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昭公二十八年

 传统文化网站 2016-05-26

 

【原文】二十八年春,公如1晋,将如乾侯。子家子曰:“有求于人,而即其安,人孰矜2之?其造于竟3。”弗听。使请逆4于晋。晋人曰:“天祸鲁国,君淹恤在外。君亦不使一个辱在寡人,而即安于甥舅,其亦使逆君?”使公复于竟而后逆之。

晋祁胜与邬臧通室5。祁盈将执之,访于司马叔游。叔游曰:“《郑书》有之,‘恶直丑6正,实蕃7有徒。’无道立矣,子惧不免。《诗》曰:‘民之多辟8,无自立辟。’姑已9,若何?”盈曰:“祁氏私有讨,国何有焉。”遂执之。祁胜赂荀跞,荀跞为之言于晋侯。晋侯执祁盈。祁盈之臣曰:“钧将皆死,憖使吾君闻胜与臧之死也以为快。”乃杀之,夏六月,晋杀祁盈及杨食我。食我,祁盈之党也,而助乱,故杀之。遂灭祁氏、羊舌氏。

初,叔向欲娶于申公巫臣氏,其母欲娶其党。叔向曰:“吾母多而庶鲜,吾惩11舅氏矣。”其母曰:“子灵之妻杀三夫,一君,一子,而亡一国、两卿矣,可无惩乎?吾闻之,甚美必有甚恶,是郑穆少妃姚子之子,子貉之妹也。子貉早死,无后,而天钟美于是,将必以是大有败也。昔有仍氏生女,黰12黑而甚美,光可以鉴,名曰玄妻。乐正后夔取之,生伯封,实有豕心,贪婪无餍,忿纇13无期,谓之封豕,有穷后羿灭之,夔是以不祀。且三代之亡,共子之废,皆是物也,女何以为哉?夫有尤物,足以移人。苟非德义,则必有祸。”叔向惧,不敢取。平公强使取之,生伯石。伯石始生,子容之母走谒诸姑,曰:“长叔姒生男。”姑视之,及堂,闻其声而还,曰:“是豺狼之声也。狼子野心,非是,莫丧羊舌氏矣。”遂弗视。

秋,晋韩宣子卒,魏献子为政。分祁氏之田以为七县,分羊舌氏之田以为三县。司马弥牟为邬大夫,贾辛为祁大夫,司马乌为平陵大夫,魏戊为梗阳大夫,知徐吾为涂水大夫,韩固为马首大夫,孟丙为孟大夫,乐霄为铜鞮大夫,赵朝为平阳大夫,僚安为杨氏大夫。谓贾辛、司马乌为有力于王室,故举之。谓知徐吾、赵朝、韩固、魏戊,余子之不失职,能守业者也。其四人者,皆受县而后见于魏子,以贤举也。

魏子谓成鱄:“吾与戊也县,人其以我为党乎?”对曰:“何也?戊之为人也,远不忘君,近不逼同,居利思义,在约14思纯15,有守心而无淫16行,虽与之县,不亦可乎?昔武王克商,光17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夫举无他,唯善所在,亲疏一也。《诗》曰:‘唯此文王,帝18度其心。莫其德音,其德克明。克明克类,克长克君。王此大国,克顺克比。比于文王,其德靡悔。既受帝祉,施于孙子。’心能制义曰度,德正应和曰谟19,照临四方曰明,勤施无私曰类,教诲不倦曰长,赏庆刑威曰君20,慈和遍服曰顺,择善而从之曰比21,经纬天地曰文。九德不愆,作事无悔,故袭天禄,子孙赖之。主之举也,近文德矣,所及其远哉。”

贾辛将适其县,见于魏子。魏子曰:“辛来,昔叔向适郑,鬷蔑恶,欲观叔向,从使之收器者,而往,立于堂下,一言而善。叔向将饮酒,闻之,曰:‘必鬷明也。’下,执其手以上,曰:‘昔贾大夫恶,娶妻而美,三年不言不笑,御以如皋22,射雉,获之,其妻始笑而言。贾大夫曰,才之不可以已,我不能射,女遂不言不笑。夫今子少不飏23,子若无言,吾几失子矣。言之不可以已也如是。’遂如故知。今女有力于王室,吾是以举女。行乎,敬之哉,毋堕乃力。”

