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右江壮族排歌_非遗与文博_百色右江区文化局(http://www.y...

 嘹歌 2016-05-14

 【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右江壮族排歌

         简介 

      壮族排歌是壮歌的一种形式,壮语称“欢排”。属自由体诗,流行于百色市右江区各壮族村屯及周边地区。其特点是句不定字,段不定行(句),首不定段(章),押韵宽松,中间也可变韵,一排接一排连唱,颇有气势。排歌用结构相同或语气一致的句式来描述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使语句整齐匀称。用于叙述,可以把客观事物描写得细致充分;用于抒情,可以把感情表达得酣畅淋漓。“排歌似布匹,丝线接着来”。排歌就像壮族民歌里的机关枪,连珠炮,具有火力密集的优势。排歌明快流畅,回肠荡气,体现了壮族各式民歌的共有的纯朴含蓄、刚健清新、豪爽风趣、韵味浓郁的民族风格。

      壮族排歌既可以男女对唱的形式出现,也可以讲述颂唱的形式出现。歌圩和歌会是壮族排歌重要载体。通过这个载体,壮族人追思先圣,拜祭祖先;以歌交情,唱歌求偶;赛歌赏歌,比智赛艺,游艺自娱。

排歌在壮族民歌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内容涉及壮民族生活的各个领域,可以说是壮族生活的百科全书。其中,表现爱情及婚嫁内容的排歌在壮族排歌中占据有重要的份量,如见面歌、求歌、接歌、对歌、交情歌、定情歌、誓盟歌、思恋歌、离别歌、相约歌等;还有相当部分的是传授历史知识,如古歌布洛陀的创天地和乜渌甲造人的排歌;此外,还有表现壮民族生活生产知识的排歌,儿歌和壮戏都广泛运用排歌的表现手法。其所展现的内容丰富多彩,艺术形式绚丽,结构的善变灵活多样,堪称壮族民歌的奇芭。

       重要价值 

排歌在壮族民歌里,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一是文学价值。排歌独特的艺术构思和表现方法,在我国各民族长诗中是少见的。其特点在于用鲜明的艺术形象来表达思想感情,在抒情的气氛中开展故事情节。有时虽然也在写景物,但却是为抒情需要而唱出来的,很能表达壮族人民的民族心理和民族性格。这种抒情赋予了古典排歌作品以情挚意切、委婉细腻和悱恻缠绵的特殊格调,使之成为壮族文学的瑰宝。给后人学习、研究和借鉴壮族文学提供了一个独特而典型的范本。   

  二是历史价值。五言排歌是表现壮族人文始祖布洛陀的创世史诗的表现形式,它反映了壮族社会特定的历史事件。它不是夸张的,而是历史的见证,因而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三是民俗学价值。反映壮族生活生产的排歌通过盘歌、谜语歌等,用一问一答的形式,一排排的层层铺叙,是反映壮民族的生活画卷。这些对研究古代壮族民俗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四是语言文化学价值。壮族排歌中有丰富的壮族语言文化,包括基本词汇、构词方式、语法结构等等,从中还可以了解古壮语丰富的文化内涵。   

 五是古文字研究价值。壮族排歌全部用古壮字抄写,对研究壮族文字的起源、发展及其所反映的古代壮族社会历史文化面貌具有重要的价值。 

    六是实际生活应用价值。排歌易学易唱,它所蕴含的社会历史、人文地理、文学艺术等知识,对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具有教育意义。

 分布区域

      右江排歌流传于桂西一带,百色市右江区是排歌流传的核心区。右江区壮族占全区人口75%,排歌重要的载体歌圩及歌会遍及各壮族村落,据统计,全区共有71个歌圩点,还有不定期的歌会,其中龙川、塘兴、布林、阳圩、汪甸、泮水歌圩歌会最为盛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