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听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老师评课

 江山携手 2016-05-29

(背景:10月27日,我校举办了“本色语文”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老师莅临指导。上午,周晶、王静霞、贺利群老师分别开设了《<世说新语>二则》《思念是人生的彩虹》《睡美人》三节研究课;第四节课时余映潮老师亲自示范了《济南的冬天》。下午,全体老师又济济一堂,进行了主题评课活动。首先,上课老师分别说课,介绍了自己课堂教学设计思想。然后朱燕、刘洪声、王余万老师分别点评了我校老师的三节课,与会老师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了很多真诚的意见和建议。三槐堂应邀对余映潮老师的新课例《济南的冬天》进行了长达30分钟的点评,以下是根据回忆记录的点评内容)

今天上午我享受了四节语文课,周老师的多手法的学习、王老师的对于文本的细腻解读、贺老师行云流水般的课堂结构和巧妙的过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得以徜徉在语文的天地里。刚才大家的发言里都提到了本次活动的主题“本色语文”的含义,其实一开始,我们并不想在“语文”前面加上一个定语,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教材主编崔峦老师说过,在“语文”前面加上任何一个修饰语都是多余的,但我们还是加了,我们在传递一个信息——语文的本色。

建国以来关于语文教育性质的界定可以进行一次简单的切分,前三十年和后三十年,前三十年是一元化语文,政治挂帅,后三十年我们一直在思想性(人文性)和工具性上左右,《新课标》定论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但在实践中,一直没有“统一”起来,我们认为,“工具性”是语文的主要属性,“人文性”是它的从属属性。因此在“语文”前加上了“本色”二字,以示立场。那么,什么是“本色”呢?我也很难进行一次定义,但通过余映潮老师的这节《济南的冬天》,我们似乎可以看出本色语文的这样一些关键词,能不能让我用这样一些术语,一方面点评下余老师的课,另一方面也让我试图寻找下“本色”的一些个要素。

第一个术语是“教学价值”。一些语文老师在他读一篇文质兼美的文本的时候,往往是感慨万千,说人家写得好,但也就感叹、感叹而已,这是第一种语文老师;第二种,他能说出这篇文本文质兼美在什么地方,但却不能通过合适的教学方式传递给学生,俗称这种人叫“茶壶的饺子倒不出”;第三种老师既能准确解读文本,又能通过巧妙的课堂设计告诉给学生,让文本的“原生价值”增值为“教学价值”。目前为止,余老师已经有了96个课例,每一个课例我们无不为他的精巧设计所叹服,也就是说,他的课例是一道“精神的彩虹”,学生能进入到一个全新阅读世界。

第二个是“对话”。什么是对话?一问一答是不是对话,不是,最起码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对话,对话有两个要点,第一是“交锋”,要有几个来回,学生回答了,老师现场提取关键词,还要再把相关联的问题推过去,学生再回答;学生回答不完整,要设置一个或几个坡度问题,也可以请其他人回答,直到问题解决。实事求是地说,我校三位老师在这方面的要向余老师学习。比如,一位学生在回答完“蓝水晶”的比喻后,余老师惊叹到:这样诗意的表达,你太让我惊叹了。我还建议你抓住“蓝水晶”的“蓝”字。生补充到:“蓝”还写出了济南山的色彩美。

第三个是“板块”。本节课继续沿用了他的“板块式”教学,分成三个板块:第一板块,“宝地”、“温晴”、“奇迹”、“有山有水”、“慈善”、“理想的境界”这几个词和短语中,哪一个最适合于概括“济南的冬天”的特点?第二板块,下面四个比喻中,你最能够欣赏的是哪一个?“小摇篮”、“ 带水纹的花衣”、“小水墨画”、“空灵的蓝水晶”。第三板块,(阅读“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回答)1.对这段文字进行诗意的“画面命名”。2 .圈出像线索一样贯穿全段的一个字。3.用“划分”表现你读懂了这段文字精美的结构。4.说说“顶”字、“镶”字为什么用得好。5.(选做)还可以说说你发现的这段文字的一个美妙之处。第一板块是整体阅读,对于后面两个板块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抓住了“温晴”,就“提领一顿,百毛皆顺”了。