仲尼闻魏子之举也,以为义,曰:“近不失亲,远不失举,可谓义矣。”又闻其命贾辛也,以为忠:“《诗》曰:‘永言配命,自求多福’,忠也。魏子之举也义,其命也忠,其长有后于晋国乎。”

冬,梗阳人有狱,魏戊不能断,以狱上。其大宗赂以女乐。魏子将受之,魏戊谓阎没、女宽曰:“主以不贿闻于诸侯,若受梗阳人,贿莫甚焉,吾子必谏。”皆许诺。退朝,待于庭。馈入,召之。比置,三叹。既食,使坐。魏子曰:“吾闻诸伯叔,谚曰:‘唯食忘忧。’吾子置食之间三叹,何也?”同辞而对曰:“或赐二小人酒,不夕食,馈之始至,恐其不足,是以叹。中置,自咎曰,岂将军食之,而有不足,是以再叹。及馈之毕,愿以小人之腹为君子之心,属厌而已。”献子辞梗阳人。

【译文】二十八年春,鲁昭公去到晋国,打算去乾侯。子家子说:“有求于人,而又安静等待,别人谁来同情您?还是在边境上的好。”鲁昭公不听。派人请求晋国来迎接。晋国人说:“上天降祸鲁国,君主淹留在外,也不派一个人来问候寡人,而是跑去安安稳稳住在甥舅的国家里,难道还要派人到齐国去迎接君主?”让鲁昭公回到齐鲁边境上然后才去迎接。

晋国祁胜与邬臧互相与对方妻子通奸。祁盈打算抓住他们,去问司马叔游。司马叔游说:“《郑书》上说:‘厌恶正直憎恨端正,实是繁茂有许多。’无道之人立起来,先生恐怕不能免于灾祸。《诗经》上说:‘民众自有多法律,最好不要自立法。’姑且停止,怎么样?”祁盈说:“祁氏家族私下里讨伐,和国家有什么关系。”于是抓住他们。祁胜贿赂荀跞,荀跞为他在晋顷公面前说情。晋顷公抓住祁盈。祁盈的臣下说:“同样是一起被杀死,情愿让我们主子听到祁胜与邬臧的死讯也痛快一些。”于是杀死祁胜与邬臧。夏六月,晋国杀死祁盈及杨食我。杨食我,是祁盈的同党,帮着祁盈动乱,所以杀他。随后灭掉祁氏、羊舌氏两大家族。

当初,叔向想娶申公巫臣的女儿为妻,他的母亲要他娶她的亲族。叔向说:“我的母亲亲族多而庶兄弟少,我借鉴舅氏了。”他的母亲说:“巫臣的妻子杀死三个丈夫,一个君主,一个儿子,而灭亡一个国家、两个卿大夫,可以作为借鉴吗?我听说,很美的人必然很凶恶,那人是郑穆公少妃姚子的女儿,是子貉的妹妹。子貉早死,没有后代,而上天把美丽集中在她身上,将来必然用她来大大败坏事情。从前有仍氏生女儿,全身乌黑而很美丽,光泽可以当作明镜,名叫玄妻。乐正后夔娶她为妻,生下伯封,心地与猪一样,贪婪而没有满足,忿恨乖戾没有限度,人们称之为封猪,有穷后羿氏灭了他,夔因此得不到祭祀。而且夏商周三代的灭亡,公子申生被废,都是尤物为害,你为什么要这样呢?天生尤物,足以转移人的心志。如果没有规律和最佳行为方式,那么必有祸患。”叔向害怕,于是不敢娶她。晋平公强迫他娶了她,生下伯石。伯石刚生下时,子容的母亲跑去告诉她婆婆,说:“大弟媳妇生个男孩。”叔向的母亲去看,走到大堂,听到哭声就回去了,说:“这是豺狼的声音。狼子野心,不是这个人,没有人会毁掉羊舌氏。”于是没有去看。

秋,晋国韩宣子去世,魏献子执政。把祁氏家族田地分为七个县,把羊舌氏家族田地分为三个县。司马弥牟担任邬大夫,贾辛担任祁大夫,司马乌担任平陵大夫,魏戊担任梗阳大夫,智徐吾担任涂水大夫,韩固担任马首大夫,孟丙担任孟大夫,乐霄担任铜鞮大夫,赵朝担任平阳大夫,僚安担任杨氏大夫。认为贾辛、司马乌曾经为王室出过力,所以举荐他们。认为智徐吾、赵朝、韩固、魏戊,是卿的庶子中不失职,能够守业的人。其他四人,都接受县大夫职位而后进见魏献子,这是因为贤能而举荐。

