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我语文11】朝读时,让学生演板,翻译《隆中对》里的句子。采取的办法,是点一列半的学生。他们似乎很有默契,一个个地把语文书拿到手上。我提出不能用,他们都有点傻了眼。10个学生演板,大概有7个同学做得不错,比率还好,但许多地方采用的是意译。之后再让他们读书,声音大多了。原来需要这样。
【教我语文12】用别人的PPT上课,最容易丢失了自己。这种丢失,最核心的表现是在备课上过分依赖,依赖别人的课文解读,依赖别人的教学设计,依赖别人的教学思想。如《隆中对》一文,没必要条分缕析,在课堂上读读背背,弄清“对策”部分的基本框架,这样的课最简单,而且对于学生来说最受益。
【教我语文13】明明知道,标点符合专题训练批阅价值不大,但还是坚持批阅完,也算是一次调查研究吧。21道选择题,对得最多的是12道(仅有一人),大多只做对七八道,当然有包括蒙对的吧。又一次证明,这样训练的价值不大。讲评时只打算挑选其中的三五题,其余的让学生去自悟或交流。拔苗助长难哦。
【教我语文14】《隆中对》的主体部分,引导学生梳理出“总说/曹操/孙权/荆州/益州/刘备/战略方针/战略蓝图”等几个关键词,然后尝试背诵,学生果然兴致高昂,而且效果明显。文言文要按照文言文的办法来教,大概就是以读带译,以译带背吧,因为没有什么收获比背诵原文更实惠。语文的积累从背诵开始。
【教我语文15】月考系他校命题,我的课程落后较多。为了让学生在第一次考试中不至于过分失利,便急着抢进度。《词五首》是必考篇目,而且分值不小,便尝试让学生课外先背,比如读报、周末,然后用一两课时作简要讲解。这样的方式应当可行,因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我们不能太怀疑。一定要相信学生!
【微博教研1】提出做微博教研,大体有三个原因。一是营造学校教研氛围,当下人往往大多比较浮躁,少有人去做宏大叙事和深层教研,以实、小、快的形式,便于开展;二是提升自我教学素养,常常想想一些小问题,可以激活人的思维,让思想更有深度;三是提升自我幸福指数,玩物则丧志,充实则快乐。
【微博教研2】从微博教研的内容来看,可以写人,每则微博写某一个学生;可以写事,一则微博叙述一个教学故事;可以品文,读一篇文章,可以用微博的形式写出自己的读后感;可以抒怀,把自己的喜怒哀乐,用简短的文字表达出来;可以悟理,无论是生活还是教学,常有些发现,及时记录,涓涓溪流汇成大海。
【教研组合拳】1聚焦课堂:每周集体备课采用“讲课/听课+说课/评课+说事/议事”形式;2合力建库:共建课件资源库;3微博教研:人人开通,常写常新,写人,叙事,品文,抒怀,悟理;4读书例会:间周例会,每次2人交流读书心得;5精神激励:评选“最有凝聚力的教研(备课)组”“最有活力的教研微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