第四个是“分层”。现在很多老师上课已经不再分层了,2001年新课改后似乎大家都很忌讳分层,以为一分层就不课改了,余老师在本节课的第三个板块“品析3”中直接让学生分层:“用‘划分’表现你读懂了这段文字精美的结构”,层次一出,总分总结构就出来了,庖丁解牛,心中既有全牛,更有构成全牛的一个个零部件。我们都说要读懂文本,如果连结构尚不清晰,何来“读懂”一说。

第五个是“概括”。这是一个基本阅读能力,余老师让学生在这节课有两次让学生概括,“品析1”其实也是个概括的训练,只是为了降低难度,余老师设计了6个词,让学生六选一,从而找出最能概括济南冬天特点的一个词:“温情”;还有一次概括是“品析3”,“1.对这段文字进行诗意的‘画面命名’”,这个环节学生没有精彩表现,客观上时间稍嫌紧了些,主观上余老师是通过这个设计让学生“磨磨脑子”,课堂要有一些深度的问题,“不出彩”未必是坏事,过程很重要,更何况余老师还展示了自己的“画面命名”呢:小山雪霁、雪后斜阳。

第六个是“整体感知”。这篇散文的整体感知非常重要,有两点,一是对于济南冬天“温晴”的把握;二是文章段落在围绕“温晴”所展开的内容:“第二段主要写全景,三、四段主要写雪中山色,第五段主要写水上美景,这几幅画图在“温晴”的基调上统一起来,给人以和谐一致的美感。”有了这一“全牛”,再在“品析2”和“品析3”中进行“解牛”就不怕“鲜血淋漓”了。我们一些老师,喜欢在没有充分整体感知的前提下就对文本进行物理切分,结果是大卸八块,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第七个是“品析”。“品析”是散文,是所有文学作品学习的必须手段,但整节课从头至尾都在品析,这是一个大胆的决定,正因为这个决定,让本节课目力集中,线条清晰。语言大师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是一篇精品散文,需要品析的点数不胜数,余老师弱水三千取一瓢饮之,三个板块各有侧重,“品析1”品析“温晴”二字;“品析2”品析四个比喻句御淑堂面膜祛痘产品哪种好精油淘宝网男装外用减肥什么牌子的眉笔眉粉眉胶好红血丝什么牌子的防晒好用;“品析3”多视角品析美段。

第八个是“炼字”。我们注意到了,在“品析3”中余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说说‘顶’字、‘镶’字为什么用得好。”应该说,这是对本文语言品析的一次有效补充。更何况,本次品析是放在一个段落中,也具有整体品析的效果。对于一个字,也能品析,体现了老舍炼字之功底。

第九个是“训练”。“训练”这个词现在很多人很忌讳,尤其在论文中和公开课中,十分鲜见,余老师本节课三个板块都在训练,直接说出口有4次,均用重音强调。“训练”的过程,其实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训”指教师的教导、指导、辅导,“练”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实践、操作。假如我们承认语文还有一点工具性的话,不知道除了训练还有什么更好的语文方法。

第十个是“朗读”。余老师讲过阅读教学有三要素:诵读、赏析、积累,散文呢,更需要诵读,余老师在“品析3”设计了朗诵活动,请大家注意,学生齐诵前的朗读指导,余老师抓住的是本段中几个虚词,感叹词,并略作示范, “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的“呀”“看吧”中的“吧”,语气助词对与朗诵有提示作用,这一引导,学生果然用一种“秀气”和欣赏的语调读了起来。

第十一个是“课中小结”。余老师的板块教学的一大特点是每个板块都有一个小结,这些小结不仅语言精当,而且小结具有学习方法的提示作用。比如,在“品析2”中,学习了四个比喻后,余老师用了8个字进行板块小结:“以小喻大、画意诗情。”不仅板块有课中小结,整节课也有一个小结:“我们今天实践的是文章的一种读法:整体,部分,精段。”于要点出不惜重锤,既传授知识,又授之以鱼。

第十二个是“选点突破”。前面谈到《济南的冬天》作为一篇精品散文,能够赏析的“点”很多,但课堂容量有限,怎么办?“选点”,其实,不仅是《济南的冬天》,所有文本在学习时都有一个“选点”问题,选哪些点?取决于三个要素:文本最突出的点、学生学习实际、单元、学期目标的达成。显然,余老师选点只有一个出发点:文本,的确,比如比喻的运用,是该文最精妙之处,也是最能体现“温晴”的描述,舍此无他。