魏献子告诉成鱄说:“我把一个县给了魏戊,人们会认为我是结党营私吗?”成鱄回答说:“怎么会呢?魏戊的为人,远不忘君主,近不逼同事,居利益而思考最佳行为方式,处贫困而思美善,有守业之心而没有过度的行为,虽然让他管理一个县,不也是可以吗?从前周武王攻克殷商,广有天下,他的兄弟拥有封国的有十五人,姬姓拥有封国的四十余人,都是举荐亲人。举荐没有条件,唯有善良所在,亲疏都一样。《诗经》上说:‘计度这个王季兮,上天推测他的心。安静他的规律音,他的规律能光明。能光明兮能分类,能成长兮能为君。在这大邦为君王,能顺民心能和同。和同思想到文王,这个规律没有悔。既受上天赐福祉,福祉传给后世孙。’心能够制约最佳行为方式叫做度量,规律端正应和叫做谋略,能够照临四方叫做明亮,勤奋施政没有私心叫做类似,教诲不倦叫做官长,赏赐庆典刑罚威严叫做统治,慈爱和善昭服叫做顺服,选择良善而随从叫做和同,能经纬天地叫做文明。这九种规律不出差错,作事就不会后悔,所以承袭上天福禄,子孙都可依赖。主人的举荐,接近文明的规律,影响会很深远的。”

贾辛将要去到他的县里,便去见魏献子。魏献子说:“贾辛过来,从前叔向去到郑国,鬷蔑长相丑恶,想去看叔向,就跟着收拾器皿的人前去,站在堂下,说了一句善言。叔向正要饮酒,听后,说:‘必定是鬷蔑。’下堂,拉着鬷蔑的手上堂,说:‘从前贾大夫长相丑恶,娶妻却很美,但三年不言不笑,贾大夫驾车载她去沼泽地,射野鸡,射中,他的妻子才笑了并开始说话。贾大夫说:才能不可以停止,我要是不能射箭,你就不言不笑吗?如今先生外貌不扬,先生如果不说话,我几乎错失先生了。言语不可以停止也如同此事呀。’于是就像老朋友一样。如今你为王室出了力,我因此举荐你,动身吧,保持恭敬,不要损毁了你的功劳。”

孔子听说魏献子的举荐,认为是最佳行为方式,说:“举荐近处人不错失亲人,举荐远处人不失去应举荐的人,可以称之为是最佳行为方式。”又听说他命令贾辛的话,认为是忠诚,说:“《诗经》上说:‘长久言说配天命,自求才能得福祉。’这就是忠诚。魏献子的举荐是最佳行为方式,他的命令又体现了忠诚,恐怕他的后代会在晋国兴旺吧。”

冬,梗阳人有诉讼,魏戊不能决断,把案情上报。诉讼一方的大宗将女乐贿赂给魏献子,魏献子打算接受,魏戊对阎没、女宽说:“主人以不接受贿赂闻名于诸侯,如果接受梗阳人的贿赂,这个贿赂就很大了,二位先生必须劝谏。”二位都许诺了。退朝后,在庭院等待。饭菜送来,魏献子叫他们吃饭。摆好饭菜,二人三次叹息。吃过饭后,让他们坐。魏献子说:“我从叔伯那里听说,谚语说:‘吃饭时忘掉忧愁。’二位先生在吃饭时三次叹息,是为什么?”二人同时回答说:“有人赏赐小人饮酒,傍晚没有吃饭,害怕不够,因此叹息。上菜一半时,就责备自己说,难道将军让我们吃饭会不够吗?因此再次叹息。等到吃完,愿意以小人之腹度君子之心,纯属讨厌而已。”魏献子于是辞谢了梗阳人的女乐。

【说明】本篇所记之事发生在公元前514年,周敬王六年期间。主要记述了四件事,一是鲁昭公去到晋国。二是晋国内部动乱,晋顷公偏听偏信,灭掉祁氏和羊舌氏家族。三是晋国韩宣子去世,魏献子执政,把祁氏和羊舌氏家族的田地分为十个县,并举荐贤能担任县大夫。四是记述了魏献子的部分言行。

