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587期:慢练潜修太极功

 tjboyue 2016-05-11

作者/强洪、冯福志 ⊙编辑/张宏婉



慢练潜修太极功


诗云:“毋矫毋惰事从容,慢练潜修日日功,抽丝挂线能贯串,冷快绝伦在慢中。”

 

这是一首言太极拳之“慢”的诗。“慢”,是太极拳区别于其他拳种的一个显著特征。

 

打太极拳为什么要慢?

 

首先,从练气的角度看,打太极拳要慢。

  

“开合虚实,即为拳经”。“一开一合,足尽拳术之妙”。太极拳运动原本就是“开与合”的运动。什么是“一开一合”呢,就是人配合动作一呼一吸。古人认为,练太极拳就是练呼吸。呼吸对于人身体之重要这里不予赘述,但呼吸之深浅、粗细、长短对于人的身体是绝对重要的。那些呼吸粗、浅、短的人,寿命不长,所谓“英雄气短”即是。而呼吸细、匀、深、长的人,寿限更高。欲使呼吸深长、细匀,须于日常行为中慢慢练就。师爷李雅轩大师说:“稳静安舒可以蓄神,呼吸深长可以养气,久而久之,则神气自能充实,身体健康也自然增进。”

   

气沉丹田这一规则对太极拳的功夫很重要。但是,怎样才能做到气沉丹田呢,李雅轩大师说:“必须先松心,后松身,心身俱松之后,其气意便可自然的沉到丹田了”。大师告诉我们,这种练法,急、快是不行的,必须慢慢来。在从预备式到起势之间,有一个由躁到静,由紧到松的过程,就是一个徐静清浊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使气意在身心俱松的状态下,慢慢沉到丹田中去,这个功夫,绝不是一招一式,一朝一夕所能够练成的,须得日复一日,久久为之,方能得到。

   

其次,从太极拳凝神运窍,节节贯串的机理来看,必须得慢。

   

人体之健,在于气血流畅,节节贯通。打太极拳就是不断地使周身之气回流至丹田,又不断地将丹田之气发散出去,遍布全身。随着人体的扭转,收放开合,气血在人体内不停地流动着。如果气血流通顺畅,则身体就健,反之,如果气血流通受阻,则会生出疾病来。而人之身体有许多关节、窍穴,气血流动必须经过这些关节和窍穴,所以气血在人体内流动不是激流奔涌的。而且,气血流动还要求节节贯串,无论是大周天,还是小周天,都是个以意导气,以气运身的过程,是内气在意念的引导下把各个关节窍穴串连起来,节节贯通的过程,这个过程必须缓慢循行。

   

最后,太极拳之功夫,是通过慢练潜修逐步获得的。

   

在与人对决中,慢吞吞,软绵绵是无法制人的,必须得快。但是没有功夫是快不起来的,也是无法制人的。而太极拳之功夫却要通过长久的慢练潜修才能获得。

   

太极功夫也称劲道。什么是劲,意与气合谓之劲。练意练气都必须缓慢地进行。拳经有“抽丝挂线”之喻,这个比喻最恰当不过了,无论抽丝还是挂线都是急不得快不得的,须慢慢来。在人体缓慢运动中,气在意的引导下,缓缓地运行,意与气就自然地配合和协调,久而久之,人的劲道、功力就逐渐生长出来。

   

练功夫不外乎练神、气、体。所谓神者,即周身虚灵之气势,莫测之动作,轻灵变化之谓也;所谓气者,乃呼吸沉着之气;所谓体者,即稳静安舒,动作轻灵之谓。练体以固精,练精以化气,练气以化神,练神以还虚是练太极拳的四步功夫。循此细细练习,就能练到妙处。

   

吾师陈龙骥大师告诫我们,太极拳的功夫是无为无不为的功夫,出手虚无缥缈,包罗万象,无论对方如何来手,我自存虚灵之气,随机应变,无不恰到好处。“只要周身有此虚灵之气,则要轻则轻,要重则重,轻者如百所有,重者似泰山立崩”。但虚灵必先从实在做起,轻快亦必在沉稳之上着手,功夫日久,就能得到真正的轻快虚灵。有了真功夫,才能随心所欲,“要轻则轻,要重则重”,才能冷快绝伦,克敌制胜。所以我们说,慢是为了快,快必先慢。即所谓“冷快绝伦在慢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