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美国挣得最多的为什么不是白人?

 长沙7喜 2016-05-31

#时间不会等你#


#每周多一点思考#


彭萦:


上个月在纽约,和一个司机聊天,他来自也门。


他问我,我听说过这个国家么?我说,我对也门的唯一了解就是《老友记》里 Chandler 为了要和女友分手而谎称自己要被派去也门工作... (你看,看美剧是可以学到很多知识的好嘛!)


他和我说,自己中学时就来美国了,当时他和一些中国裔的人成了哥们,所以这些中国朋友每天都逼他好好学习。他说他最惊讶就是,中国人考了98分都会万分自责,“为什么没有考100分?为什么就差那么2分?” 他总是感到不解,他如果考了60多分那是要被打屁股,但只要考了80多分就很开心了。后来他的那些每天仿佛拿着个小鞭子抽自己的中国朋友们真的都去了斯坦福康奈尔这样的名校。




美剧《初来乍到》Fresh Off the Boat, 一样是把在美国生活的中国人刻画得淋漓尽致。一些种族就是比另一些种族天生就更没有安全感,所以也更拼,这是一种诅咒,但何尝不也是一种福祉呢? 




我还想起美剧《亿万》Billions 第一季最后一集里,Axe 试图说服别人加入自己公司时说了一段话,“你是最好的那种。你很勤奋,但你做到如此牛可不仅仅因为那个。你要走的路,是像我们这种白手起家的人才会去走的。检察官查克即便再有野心,他永远不会像你我这样强烈渴望那个东西。因为他一出生就是含着金汤匙的。你和我?屁都没有。所以,从长远来看,你绝对不可能一直做他的手下。”


昨天我们发了 Elon Musk 的文章,很多人留言说,这样的成功者太没有人情味了,太偏执了。可是很多人可能永远都不会知道 —— 成功必定要付出代价,每一个能让你成功的特质都有它的病态。


在美国挣得最多的为什么是那些犹太人、中国人、印度人?

原文 by Amy Chua and Jed Rubenfeld

翻译 by 一直犯困的姣姣@改变自己   

校对 by Maymay Jasray@改变自己


当今世界似乎存在一个非美式且有关美国的事实:某些群体比其他群体更有向社会上层流动的倾向,从而使美国梦好好存续下去。或许这样说犯了禁忌,但总体来看,比起美国人,某些特定的种族、宗教和国籍的群体确实做得更好。


印裔美国人的收入几乎是美国人的两倍(家庭年收入均值大约达到90000美元,而美国人为50000美元)。伊朗裔、黎巴嫩裔以及华裔美国人也都是高收入群体。过去30年里,摩门教徒已成为美国企业的领导,且在大多数美国最富盛名的企业担任高管。这些事实并不能证明某些群体“优于”他人,因为物质上的成功并不等同于美好生活。但是,故意对这些事实视而不见从来不是一个明智的策略。


犹太人的成功历来都是最令人担忧但也是最有广泛基础的。尽管犹太人的人口在美国成年人口中仅占2%,但是目前他们占据了最高法院三分之一的席位;获得托尼奖的作词人和作曲人超过三分之二;而获得诺贝尔桂冠的美国人中他们占约三分之一。


但最令人欣慰的解释是,他们仅是阶级假象——富裕的父母将优点传承给孩子——或是具有高超技术、高教育水平移民一代的假象。尽管这些因素重要,但这仅为造成整一局面的一小部分原因。


今天,富裕的摩门商人往往是白手起家。虽然印度人和中国人通过工作这一途径移民美国,但是超过一半的印度移民和中国移民并不是因为这些因素来到美国。他们中大部分人都十分贫穷,受教育程度不高。罗素·赛琪基金会(the Russell Sage Foundation)2013年发布的综合数据表明不管父母的社会经济背景和教育背景如何,华裔、韩裔和越南裔的后代都异常向社会上层进军。


