


但是你知道吗,关于崇明岛名字的由来,还有一种传说,它原来不叫崇明,而叫“祟明”

东晋末年,孙恩农民起义失败后,起义军的几排竹筏飘浮到了靠近东海的长江口,在江边的泥沙中搁浅。这些竹筏拦住了滚滚长江带来的泥沙,逐渐形成了一个沙嘴。这片沙嘴尚没完全露出江面,随着江水海潮的涨落,时隐时现,给人一种神秘之感。人们说它既像怪物、又似神仙,既鬼鬼祟祟、又明明显显,于是便给它起了名字叫“祟明”


后来这片沙嘴泥沙越积越多,变得又高又大,完全露出了水面,形成一个小岛,再也不受潮涨潮落的影响了。人们见其气势壮观,已不再将其视为怪异,并产生了一种崇敬之情。于是人们便把“祟明”改称为“崇明”了。


还有一种说法,崇明原来叫重明


相传很久以前,长江口的沙洲上住着许多居民,或捕鱼,或种田,勤劳淳朴。 

有一次,东海龙王从玉皇大帝处喝醉了酒回东海龙宫,经过沙洲上空时呕吐秽物,飘入正在劳作的居民眼中,不少人眼睛红肿,疼痛难熬,瞎了眼。东海神蚌得知后,心中责怪龙王贪杯,涂炭生灵,发誓要救沙洲上的居民,让他们重见光明。


有一天,沙洲上来了一位眉清目秀,气度不凡的年轻郎中,举着'专治眼疾'医牌,有人来求医,就从随身所带的葫芦里蘸几滴仙水抹在患者眼睛上,病人立见光明。一传十,十传百,沙洲上的人传诵神医品德高尚,分文不取;医术高明,立竿见影。     


好人里也有个把坏人,二流子'马浪汤'贪吃懒做想发财,歪念一转,我何不把郎中的仙水盗来,向看眼病的人收钱,不就发财了吗?马浪汤用辣椒揩眼睛,眼睛肿了。到了郎中那里,连声喊痛。郎中刚要取仙水为马浪荡治眼疾,说时迟,那时快,马浪汤抓出干石灰粉撒向郎中眼睛,郎中疼得满地打滚,向东海奔去,跳进海里,恢复原形,把蚌里的夜明珠吐向天空,照得沙洲上如同白昼,居民仰头张望,患有眼疾的病人全部痊愈,瞎子都睁开了眼睛。而马浪汤双眼永远红肿,疼痛不止,不久,因眼睛发烂而死去,成了万人咒骂的恶人。


沙洲已慢慢长大,人们为了纪念神医让人们重见光明的高尚医德,把祖辈居住的沙洲取名'重明岛'。后来,岛上的人读'重'字时,常读错音,读成分量很'重'的音。为了读音统一,几经流传,就称为'崇明岛'至今。

信息来源|上海新闻广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