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帛书《老子》通释之“视之而弗见”章

 願隨身 2016-05-25


帛书《老子》通释之“视之而弗见”章

 

                            “视之而弗见”章

 

视之而弗见,名之曰微。听之而弗闻,名之曰希。捪之而弗得,名之曰夷。三者不可至计,故混而为一。一者,其上不攸,其下不忽。寻寻兮不可名也,复归于無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沕望。随而不见其后,迎而不见其首。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纪。

 

此章是老子对道体的描述,而更为重要的是,体现了老子以天道明人道的原则并明确其实践及应用的方法。
此章从帛书。世传本与帛书有多处不同,直接影响了后人对老子思想的理解。

 

视之而弗见,名之曰微。听之而弗闻,名之曰希。捪之而弗得,名之曰夷。
世传本“微”与“夷”位置颠倒,殊为费解,以帛书意顺且正。《诗.小雅.十月之交》“日有食之,亦孔之丑。彼月而微,此日而微。”微者,隐也。“视之而弗见”言道隐无形,大象无形。而且,在《老子》的思想中,“道”是潜在的,隐而不现的,无论是在它发挥作用的过程中还是它的存在方式。所以,此处的“微者,隐也。”的义项,正与《老子》中关于“道”的理解所贴合。
希:大音希声之希,描述的是“道”从听觉的角度不可听闻无法感知的特性。
捪,《说文》“抚也……一曰:摹也。”;夷,《说文》“夷,平也。”。我理解,如果单从文字角度来理解的话,抚是一个水平运动的动作,一个平面,当我们用手去抚摸的话,从水平的方向上我们无法感觉到什么特别的存在,也就是“捪之而弗得”,也就是无法通过触觉感知它的存在。
在这里,其实我倒认为不必特别矫情于“微”、“希”、“夷”的原意,因为这里这几个字实际上是定义,即便我们根本不认识这几个字或者用A、B、C来代替,也绝不会影响我们理解它们分别表达的是视之不见、听之不闻、触之不得的意思。此句老子无非是要向我们说明利用我们日常的最常用也是最基本的视觉、听觉、触觉的感知手段是无法感知“道”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此段可通译为:
看它看不见,叫做“微”(隐形);听它听不到,叫做“希”(无声);摸它触不到,叫做“夷”(无迹)。

 

三者不可至计,故混而为一。
三者,自然是指上面所提到的视觉、听觉、触觉都无法确切的感知的这三个方面。
这里的“一”只是一个数字概念,并不是《老子》中的“道生一”之“一”的那个形而上的概念,它只是表示我们无法从感觉的三个方面来分别、具体的感知“道”,因此我们将之作为一个整体“一”来看待。
此句可通译为:
上述三种特性无法分别做穷尽、彻底之考证、探究。故合而为一体。

 

一者,其上不攸,其下不忽。
世传本为:“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皦”、“昧”分别为明亮和黯淡,但仍为可见,与“视之而弗见”相抵触,当从帛书。“昧”,在帛书中作“忽”,尽、灭之意。“皦”,在帛书甲本中作“攸”,久远意;在乙本中作“谬”,有虚、空的意思。此句中之“上”、“下”似不应解作位置之上、下。因为有上、下就当有可见之物,而上句既然说了“弗见”下句又告诉我们“复归于無物”,从方位之上、下的角度来理解显然与上下文不相协调。故在此,上、下应当是在时间维度概念中的上、下。
即,刚才所说的合而为一体的“一者”即不能用久远来形容其过去,也无法以灭、尽来描述它的未来。(正与“有物昆成,先天地生。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相互印证。)(当然,老子的这个理解与现代物理的关于时间作为一个维度亦有始有终的认识并不完全一致。但是,如果硬要用现代物理来说事的话,时间只是这个宇宙的一个维度,是宇宙的一部分,而“道”则思现在的宇宙之所以能成为现在的宇宙的根本规律。我们自然是无法用一个局部来解释整体的根本规律的。)
此句可通译为:
所说的合而为一体的“一者”即不能用久远来形容其过去,也无法以灭、尽来描述它的未来。

 