像史蒂文森高中(Stuyvesant)、布朗克斯高中( Bronx)等纽约州精英公立学校是常春藤学校主要的生源。就举这个例子来说。在2013学年,仅根据标准入学考试,史蒂文森高中将9位黑人学生,24位西班牙裔,177位白人以及620位亚裔送进常春藤。而亚裔学生中,许多华裔学生的父母是在饭店打工或者是其他领域普通的工薪阶级。


这些群体较之其他群体优秀这一点——通过收入、考试成绩等衡量——在现今社会就足以引发暴动,甚至是种族主义的指控。而讽刺的是这些事实恰恰揭露了种族偏见。


根本而言,随着时间推移,族群起起伏伏。据报道,数十年来撒克逊裔精英已经在走下坡路。据报道,1960年,第二代希腊裔美国人的高收入在跟踪调查的族群中排第二。在美国,族群的成功往往挨不住三代。因此,虽然2012年亚裔孩子的SAT分数总体比平均水平高出143分——其中,高出白人学生63分——但是2005年的一项针对愈20000名青少年研究发现,第三代亚裔学生的学术表现不如白人学生。


族群兴衰的事实打破了“模范民族”或族群的成功源于先天和生理差异这一整体观念。相反,这是文化力量在发挥作用。


结果显示,虽然他们彼此存在差异,但是当今美国取得巨大成功的群体都拥有促进成功的三大特质:


第一,优越感情怀——美国人的优越感根深蒂固。


第二,这个特质与前一特质刚好相反——缺乏安全感,即觉得自己或自己所做的事不够好。


第三,控制冲动情绪。


不管任何个体,来自任何背景都会背负我们所说的特质的三大包袱(Triple Package)。但是,研究表明,某些群体更加频繁地灌输这三大包袱,而且他们能一直享受更伟大的成功。


一个人既有优越感又缺乏安全感,想想就奇怪。不过,恰恰是这种不稳定的结合催生了驱动力:心中的不满,迫切的需求来证明自己。还有控制冲动情绪——抵制诱惑的能力——结果,人有条理地牺牲了当前的满足感来追求未来的成功。


令人讽刺的是,三大包袱的每个因素都冲击着当代美国人的主要原则。


我们知道,群体优越感的诉求徒有其表且十分危险,但是在美国每一个最成功的群体都告诉自己,从深层意义而言他们是独特的。摩门教徒坚信,他们“天生是神”,来到世界是为了拯救整个世界;用历史学家Claudia L. Bushman的话来说,他们视自己是“道德败坏这片海洋中的一座道德岛屿。”来自中东的专家和众多伊朗人明确提到了波斯人的“优越感情怀。”逾越节第一顿晚餐上,绝大部分犹太孩子听到了犹太人是“被选中”的人这句话;之后,或许有人会教育他们,犹太人是道德之子、法律与智力之子、幸存之子。


安全感的缺乏应当是衡量成功的杠杆这种看法是美国文化里另一个诅咒。不满足感是造成担忧甚至心理治疗的原因;父母直接给孩子灌输不安全感几乎是难以想象的。不过,在美国,安全感的缺乏深深扎根在每一个崛起的群体;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他们往往会把这种情感灌输给孩子。


社会学家 Rubén G. Rumbaut领导进行了一项针对5000多名移民孩子的研究,研究主要发现,孩子经常感到“成功激励”,因为他们深知有义务回报父母(为其所做)的牺牲。包括哈佛大学社会学家Vivian S. Louie指导的深入实地考察等大量研究揭示了华裔父母常常对孩子给予过高的学业期望(“为什么只有99分?”),这就让孩子觉得“家族的光荣”建立于他们的成功。


相反,白人孩子父母更注重建立孩子的社交技巧和自尊。“你太棒了。妈咪和爹地从来没想要你担心这事”与“如果你在学校的表现不好,你就会让家庭失望,最后在街上乞讨”之间有着截然不同。一项针对成千上万高中生的研究发现,亚裔学生是各种族群众自尊最低的,尽管他们获得的分数最高。