——————————————————

【注释】1.如:(rú儒)《管子·轻重甲》:“今每战舆死扶伤如孤。”《左传·隐公四年》:“厚从州吁如陈。”《尔雅》:“如,往也。”《史记·项羽本纪》:“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这里用为去、往之意。

2.矜:(jīn)《书·吕刑》:“哀矜庶戮之不辜。”《书·多士》:“予惟率肆矜尔。”《诗·小雅·鸿雁》:“爰及矜人。”《诗·小雅·巷伯》:“矜此劳人。”《诗·大雅·桑柔》:“倬彼昊天,宁不我矜。”《公羊传·宣公十五年》:“见人之厄则矜之。”《小尔雅》:“矜,惜也。”这里用为怜悯、同情之意。

3.竟:(jìng)为“境”的假借字,边境、国境。《管子·乘马》:“距国门以外,穷四竟之内。”《管子·枢言》:“先王不以勇猛为边竟,则边竟安。”《左传·庄公二十七年》:“卿非君命不越竟。”《礼记·曲礼上》:“入竟而问禁。”《汉书·徐乐传》:“故诸侯无竟外之助。”

4.逆:(nì溺)《书·顾命》:“以二干戈、虎贲百人逆子钊于南门之外。”《管子·大匡》:“鲁庄公兴师逆之,大败之。”《左传·成公十四年》:“宣公如齐逆女。”《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侯逆夫人嬴氏以归。”《荀子·大略》:“霜降逆女,冰泮杀内,十日一御。”《国语·周语上》:“上卿逆于境。”《说文》:“逆,迎也。关东曰逆,关西曰迎。”这里用为迎接之意。

5.室:(shì士)同房。《左传·昭公二十八年》:“晋祁胜与邬臧通室。”《韩非子》:“丈夫二十而室,妇女十五而嫁。”《金史》:“王氏陷贼中,贼欲逼室之,王氏骂贼,贼怒,遂支解之。”这里用为娶妻、成家之意。又可用为通奸之意。

6.丑:(chǒu)《书·胤征》:“既丑有夏,复归于毫。”《诗·郑风·遵大路》:“无我丑兮,不寁好也!”《管子·侈靡》:“不有而丑天地,非天子之事也。”《左传·文公十八年》:“醜类恶物。”《荀子·荣辱》:“我甚丑之。”《说文·鬼部》:“丑,可恶也。”这里用为厌恶、憎恶之意。

7.蕃:(fan)《书·蔡仲之命》:“睦乃四邻,以蕃王室。”《诗·唐风·椒聊》:“蕃衍盈升。”《周礼·大司徒》:“以蕃鸟兽。”《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其生不蕃。”《说文》:“蕃,草茂也。”这里用为繁茂之意。

8.辟:(bì毕)《书·酒诰》:“惟助成王德显越,尹人祗辟。”《诗·邶风·柏舟》:“静言思之,寤擗有摽。”《诗·小雅·雨无正》:“辟言不信。”《诗·大雅·》:“民之多辟,无自立辟。”《诗·周颂·雍》:“相维群公,天子穆穆。”《论语·八佾》:“‘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於三家之堂?”《荀子·荣辱》:“循法则、度量、刑辟、图籍,不知其义,谨守其数。”《韩非子·忠孝》:“所谓贤臣者,能明法辟、治官职以戴其君者也。”《说文》:“辟,法也。从卩、从辛,节制其罪也。从口,用法者也。”这里用为法律、法度之意。

9.已:(yǐ椅)《易·损·初九》:“已事,遄往,无咎;酌损之。”《诗·郑风·风雨》:“风雨如晦,鸡鸣不已。”郑玄笺:“已,止。”《诗·小雅·巧言》:“昊天已威,予慎无罪。”《诗·大雅·江汉》:“明明天子,令闻不已。”《管子·枢言》:“诸侯假之威久而不知极已者,殆。”《老子·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论语·公冶长》:“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礼记·中庸》:“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己矣。”《孟子·梁惠王下》:“人皆谓我毁明堂;毁诸?已乎?”《荀子·宥坐》:“已此三者,然后刑可即也。”《韩非子·扬榷》:“行之不已,是谓履理也。”《列子·汤问》:“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广韵·止韵》:“已,止也。”这里用为停止之意。

