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半日时光读懂咖啡半世

 白云馆928 2016-05-16

半日时光读懂咖啡半世

  巴瑞咖啡培训学院,通州京贸国际城4号楼3单元3901

  一个下午的咖啡课程可以学到什么?疑惑之中我和朋友参加了巴瑞咖啡培训学院Mr.Rain讲授的“半日时光读懂咖啡半世”,那是一个冷到不行的雨天,没想到快到5月底的北京还能如此寒冷。上课的地点远在通州帝国,深藏在某个高楼林立的小区,按照老师的指引的路线顺利找到了在39层的上课地点。

  对于咖啡半知半解的我对于学习咖啡的热情还是蛮高的,咖啡历来给人的感觉是小资的,然而在上课的开始,老师就对此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在中国,舶来品的地位向来会高一个档次,咖啡也不例外,咖啡豆多产自热带的发展中国家,所以对于豆子本身来说,它只是如同大米一般普通的农作物,所以其实和“逼格”毫无联系。

  咖啡豆的发展史是第二个知识点,绕口的地名和产区让我听起来脑袋疼,更不必提要记住他们的科目分类了,随后便是咖啡制作机器的更新换代过程,熬煮、法压、虹吸、半自动、全自动、手冲,琳琅满目的仪器设备令人赏心悦目,不过在她背后也是人们对咖啡精益求精的追求和向往。

  咖啡的冲泡环节大家跃跃欲试,第一个看似简单的手冲,光看示范觉得难度不大,不就是把滤纸放在壶上再倒入热水让它滴滤下来嘛,于是我们也照猫画虎的坐了起来,其实动作本身确实没有难度,但细节和手法上却有不少的门道,每一个环节都会影响咖啡的品质,第一步要先将热水调整到合适的温度,这种矫情的认真让人目瞪口呆,难道水温需要如此严苛?随后倒入铺好滤纸的壶,使其贴合,另外可以让咖啡壶的温度保持一致,不会影响口感

  随后便是将豆子研磨成分,一定要都准备好后在操作,因为这样才能保证咖啡粉不会被氧化的太快,天,这也太讲究了吧。

  冲泡的过程讲究循序渐进,可不能傻乎乎的一股脑往里倒,一定要缓缓的一点点流入,中间最好有一些间隔的时间,如果操作得当,还能喝出咖啡的层次感出来。今天的咖啡豆是曼特宁,产自印尼的苏门答腊,口感醇厚,且中庸,不会过于厚重,适合我们这种初级学者。

第二个就是用咖啡机机进行操作,这个可傻瓜化多了,不过还是要讲究一些,磨豆子的机器像是个小企鹅,豆子被研磨得很细,然后将手柄拧紧,一键按下,坐享其成。

  喜欢拿铁的话,就可以打些奶泡,不仅口感更加柔和,还能再上做些精美的拉花,用巧克力酱和拉花针操作还是蛮上手的。

  下图是我的成品,取名为孔雀开屏。

  同行的学员中,有带着小朋友,也在老师的协助下进行尝试,可爱极了。

  课程中还有精致的茶点供应,大家边吃边学边玩,十分开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