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照片】“三道浮桥两道关”的浮桥

 跳出水面的小魚 2016-05-18


文图整理 | 天然




1903年的窑洼浮桥

 

  天津自古河多、水多,所以桥梁也多。旧时,天津有这样一句谚语:“九河下梢天津卫,三道浮桥两道关。”这里的“三道浮桥两道关”指的是哪里呢?《天津方言辞典》中的解释为:“三道浮桥”指盐关浮桥、钞关浮桥以及窑洼浮桥;“两道关”就是钞关和盐关,都是政府重要的财税部门。


清末时的北大关


  得益于优越的地理位置,明清之际,天津的商业贸易迅速发展起来。清康熙五十五年,清政府在距离北门外半里的南运河下游建造钞关浮桥,又称北大关浮桥。由于钞关规模很大,又位于天津城北,所以天津的百姓给它起了个别名,叫“北大关”。


  北大关旁边有一个渡口,人称“北码头”,这块地方就是明代燕王朱棣发起“靖难之役”时渡河南下之地。清代“天津八景”中的“浮梁驰渡”,说的就是此地的景色。



冬季被冰雪覆盖的海河


  当年的《津门杂记》中有一首诗是这样写的:“津关高设在河干,一到河冰收税难。只盼新秋风色好,洋船广到百忧宽。”吉朋辉解释说,每到冬季运河结冰的时候,海河上没了船只,税官、税吏就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光溜溜的冰面,盼望着来年秋日的黄金时节,来往商贩云集,出入货物数量巨大,才能有好的收入。



图片来源于网络


  和钞关浮桥相似,盐关浮桥也是与财税有关的一座浮桥。盐关浮桥建于雍正八年,俗称“东浮桥”,这座浮桥还有一个名字叫“孟公桥”,这个名字源于捐建浮桥之人。嘉庆时所编的《长芦盐法志》曾记载:“盐关浮桥,在东门外盐关口。海河水势汹泛,舟渡每多覆溺。雍正八年,天津分司孟周衍捐俸倡首,率众商捐造浮桥十四只,聚舟如筏,横亘中流,以通往来。济河者如履坦道,咸感其德,因名其桥曰孟公桥。”


  文史研究者高伟介绍:“旧时浮桥开桥时有专门的水手打开桥船彼此相连的铁链,一般来说,撑开三只浮桥中的桥船即可开桥,逆流而上的商船鱼贯而过,秩序井然。”他还提到,盐关浮桥近河东盐坨,而盐坨北面不远的官署就是管理盐坨的盐关厅衙门。有趣的是,盐关衙门和天津的其他衙门不同,天津的其他衙门门口有两根旗杆,而盐关衙门门口只有一根旗杆,“这根旗杆白天用来挂信号旗,夜晚挂信号灯,当浮桥开启,旗子颜色一变,船只便知道可以通行,行人也可以根据旗子颜色辨认是否能够过桥。如果旗子没有变色,人们便可以在附近的市场或茶楼休息,等待过桥。”


  相比钞关浮桥与盐关浮桥,民谚中“三道浮桥两道关”中的窑洼浮桥的建立时间相对较晚。高伟介绍,《河北义地碑记》中曾记载,窑洼浮桥建于清同治十一年,当时,三口通商大臣、直隶总督李鸿章率淮军亲兵营驻守天津,初扎营在海光寺,后因水患移驻河北窑洼。据史料记载:“环大悲院高阜处分筑五营,壁垒一新。”窑洼地区本多荒塘野地,民居不多,往日进城可走窑洼摆渡,如今突然一下子增加了这么多驻军,进城过河只依靠摆渡,就显得十分拥挤。为解决这个难题,李鸿章“命杨观察督造桥船十三只于刷纸庙北设新浮桥一道,以利行人”。



1912年“壬子兵变”被乱军抢烧后的新浮桥大街惨状,街口的“东茂居”酱园已房倒屋塌。(来源于高伟的博客)


  新浮桥设立后,把桥北的窑洼地区与桥南的侯家后、大胡同等地连在了一起,车马行人从此通行无阻。《河北义地碑记》中记载:“浮桥既设,车马徒步之人皆不病涉,百姓乐利感颂合肥相国之功德,不啻口碑载道焉。”


  这座“新浮桥”由十三只“桥船”连接而成,就架在原窑洼摆渡附近,故也称“窑洼浮桥”。从此,天津卫周边有三道浮桥围绕,大大方便了商民往来,也促进了城厢地区的繁荣。


  在天津,对于民谚中“三道浮桥两道关”的说法,人们通常指的是钞关浮桥、盐关浮桥和窑洼浮桥这三座围绕旧时天津城的桥,但还有一种说法,按照建桥时间早晚归纳,“三道浮桥”分别为西沽浮桥、钞关浮桥和盐关浮桥。


  西沽浮桥为天津历史上的第一座浮桥,1715年建在海河流域大清河西沽渡口。那时从天津去北京陆路要出北门经河北大街过河,到西沽,再沿北运河去北京,建浮桥于西沽就是使京津交通便捷。文史研究者李海涵查阅史料介绍,据《西沽浮桥碑记》记述,修西沽浮桥“用船一十六只,其长二十有六丈,糜白金二千余两”。西沽浮桥的特点是有船经过则开桥,船过后即闭桥,引桥及搭板为木结构,以适应每日潮差的变化。到了清光绪年间,大清河干涸,西沽浮桥也随之废为板桥。




平拉式金华桥(来源:高伟的博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