10.憖:(yìn)愿意、情愿。《左传·昭公二十八年》:“钧将皆死,憖使吾君闻胜与臧之死也以为快。”《国语·楚语》:“吾憖寘之于耳。”

11.惩:(chéng)《书·泰誓上》:“罔惩其侮。”《诗·小雅·节南山》:“民言无嘉,憯莫惩嗟。”《诗·小雅·正月》:“民之讹言,宁莫之惩。”《诗·周颂·小毖》:“予其惩而毖后患。”郑玄笺:“惩,艾也。”《易·损·象》:“山下有泽,损;君子以惩忿窒欲。”《礼记·表记》:“则民有所惩。”《玉篇·心部》:“惩,戒也。”《广雅》:“惩,恐也。”这里用为鉴戒、警戒之意。

12.黰:(zhěn)乌黑。《左传·昭公二十八年》:“昔有仍氏生女,黰黑而甚美,光可以鉴。”

13.颣:(lèi)《左传·昭公二十八年》:“贪惏无餍,忿纇无期。”杜预注:“纇,戾也。”《老子·四十一章》:“夷道若纇;上德若谷。”这里用为乖戾之意。

14.约:(yuē曰)《晏子春秋卷八·外篇第八》:“穷陈蔡,不自以为约。”《楚辞·九辩》:“离芳蔼之方壮兮,余萎约而悲愁。”洪兴祖补注:“约,穷也。”《庄子·缮性》:“故不为轩冕肆志,不为穷约趋俗。”《南史吉士瞻传》:“在郡清约,家无私积。”这里用为穷困之意。

15.纯:(chún)《书·多方》:“惟天不畀纯。”《书·文侯之命》:“殄资泽于下民,侵戎我国家纯。”《诗·大雅·卷阿》:“俾尔弥尔性,纯嘏尔常矣。”《诗·周颂·维天之命》:“於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论语·八佾》:“从之,纯如也,缴如也,绎如也,以成。”《论语·子罕》:“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礼记·郊特牲》:“贵纯之道也。”《方言·十三》:“纯,文也。纯,好也。”这里用为美、善之意。

16.淫:(yín)《书·大禹谟》:“罔淫于乐。”孔传:“淫,过也。”《管子·君臣上》:“时令不淫,而百姓肃给。”《左传·隐公三年》:“骄奢淫泆。”孔颖达疏:“淫,谓耆欲过度。”《论语·八佾》:“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礼记·王制》:“齐八政以防淫。”孔颖达疏:“淫,谓过奢侈。”《孟子·滕文公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荀子·富国》:“或佚或乐,或劬或劳,非特以为淫泰夸丽之声。”《韩非子·有度》:“属官威民,退淫殆。”《韩非子·爱臣》:“赦死宥刑,是谓威淫。”这里用为过度之意。

17.光:(guāng)通广。《易·需·辞》:“需,有孚;光,亨,贞,吉。利涉大川。”《庄子·庚桑楚》:“生者,德之光也。”《荀子·劝学》:“天见其明,地见其光。”《马王堆汉墓帛书·称》:“自光(广)者人绝之。”王引之《经义述闻·周易上》:“光之为言,犹广也。《周颂·敬之》传及《周语》注并曰:‘光,广也。’《尧典》:‘光被四表。’汉《成阳灵台碑》‘光’作‘广’。《荀子·礼论》:‘积厚者流泽广。’《大戴礼·礼三本篇》‘广’作‘光’。’”这里用为广大之意。