此外,做社会的局外人——美国最成功的的群体多多少少都感觉是局外人——这是不安全感本身的来源。移民者担心自己是否能在陌生的土地上占有一席之地,因而经常把生活的不稳定感传递给孩子。因此,形成了共同的信条:他们可以剥夺走你的家庭或工作,但是你的知识无法剥夺走,所以要更加勤奋学习。新来者和少数宗教群体或许会面临嘲笑和敌视。


最后,控制冲动情绪也同当代文化格格不入。无数书本和评价不错的电影都鼓励活在当下,而控制冲动的人则做不到。美国主流文化害怕过多的限制和要求会剥夺了孩子们的快乐。相反,每一个最成功的群体对孩子的童年却有着截然相反的观点,在很小的时候,他们就教育孩子形成自律的习惯——或者至少在成长的过程中要这样做。


单独分开来看,每一个特质都远远不够。单独的优越感情怀会造成自满;单独的不安全感会带来严重影响;单独的冲动情绪控制会造成禁欲主义。只有三者的结汇才会产生动力,也就 Tocqueville所说的“渴望崛起。”


毋庸置疑,获得成功的群体并不需要像所有人灌输这些特质。他们没有必要。这是文化的产物,即如果周遭的平均水平是二十个人中有一个取得成功,那么他们就会是十个人中有四个取得成功,且都异常杰出。


然而,成功必定付出代价。每一个特质都有自己的病态。控制冲动会弱化美丽、宁静和自发的快乐。而缺乏安全感的人感到自己从来都做得不够好。小说家谭恩美回忆道,“长大过程里,我一直觉得自己从来甚至完全没有让我的父母感到骄傲。”“这种感觉糟透了。近期研究发现,亚裔青年感到有压力的比例更高,尽管媒体报道他们想自杀的比例更低。


优越感情怀更容易引起反感。纵观历史,族群至高无上的诉求是压迫、战争和种族屠杀的来源。当然,外来民族把优越感情结当做盔甲来迎接主流群体偏见和敌视,这在某种方式上并不令人反感,但是种族骄傲或者宗教热情很太容易导致自我偏执。


尽管这种结合相对良好地运行着,犹如推动成功的引擎,但还是会造成很大束缚。——准确来说,就是因为这种类型的成功具有驱动性。个人在最求物质成功中很容易变得过分看重名利,过分担心衡量自身价值的外在尺度。


对于美国的少数民族群体而言,保持优越情结并不容易。在大部分美国历史中,美国竭尽可能把一种自卑的情结灌输给非白人的少数民族群体,尤其是黑人。慢慢地,非裔已抵抗这种情结,但是这种情况依然存在。


正如耶鲁大学教授、诗人Elizabeth Alexander写道,美国黑人当然不是物品:“不是一件或十件或上万件物品,”在美国,黑人家庭的踪影遍布每个社会经济的角落。但是吹牛老爹(Sean “Diddy” Combs)——说唱家、作曲家和企业家——毫无疑问地为众多黑人发声,他说:“如果研究黑人历史,那就是太悲惨了。这就像,我们是奴隶,被殴打,被水管喷,还有民权运动,我们就是美国的恶棍。为了我们,我有动力去努力,看到属于我们的辉煌。”


文化从不是决定一切的因素。个人可以公然藐视主导文化,然后写出自己的脚本,就像吹牛老爹本人所做的。他们可以创造令自己骄傲的故事,拒绝社会主流看法,或者让这些事情向好的方向发展。在现有的家庭里,一位不同寻常强势的父/母亲、外祖父/母甚至是老师都能向孩子灌输每一种关键特质。当只能由自己完成时,当无法从广泛的社会中获取文化资源时,当没有榜样或者同辈压力,每天身边都充斥着媒体对自己族群的负面轰炸时,你必须更加努力。


