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内Richter疝诊治的系统评价

 zongruifeng 2016-05-24



本文原载于《国际外科学杂志》2015年第9


Richter疝即“肠管壁疝”,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嵌 顿疝,是指仅肠管圆周的一部分肠壁嵌入疝囊,临床 较为少见。因其症状不典型,极易出现误诊、漏诊的 情况。本文根据国内外文献的报道,结合自己的临床 实践,对于Richter疝的临床表现、解剖结构、病理生理、治疗措施等进行系统评价和综述。


1
定义与命名


1Richter疝由Fabricius Hildanus1606年 报道。1785年德国医师Richter首次明确定义了这 类疝并命名为“the small ruptures”,然而这个术语表 达却不够明确,容易与Littre疝概念相混淆。 1887年,Frederick Treves提出以“RichterS hernia”来命名此类疝并与Littre疝相区别,沿用至今。中文文献中常描述为“Richter疝、Richter氏疝、肠管壁疝及 肠壁疝”等。


2
文献的纳入和排除标准


我们以检索词“Richter”与“疝”或“肠管壁疝”或 “肠壁疝”在万方数据库、维普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 库以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进行检索,共检索到 1043篇相关文献(其中有4篇未下载到原文),经去 重[阅读摘要和()原文]后,最终人选178Richter疝相关文献。仔细阅读后,最终有完整资料 的病例127例,并对他们的病程特点、病理生理、手术 情况等进行了统计分析。


3
 结果分析


患者分布于各年龄段,以老年患者比例较多,最 小为22 d的新生儿,最大为91岁。平均年龄为 575(见封三,1)


Richter疝的临床表现不典型,比一般的嵌顿疝 表现更为复杂,极易被误诊、漏诊。本组资料主要有以下I临床表现:腹壁包块或脓肿、肠梗阻、肠瘘、腹膜 炎,以及闭孔神经压迫等。 


腹壁肿物是此类嵌顿疝比较典型的体征,有 76(598)患者有此表现。其中,仅有22例有明 确的可复性包块病史,其余多为首次出现的不可复性 包块。随着病程的延长,后期可发展为炎性包块,腹 股沟区则可出现阴囊脓肿的情况;51(402)患 者查体未见明显腹壁包块或脓肿。肠瘘40(315),其中31例为医源性切开所致,9例为自发 破溃形成。肠梗阻58(457),多为不全性肠梗 阻。腹膜炎12(94)。另外较少见的症状有: 闭疝类型的Richter疝患者存在闭神经压迫症 状,阑尾嵌入疝囊的患者则存在阑尾神经受压迫后导 致上腹部的放射痛。


127Richter疝中,闭孔疝38例,其中男性 3例、女性35例,右侧19(500)、左侧18(474)l例未交代侧别。肠梗阻30(789), 其中15(395)发生闭神经压迫征,3(79)发生腹膜炎,l(26)自发破溃形成肠 外瘘。股疝31例,其中男性1l例、女性20例,右侧 20(645)、左侧11(355)28(903) 表现有腹股沟区包块或脓肿、23(742)自发或 医源性切开导致了肠外瘘、3(97)发生了腹膜 炎。斜疝29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7例,右侧 17(586)、左侧12(414)10(345) 发生梗阻、18(621)出现了腹股沟包块或脓肿、 6(207)发生了阴囊脓肿、6(207)出现了 腹膜炎、4(138)发生了睾丸坏死、4(138)自发或医源性发生了肠外瘘。


9(7o)患者死亡,其中6例于术后死于 感染性休克,2例术后死于肺部感染和心肌梗死,还 有1例切开排脓后发生肠外瘘未进一步处理后死亡。 死亡病例的报告多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2000年之 后仅有1例.


4
 讨论


Richter疝是嵌顿疝的一种,其在嵌顿疝中所占 比例各个人种之间报道有所不相同。欧美白人为 5%~15%一:,有报道称非洲地区高达8I%,中文 文献中报道的Richter疝在嵌顿疝中的比例为8%~ 20[3-6]。形成Richter疝的疝环位置也有些差异,外文文献报道白人中则以股环发生Richter疝的居多, 其次为腹股沟管;一些非洲地区的Richter疝易发生在联合肌腱的缺损,称为Busoga疝,与直疝位置类似。本文统计的资料提示中国人群Richter疝位点 以闭孔居多,其次为股环、腹股沟管、切口疝等。Richter疝在各个疝环位置发病率的差异可能与各地 域人种之间的解剖结构差异等有关。 Richter疝的发生主要取决于肠壁和疝环2个方 面。Richter疝的内容物从胃到结肠包括阑尾都有可能,低位回肠因靠近疝高发位置且肠壁 相对薄而居多。大多数发生Richter疝的患者体形消 瘦,营养状况差,可能是肠道肌肉松弛更易形成管壁 嵌顿非洲嵌顿疝中Richter疝占比例较大可能与 此有关。闭孔管管壁由骨质和坚韧的腱膜及肌肉边 缘组成,管口狭小、坚硬,其发生Richter疝的比例达 4l%~100%,股环较坚硬,发生Richter疝的概 率为363%。其次为斜疝。另外随着腹腔镜手术的 发展,穿刺孔也成为一个Richter疝的好发位点,尤其 是10 mm20mm的穿刺孔。


Richter疝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以6070岁老年人为主,以女性居多,达76%。女性的骨盆及闭横径均较大,加上妊娠时腹压增加,盆底肌肉腹膜扩 张,老年以后变得薄弱松弛,消瘦者闭孔管内脂肪较 少,缺乏腹膜外脂肪垫的保护作用,更容易导致疝的 发生。所以闭疝多见于有多胎生育史的消瘦型的老年女性。