18.帝:(dì弟)《易·益·六二》:“或益之,十朋之,龟弗克违永;贞,吉。王用亨于上帝,吉。”《诗·小雅·菀柳》:“上帝甚蹈,无自暱焉。”《诗·大雅·皇矣》:“维此王季,帝度其心。”《管子·幼官》:“常至命,尊贤授德则帝。”《老子·四章》:“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公羊传·宣公三年》:“市牲不吉。”何休注:“帝,皇天大帝,在北辰之中,主总领天地五帝群神也。”《字汇·巾部》:“帝,上帝,天之神也。”在卜辞中,对上天的称呼,只称“帝”或称“上帝”。帝字在卜辞中形作“▋”,周代金文也和这差不多,都象花蒂的形状;故王国维曰:“帝者蒂也。”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帝之兴,必在渔猎牧畜巳进展于农业种植以后。盖其所崇祀之生殖,巳由人身或动物性之扬而转化为植物。古人故不知有所谓雄雌蕊,然观花落蒂存,蒂熟而为果,果多硕大无朋,人畜多赖之以为生,果复含子,子之一粒复可化而百亿万无穷之子孙,所谓‘桦桦鄂不’,所谓‘绵绵瓜瓞’,天下之神奇,更无过于此者矣,此必至神者之所寄。故宇宙主真宰,即以帝为尊号也。人王乃天帝之替代,而帝号遂通摄天人矣。”据《中国古文字学通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一版,1997年第二次印刷)所研究,在夏商周三朝,君王都没有称帝者,有帝字称呼的只有殷之帝乙、帝辛,但他们都称为王,他们以下的称为公、伯、侯、子、男。只有在公元前246年秦王赢政始称“始皇帝”;至秦汉以下,君王也都称帝了。因此,在周文王时,或在春秋时代,是不会对人间君王称“帝”的。“帝”是对“上天”的称呼。

19.谟:(mo)古通“谋”。《书·大禹谟》:“皋陶矢厥谟,禹成厥功。”《书·皋陶谟》:“允迪厥德,谟明弼谐。”《诗·大雅·抑》:“訏谟定命,远犹辰告。”《尔雅·释诂》:“谟,谋也。”《孟子·万章上》:“谟盖都君咸我绩。”《淮南子·脩务》:“周爰谘谟。”陆机《辩亡论下》:“遂献宏谟。”这里用为计谋、谋略之意。

20.君:(jūn)《易·复·上六》:“以其国君,凶。至于十年,不克征。”《书·说命上》:“天子惟君万邦,百官承式。”《诗·大雅·公刘》:“君之宗之。”《管子·君臣上》:“是故君人也者,无贵如其言。”《左传·昭公二十八年》:“赏庆刑威曰君。”《老子·二十六章》:“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荀子·君道》:“有乱君,无乱国。”《荀子·礼论》:“君者,治辨之主也。”《说文》:“君,尊也。”这里用为主宰、统治之意。

21.比:(bǐ彼)《易·比·辞》:“比,吉。”《书·伊训》:“远耆德,比顽童,时谓乱风。”《诗·唐风·杕杜》:“嗟行之人,胡不比焉?”《诗·小雅·六月》:“比物四骊,闲之为则。”陆德明释文:“比,齐同也。”《诗·大雅·皇矣》:“王此大邦,克顺克比。”《论语·为政》:“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礼记·乐记》:“郑、卫之音,乱世之音也,比於慢矣。”郑玄注:“比,犹同也。”《庄子·逍遥游》:“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陆德明释文:“比,李云:‘合也’。”《孟子·梁惠王上》:“愿比死者一洒之,如之何则可?”《荀子·修身》:“然夫士欲独修其身,不以得罪于比俗之人也。”《韩非子·初见秦第一》:“天下又比周而军华下。”《广韵·脂韵》:“比,和也。”这里用为“相合、和同”之意。

22.皋:(gāo)《诗·小雅·鹤鸣》:“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左传·襄公二十五年》:“牧隰皋。”《庄子·知北游》:“山林与,皋壤与,使我欣欣然而乐与!”《荀子·大略》:“望其圹,皋如也,巅如也,鬲如也。”司马相如《上林赋》:“亭皋千里。”《史记·孝武纪》:“河溢皋陆。”《汉书·贾山传》:“江皋河濒,虽有恶种,无不猥大。”这里用为沼泽之意。

23.飏:(yáng)通“扬”。《易·夬·辞》:“夬,扬于王庭,字号,有厉;告自邑,不利;即戎,利有攸往。”《书·尧典》:“明明扬侧陋。”《书·益稷》:“皋陶拜手稽首飏言曰。”《札记·曲札上》:“将上堂,声必扬。”《汉书·叙传》:“雄朔野以飏声。”《方言》卷十二:“朽,慎,扬也。”郭璞注:“谓播扬也。”这里用为向人民宣传、宣扬之意。

24.配:(pèi)《易·丰·初九》:“遇,其配,主虽旬,无咎;往有尚。”《诗·大雅·文王》:“永言配命,自求多福。”《诗·大雅·皇矣》:“天立厥配,受命既固。”《楚辞·王逸·九思守志》:“配稷契兮恢唐功。”这里用为匹配、配合之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