第十三个是“讲析”。和前面讲到的“训练”、“分层”一样,大家在课堂都不敢讲了,甚至有些学校规定老师的讲析不能超过几分钟,这颇有一点“革命”的味道,但把语文的命给革掉了。三个板块,尤其是最后一个板块,老师有了近三分钟的讲析:“本段还有一些美妙之处,如,多角反复,山上,山尖,山坡,山腰;化静为动,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以虚写实,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段末点题,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既“愤”又“悱”,还不“启”“发”,教师作用何在?

第十四个是“人文关怀”。说到这点很多老师马上联想到整节课中余老师的“谢谢”,他在每一个学生回答完问题后都要说声“谢谢”;还有一次,一名学生回答时话筒出了问题,后来余老师专门找机会给那个小个的男生用话筒回答问题的机会。其实还有个细节,我坐在前排看得真切,“品析3”的时段,一名学生没有翻看到“最妙的……”的那页,余老师走过去,翻看一页,轻轻地朝那段点了点。尤其是公开课,很少有人真正关注到学生的学习,走来走去是做做样子的,下个环节就去“浑水摸鱼”。

第十五个是“静思默想”。这个术语放在最后一个,还因为课堂静思默想的重要性,三个板块,每个板块学生完整静思默想的时间是5分钟左右,很不简单。包括一些名师的课堂,充斥着的是“满堂问”,无价值的问题和廉价的表扬热热闹闹地完成了一节课,没有思维的力度、没有碰撞的激情,自然也没有收获的快乐,充其量是感官的快感而已。

当然,从学术的角度,我还有三点建议向余老师请教:

1.第一板块的“品析1”耗时25分钟,假如的确需要这么长时间,在方法上是否可以再丰富些。如,让学生自由读一读,我是布置了学生预习的,假如没有预习,一遍不读,就说出六个词哪个词更能概括济南冬天的特点容易引导学生瞎撞。当然,学生在找哪个词的时候也会接触文本,但容易东撞西撞,缺少整体感受。余老师自己把“朗读”作为阅读三要素之首,在要紧处却没有让学生整篇的读一下,令人费解。其实没有那“混淆视听”的六个词,学生一读就能发现“温晴”的特征;二读的时候再找找写了济南的哪些物(城内、雪、城外、水);三读时再带着“温晴”读一读。有了这“三读”,不仅能抓住“温晴”的特点,还能从感性上先把握下文本。

2.“品析2”余老师例举了四个比喻句,ppt上只出示喻体,能否从整句出发赏析比喻句。学生在分析四个比喻句的时候,都受ppt影响,就比喻说比喻了,其实比喻句的赏析,其他也是这样,要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篇不离旨”的,更何况,余老师所例四个比喻句无一不是综合手法的运用。例如:“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仅看“这是张水墨画”是体会不到这个比喻的妙处的,当然,学生在分析的时候也会联系句、段、篇、旨,但课堂中的有意引导的意义不是学生无意找出所能替代的。

3.余老师的每节课的最后总结总是发人深省的,他今天说,“我们今天实践的是文章的一种读法:整体,部分,精段。”这里的顺序能否调整成:“整体,精段,部分(比喻句)”,这样就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比喻句”的赏析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是整体感知、精段赏析、句子赏析了。调整后更能体现“板块式”教学的板块间的逻辑联系。

4.还有个细节,“品析1”有一处总结:“绘天绘地,写雪写水,作者的笔触由暖阳描画到暖城、暖山,描画到不结冰的水,所表现的都是‘温’和‘晴’。”这里把“温晴”拆开了,妥否?窃以为“温晴”是偏正结构,分开不宜。

5.还有,《济南的冬天》是篇写景的美文,能否从写景的艺术入手,而不是从“文章的一种读法”切入?还是那句话: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重要。

以上非常拉杂地说了一下余老师的新课例《济南的冬天》,15个“术语”应该是本色语文之“本色”,说一下,不是“评课”,是“议课”,说的对的是余老师的语文教育思想,说的不对的,是我的浅见。谢谢大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