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骨医小灶 | 讲技术:骶髂螺钉要这样置入才精准!

 送玫瑰的手 2016-05-21

餐前功课 

蔡鸿敏医师介绍了骶髂螺钉的分型和适应证重点结合上骶段分型、所需透视影像,分步骤详细讲解骶髂螺钉的精准置钉技术。



▲上骶段的分型。自左向右依次为正常型、过渡型及变异型。


在骨盆髋臼微创领域,骶髂螺钉的应用最为广泛,其为多数不稳定性骨盆后环损伤特别是最为棘手的经骶骨的垂直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的治疗带来了革命性的飞跃。但是目前很多权威书籍所述置钉技术不甚全面,导致临床医生对于如何精准置入骶髂螺钉仍存在困惑。


在本文中,蔡医师结合国内外较新且较系统的文献资料,详细讲解了如何精准地置入骶髂螺钉,详尽的步骤加上清晰的配图,相信您在仔细阅读此文的基础上深入思考,定会有所收获。



标准骶骨侧位像。其可显示ICD(绿线)、骶神经根管前缘线(红线)、SAS(白线)、骶椎体前缘线(黄线)、骶1/2椎间盘(蓝线)、骶1骶前孔的上下缘(红线、紫线与黄线的交点)。五角星代表平向骶髂螺钉的进钉点,四角星代表斜向骶髂螺钉的进钉点。


文章框架如下:


一、骶髂螺钉的类型

     1. 根据功能主治分类

     2. 根据所置入骶骨节段分类

     3. 根据螺钉外形分类

     4. 根据螺钉指向分类

二、骶髂螺钉的适应证

三、上骶段的分型及其意义

     1. 正常型

     2. 过渡型

     3. 变异型

四、骶髂螺钉置入所需透视像及其意义

     1. 标准骶骨侧位像

     2. 非标准骶骨侧位像

     3. 骶骨侧块轴位像

     4. 骨盆出口位像

     5. 骨盆入口位像

五、骶髂螺钉的精准置钉技术

     1. 骶1骶髂螺钉的置入技术

     2. 骶2骶髂螺钉的置入技术


骨医小灶  前餐回顾

上篇:手把手教你:骨盆外固定新技术

中篇:骨盆微创LC-II螺钉置钉技术


本期小灶大厨


蔡鸿敏

河南省骨科医院 | 主治医师 骨科学硕士

蔡医师有深厚的创伤骨科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专于创伤骨科疾病的诊疗,长于骨盆髋臼创伤的诊疗,精于骨盆髋臼创伤的闭合复位经皮内固定手术。对复杂的髋关节重建手术、微创髋关节置换手术、髋部骨折的经皮微创手术等亦有着浓厚的兴趣。临床科研方向为骨盆髋臼创伤的微创诊疗。在骨盆髋臼创伤领域发表学术论文十篇,著作一部,专利两项。座右铭:读,博,思,精。信条:路漫漫其修远,唯有求索不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