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史实中的江口沙洲——崇明成岛1400年之三

 黄建新图书馆 2018-07-12

         

   

 史实中的江口沙洲

                      ——崇明成岛1400年之三

                                  

    对于崇明岛的形成,除了民间有着各种各样的传说以外,在明代万历年间编纂的《万历崇明志》中,辛未进士娄县人管志道撰写的序言中,讲得颇为贴切、符合实际。他写道:“余因遐想,《禹贡》山河如旧,此洲(指崇明)何以至唐访显?盖大禹导汉入江,导江入海,万斛黄沙随流东下,倾入尾闾,一日二潮御之,久必积成沙洲。”

   

   

    上世纪1980年代,时任《崇明县志》主编的周之珂先生,也曾写过一篇《话说崇明岛》的文章。这位博学的女士在这篇5000多字的长文中指出,远在7500以前,现今崇明岛的所处地是长江口外的浅海。那时长江在扬州、镇江一带入海,呈喇叭形向外展开。北岸的岸线在今天扬州、江都、泰州一线。南岸的岸线在今天的江阴、太仓、松江金山一线。由于受江流的影响,当时南岸发展迅速。唐开元年间(公元713年),岸线一直伸至南汇泥城角。而北部岸线则发展缓慢,廖角嘴直到公元900年左右尚在今如东的掘港一线,明代末才延伸至吕四逶东。可见,崇明岛早期的沙洲东部北部都处在海中,而并非现在的三面环江一面临海。《话说崇明岛》还提及到长江河口的径流总量年平均大1010亿立方之多,每年约有4.5亿吨左右的泥沙倾吐入海。是的,这些从青藏高原开始跋涉的沙粒在江水的挟裹下,一路旅行到长江口浅海处才告止。岁月悠悠,地久天长,年复一年该是一个何等庞大的数字。长江的泥沙孕育了芦苇丛生的沙洲,泥沙是崇明岛的母亲。当年笔者看到有人在文章中说什么崇明的形成缘于地球的新构造运动时,不由哑然失笑。新构造运动造就的难道就是一个小小的崇明岛?

    应该说,泥沙倾吐入海,潮水日夜顶托,才是崇明岛形成的主要原由.

    

  这里,我们不妨了解一下崇明岛形成过程中的几个主要沙洲。

    东沙与西沙。这两个于唐武德年间露出水面的沙洲,是长江口诸多沙洲中最早见于史书记载的小岛。当时东沙据称“共袤百里,广约十里”。初时,除了摇曳的水草和芦苇外,上面无人居住。后来,大约在公元697年之际,才有苏南句容一带的樵夫、渔民前来定居。相传,最早为黄、顾、董、施、陆、宋几家。西沙的居民和东沙一样,亦多为从句容一带迁来。只是到了公元980年(宋太平兴国5年)之际,朝廷将它作为流放囚犯之地,这才有煮海烧盐的犯人居住。

   

姚刘沙。公元1025年(宋天圣3年),东沙北部的江面上,又涨现出一个沙洲。初时,它和东沙仅一水之隔,后又慢慢与之接壤,连成一片。该沙初涨时,有姚刘两姓居民登岛谋生,故名姚刘沙。它当时是从通州入海的必经之路。在南宋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秦桧由金太宗弟弟鞑懒派遣回南宋,对宋高宗谎称自己是杀了金兵后夺船从淮安经通州南逃入海才得回。据说他当年路经崇明东沙时,曾在沙上奉圣寺东一户姓陆的人家那里住过一夜,并在室内墙上留下过“地隔尘嚣胜蓬岛,花随流水即桃源”的诗句。

   

   三沙。这是宋建中靖国元年(公元1101年)时涨出水面的沙洲。它在姚刘沙的西北约50里处。从元末到明朝正德年间(公元1368年至1506年),百余年里东沙渐渐坍没,西沙也大部坍没,而姚刘沙则是南坍北涨,和三沙相连,成为长百余里宽十余里的大沙洲。为什么称这个新涨出来的沙洲为三沙?史载有这样两种说法。一为该沙由朱、陈、张三姓先来定居,因而得此名。二为该沙前后历经三次迭涨才形成规模,遂有此名。三沙淤涨后,盐业兴旺发达,朝廷将浙西、青浦、江湾等地的盐户迁来,并将三沙取名为天赐盐场。

    平洋沙。明建文三年(公元1400)年,一个无名沙洲露出了水面。在明正德二年(公元1507年)时,被定名为平洋沙。它南北60里,东西20里,位置在三沙西南30余里处。平洋沙土地肥沃,少盐分,非常适宜栽棉种稻,是当年崇明的一个重要的粮棉产区。

    

  长沙。这是崇明成岛历史上至今仅存至今的沙洲。它于明正德初年(公元1506年)露出水面。,在平洋沙东南,与东北面的姚刘沙相隔60余里。从明朝万历十四年起一直是县治的所在地。

    可以说,从北宋末期起到清代早期,四五百年间是长江口沙洲大量涌现和频繁变迁的时期。这期间,长江口先后涨起过袁家沙、吴家沙、白沙、响沙、管家沙、樊家沙、陈思沙、营前沙、蒲沙、南沙、三爿沙、四爿沙、含珠沙、黄连沙、龙珠沙、高明沙、仙景沙等近百个沙洲。    我们知道,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它以黄、老道家思想为理论根据,创造了不少的鬼神,对其敬畏崇拜.这其中也有一个由我们崇明人创造出来的鬼怪,名叫'搬沙魕'。由于科学不发达,当年的百姓不知道长江口的沙洲涨涨坍坍,是因为江水改变流向的结果,而认为是鬼祟的作用,就有了'搬沙魕'搬沙的说法.这些沙洲虽然此坍彼涨,但总体趋势是涨大于坍,且逐渐连成一片。到了清代康熙年间,已初步涨连成了一个东起高头沙西至平洋沙长200多里、宽40多里的大岛。它状如春蚕的轮廓亦已初步形成。

   

   

   但是,这仅仅崇明岛的初步形成。建国后,由于堤岸修建得稳固,护坡砌筑了石块,崇明岛开始只涨布不坍。长江每年倾吐的4.5亿等泥沙,使它北沿、东滩的滩涂日涨夜大,月涨年大。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后,经过几次规模巨大的围垦,岛域的面积已由上世纪1950年代的600多平方千米增加到现在的1200多平方千米。如今,我们站在崇明东滩的大堤上向东远眺的话,望着那水草摇曳、水鸟竞翔的滩涂心中一定会升腾起无限的感慨,沧海桑田,自然的力量真是太伟大了,多么不可思议的变化!1400年的变化如此之大,若再过1400,那时的崇明岛,又将会变得怎么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