寻寻兮不可名也,复归于無物。
《说文》:“寻,绎理也。”,也就是说按照我们惯常的思维方式、思考认识方法无法对它进行恰当的描述和命名。因为它是超越于我们的感知范围之外的,或者说是我们的正常的、所习惯使用的感觉器官所无法感知到的,因此,老子说它“复归于無物”。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帛书中,此处的“無”与下一句中的“无”用的是截然不同的两个字。因为这一句是针对这个“一者”相对于我们人类的正常感知能力所做的描述,也就是说,这一句是针对这个“一者”相对于形而下的层次所作的描述。对于这个层次或者说对于人类的感知来说,“一者”是无法感知的,是“無”——没有的。因此老子在这个角度说它“复归于無物”。
此句可通译为:
(对于这个“一者”)穷究绎理亦不可名,将之复归于“無物”。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沕望。
这句话的“无”字也很有意思。在帛书乙本中原文为“是谓元状之状,无物之象。”,可见:一、此句的“无物”与上句的“無物”所表达的意思当有所不同。上句的“無物”是从形而下的感知的角度来说的,而此处的“无物”则是从形而上的本体的角度来说的;二、就像我在解读“道可道也”章中所分析的,在《老子》中“无”是一个特定的概念,它的含义是“元”、“始”(怪不得道教中有元始天尊),而此句中的“元”、“无”互训有一次为这个观点提供了旁证。
上句说的是无法感知所以“無物”,此句说无法感知的“無物”恰恰就是作为“无”这一万物的“元”、“始”的状与象。“無物”恰恰就是“无”的存在状态。
另,在帛书甲本中,此句为“是谓無状之状无物之”后缺损。亦可通。
“惚恍”在帛书中写作“沕望”,若依从大多数帛书注释者的考据,将其做“惚恍”解,此解可能受世传本影响,个人认为也是可行的。在道经二十章中,“惚呵,其若海。恍呵,若无所止。”。可见“惚恍”可理解为无形无迹,变幻不定的状态。
但我更倾向于直接按其帛书中的本字“沕望”解, 在蓝本子梁海明先生解老[注释] (11)沕(mi):潜藏的样子。 (大)新华词典1142页附录(生僻字)中 ,沕(mi 又音wu (1)形容深藏。(2)[沕穆]幽深。在道经二十章中,“沕呵,其若海。望呵,若无所止。”亦通,且更加直观。“沕望”可理解为潜在的状态,用来形容道体也很贴切,正是接着上文说,尽管“一者”是我们无法感知的,是“無物”,但这正是它自身存在的状与象,它这种不能为我们所感知的潜在的存在状态叫做“沕望”。且与《道经》第四章“道沖,而用之弗有盈也。”相互呼应。
此句可通译为:
这正是“无”它自身存在的状,“无”它自身存在的象,(它这种不能为我们所感知的潜在的存在状态)叫做“沕望”。

 

随而不见其后,迎而不见其首。
对于此句,绝大多数注家都是从空间的角度来理解,说是从前面看不到它的头从后面看不到它的尾。但是如果做这样理解的话,首先我实在是无法分辨这里究竟是在说它太大还是说它太小;其次既然上文中说了它视而不见我们又如何知道哪里是它的首哪里是它的后呢。所以,我认为这里是在描述这个“一者”的时间维度上的特性,言其本质超越时间,无端无终。
至此,老子完成了其在本章节中对道体的描述。其文章的逻辑结构是:先从“微”、“希”、“夷”三方面入手,在空间物理层面说明感觉能力范围之外还有存在。再合而抽象出共同性质“一者”,在时间层面上描述道的时间概念(无始、无终)与人们日常对事物的时间观念(有始、有终)的不同。而“惚恍”或“沕望”( 无形无迹的潜在的状态。)及“随而不见其后,迎而不见其首。”(超越时间,无端无终。)则是分别对应前文的补充说明。
此句可通译为:
跟随着它不会看到它的结束,迎着它不会看到它的开端。

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纪。
此句与世传本仅一字之差。世传本为:“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纪。”可译为:把握着早已存在的道来驾御现在的具体事物,能够推知古始的状态,是谓“道纪”(道的纲要)。似乎也顺理成章。而这恰恰生动的反映了在《老子》的传承过程中,由于话语权被“独尊儒术”所霸占而产生的思想的被篡改。托古御今是典型的儒家的思想,道家重时顺变。此句当按帛书,译作:把握着现今的道来驾御现在的具体事物,能够推知古始的状态,是谓“道纪”(道的纲要)。当然,如果将“今”译作“今天所说的道”似乎可以使两种版本之间的对立不显得那么尖锐,甚至某种程度上能够调和。但却大大降低了其隐含的思想价值。根据帛书的译法似乎出现了一个矛盾,就是如果有今之道、古之道,那么道是否是一以贯之的。其实不然。“道”在绝对意义上是永恒不变的,在相对意义上是适时顺变的,故有古今之别。其实均为绝对的“道”在具体时空的显现。
此句可通译为:
把握着现今的道来驾御现在的具体事物,能够推知古始的状态,是谓“道纪”(道的纲要)。

 

此章可通译为:
看它看不见,叫做“微”(隐形);听它听不到,叫做“希”(无声);摸它触不到,叫做“夷”(无迹)。上述三种特性无法分别做穷尽、彻底之考证、探究。故合而为一体。所说的合而为一体的“一者”即不能用久远来形容其过去,也无法以灭、尽来描述它的未来。(对于这个“一者”)穷究绎理亦不可名,将之复归于“無物”。这正是“无”它自身存在的状,“无”它自身存在的象,(它这种不能为我们所感知的潜在的存在状态)叫做“沕望”。跟随着它不会看到它的结束,迎着它不会看到它的开端。
把握着现今的道来驾御现在的具体事物,能够推知古始的状态,是谓“道纪”(道的纲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