Richter疝形成后,可能发生肠梗阻或肠扭转,出现剧痛和梗阻的症状。没有症状或症状不 典型的Richter疝早期不易发现,也很有可能会被当 作脂肪瘤或稍大一点的淋巴结看待;有的没有任何症 状表现,体表也无包块突出。随着时间推移,一部分 可能会一直隐匿,而另外一部分则可能逐渐发生肠壁 炎症水肿、缺血坏死,在体表也逐渐出现炎性包块等 情况,进一步表现出临床症状。


与其他普通绞窄疝相比,Richter疝更易发生坏死。主要是由于内容物多为肠系膜对侧肠壁,血 管吻合支少、血供差,在腹压冲击以及疝环紧缩的持 续作用下,疝囊内肠壁逐渐缺血坏死,局部会出现红、 肿、热、痛。就诊者大多被当作淋巴结炎或局部脓肿 处理,尤其是腹股沟区,常被当成脓肿切开引流、形成 肠瘘。而经过保守治疗症状减轻或轻症未就诊者,肠 壁和疝环粘连紧密,疝内容物在疝环和腹压的作用下 会逐渐发生坏死,坏死物质加上肠液侵向表面发展, 则可能自发破溃形成肠外瘘,或破溃到其他腔隙发展 形成内瘘,如膈疝瘘人胸腔、斜疝瘘人阴囊等。若坏 死后(或医源性处理导致粘连松开,坏死物进入 腹腔则会发生腹膜炎,引起全身症状,易导致感染性休克,病死率高。肠外瘘合并腹膜炎也可同时发生,另外,也有文献报道肠内容物和坏死肠壁侵袭 腹壁过程中,有发生坏死性筋膜炎的情况。


Richter疝发展过程中有些患者也会因为疝囊的 压迫导致的临床症状就诊。Richter型斜疝中,因疝囊卡压精索血管,可能会出现导致睾丸缺血坏死的情况, 这种情况在文献中仅见于患者,以阴囊脓肿就诊, 术中发现Richter疝形成,肠管壁血运正常,但睾丸已坏死,应该引起注意。闭疝患者则有可能出现疝 囊压迫闭孔神经,产生闭孔神经受压的表现,比较典型 的为How shipRom berg征,即患者大腿及膝关节内侧 出现局部刺痛、麻木或异常感觉,在大腿伸直或内旋时 加重,屈曲时可减轻。对于闭疝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但其阳性率仅为15%~50%,本文统计到闭Richter疝阳性率为395%。


SteinkeZellweger根据其他学者的病例报告 将Richter疝分为4类:(1)梗阻组:这组因为发生肠 梗阻可获得早期诊断及治疗,预后好;(2)危险阻:这 组症状不明确,会延误诊断治疗,导致病死率较高; (3)坏死组:局部绞窄和穿孔导致了肠外瘘形成,与 Fabricius Hildanus 1606年描述的女性患者一样,瘘可 能会自动关闭,或形成慢性肠瘘;(4)不幸穿孔组:是 由于解剖结构上的问题坏死后的脓肿进入其他部位, 导致大的脓肿伴脓毒血症,或导致腹膜炎,两者病死 率均较高。


他们的分类没有将隐匿型Richter疝涵盖,中文 文献中报道的大多是属于梗死组、坏死组,也有些这 4组不能明确界限的。因此,以病理分型及临床表现 为依据,可将中国人群隐匿型Richter疝分为坏死型 和非坏死型。前者又分为脓肿型、肠外瘘型、腹膜炎 型;后者又分为梗阻型和压迫型。


由于Richter疝的症状不典型,在临床上往往不 能及时诊断,最容易延误诊治的是没有梗阻症状的腹 壁包块或脓肿,有的脓肿破溃后,并无粪便流出,因此 仍然难以鉴别。可以借助影像学检查包括B超、CTMRI,其中以MRI对隐匿疝的确诊率最高,还有疝囊 造影术也可以帮助诊断。若脓肿破溃,但难以鉴别 时,则可以行碘油造影或让患者口服亚甲蓝等方法辅 助诊断。


Richter疝的治疗方案只有一种,就是手术。手 法复位应该避免。根据其形成的位置,手术方式不 同,腹股沟区多以腹膜前间隙修补方式为主。,此方 法可以直接观察到肠管,肠管正常者,可直接进行疝 修补,若对肠壁坏死存疑,应切除;尽量避免肠段切 除,可以楔形切除坏死肠壁并关闭缺损。肠外瘘患者 一经确诊,若状态稳定,则可不急于急诊手术,可以先 进行肠道准备,抗感染治疗,这样可以降低其术后感 染性休克的风险。疝修补方面不提倡使用补片,若是局部脓肿炎症较重,可以清创后2期修补。


另外腹腔镜探查在Richter疝手术中也是一种不 错的选择,腹腔镜探查可以更容易明确腹腔内肠道情 况,可明确诊断,对情况较好的Richter疝,可以直接 在腹腔镜下进行回纳或楔形切除并修补。与剖腹探 查相比,腹腔镜探查在Richter疝明确诊断及肠道处 理方面也同样能起到一定作用,且大大减小患者创 伤,利于患者恢复。


5
 结论


Richter疝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嵌顿疝,临床认识 缺乏,极易误诊、漏诊。延误治疗的Richter疝有可能 会发生肠外瘘、腹膜炎等并发症,需予以重视,对于不 明原因的肠梗阻或无肠梗阻的腹壁包块,要考虑到 Richter疝的可能,争取早期确诊、早期手术治疗。


参考文献(略)

(收稿日期:2015-08-2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