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要教人求真

 江山携手 2016-05-13

     目前,诚信缺失成为中国社会现象中最令人头痛的、最顽固难治的病症,以至于学术剽窃、假货泛滥、假文凭盛行、谣言惑众、公信力低下、诈骗案频发等等。从道德教育层面上讲,病症根子在“教人求真”乏力。陶行知曾给教育下了一个最为简明的定义:教育就是教人做人,提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教育理想和培养真人的教育目标。

1、诚实守信做真人

陶行知学生提出“教人求真”的教师,才是第一流的教育家,这需要具备两种要素:“一,有真知灼见; 二,肯说真话,敢驳假话。”他要求教师求真知、说真话、做真人,“宁为真白丁,不做假秀才”,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所以,教师要实施真教育,不要实施假教育,如反复演练的优质课、应付德育处检查时让学生穿校服、课堂上留一手而让学生课后到家里补、要求学生文明礼貌而自己满口污言秽语等等。他常常教育孩子必须尊重真理,在学问上、政治上刻意追求真理,并用柏拉图的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去鼓励孩子要说真话,不说假话,从而使人的个性得到解放,个性更趋完善,在灵魂深处“建筑人格长城”。因此,要教育学生诚信考试、表里如一、不说假话、校内校外一个样等等。

2、直面真实的社会

许多教师认为,社会阴暗面对孩子消极影响大,对学校正面教育冲击大,甚至提出“5+2=0”的伪命题,于是刻意让学生回避接触社会阴暗面,试图努力给孩子展示社会美好的一面。事实上,这样的做法就有点失真。陶行知认为,我们能够隐藏一时,却隐藏不了一世,要向孩子展示真实的世界,让孩子去面对真实的世界,让真理赤裸裸地出来和小孩子见面。不要给它穿上天使的衣服,也不要给它戴上魔鬼的假面具。最好的方法就是教给孩子正确认识世界的方法。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我们要努力地锻炼学生,使他们得到观察、知疑、假说、试验、印证、推想、分析、会通、正确等种种能力和态度,去探求真理的源泉。所以,教师既要引导学生阳光积极地面对社会生活,也要让孩子们勇于直面和辩证认识目前社会生活中的一些“假、丑、恶”现象,如学术剽窃、假货泛滥、跑官要官、粗暴执法、有偿家教等等。

3、用行动追求真理

陶行知先生认为,在做中教乃是真教,在做中学乃是真学,“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就是强调学生需在实践中去追求真理。他生动地阐述道:“真理离开行动好比是交际花手上的金刚钻戒指。我们所要追求的是行动的真理,真理的行动。这种真理不是坐在沙发上衔着雪茄烟所能喷得出来的。行动的真理必须在真理的行动中才能追求得到。”他还以比喻的形式,强调“行动”的首要意义:“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有行动之勇敢,才有真知的收获”。所以,在学校教育中,教师一方面要通过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社区服务、研究性学习、实验探究等多种手段让学生去体验、探索和追求真理,另一方面要鼓励学生质疑、允许学生有个性观念、激励学生特长发展等等。

总之,教育本身就是探求真理和传播真理的事业,因此培养求真务实的人是教育的主要目的和价值追求,现代教育特别需要追求培养真人的理想,即培养勇于追求真理、坚持真理、服从真理和宣传真理的“真人”。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全集.1-12.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5

2、贾培基.陶行知.重庆:重庆出版社.1991.2

3、王一心.最后的圣人-陶行知.北京:团结出版社.2011.1

4、方明.陶行知教育名篇.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1

5、叶上雄.生活教育十讲.成都:四川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5

6、姜文淑钟立德 文忠曲.陶行知论德育.成都:四川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9

备注:本文发表于《四川教育》2011年12月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