但是,造成非裔无比贫穷的原因是族群缺乏有效的优越情结这种看法十分可笑。身世的原因完全没必要重复:奴役、普遍歧视、无法教学的学校、不想升职的雇主、单亲妈妈以及一个事实,即美国有三分之一的黑人青年呆在监狱里,有的等待审判,有的缓刑,有的等待假释。族群优越情结的缺乏并不能阻碍非裔美国个人获取成功。这只是一种额外的精神和文化上的阻碍,不过最成功的的族群却没有这种阻碍需要克服。


与此同时,如果族群里的成员并不信任这种系统,如果他们认为像他们这样的人真的不会成功,那么就无法好好控制冲动情绪。近期,罗彻斯特大学的研究员们用新点子重新进行著名的棉花糖实验。一开始,孩子们就得到一个心碎的承诺——大人承诺给他们新的画笔画画,但是从来没有给过——然后几乎总是在实验中“失败”(直接拿走第一个棉花糖,而不是等待15分钟后拿第二承诺的棉花糖)。相反,大人实现自己的承诺后,大部分孩子都通过了测试。


同样,造成贫穷的因素——歧视、偏见以及越来越渺小的机会会侵蚀促进成功的文化力量。一旦发生,贫穷将更加难以摆脱。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更多的努力,更强的动力,或许是一个更加独特的个人来打破这种情形。


当然,众所周知含着银汤勺出生的人不需要勤奋,没有缺乏安全感也不需要自律就是富人(某种程度上,尽管一个群体把财富留给后代,但是未来还是有可能败掉)。在一个越来越强化阶级的社会,父母留给孩子的遗产显然是下一代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改变贫穷宿命的方法——并不容易,但人人想拥有——就是鼓足勇气下定决心。这就需要努力工作,坚持下去,克服困难,把这一切转变成个人优势。这种优越情结不同于种族或宗教的情结。这是一种骄傲,是一种通过自己强大意志获得的。


来看下Sonia Sotomayor的故事,她出生在一个苦苦挣扎的波多黎各( Puerto Rican)家庭。在《我挚爱的世界》(My Beloved World)这本动人的自传中,她写道,她的父亲是个酒鬼,母亲对待父亲的“方式就是尽量不和他呆在家里”。Sotomayor法官患有折磨人的糖尿病,从8岁左右开始就注射胰岛素,但是她“富有”“坚强的毅力。”她并非一开始就是优秀学生,在五年级时,她做了“非比寻常的事”,即向班级里最聪明的女孩“询问学习的方法。”很快,她获得了高分,几年以后申请普林斯顿大学——虽然她的指导导师建议她申请“天主教大学。”


该例子的重点不是,“看吧,在美国摆脱贫穷多容易。”事实恰恰相反,Sotomayor法官的故事告诉我们她在克服一堆困难中表现得是如此非凡。


但是,研究发现毅力和动力可以习得,尤其对孩子而言。这一观点符合像诺贝尔奖得主经济学家James J. Heckman等人的看法,他们认为对穷人家庭而言,教育资金最好投资于孩子的最佳可塑时期,即从早期幼儿干预至幼儿园入学前。这个看法是不是又让父母们更没有安全感了呢?


原文标题 What Drives Success?

原文链接 www.nytimes.com/2014/01/26/opinion/sunday/what-drives-success.html?_r=1

封面图 by Davide Bonazzi

本文由「改变自己」编译,转载请先得到我们的授权。授权方式:请在微信后台发送消息:转载。


今天我做了什么改变


偷看别人家的招聘帖都能看出什么端倪?你们知道么,很多时候一个公司有了未来3-6个月的新战略,公关稿都还没发出呢,但是他们已经在招聘里偷偷找那个领域的人了。这还仅仅是招聘帖里能看出的很小的一点,还有什么?


彭萦在20160403期语音《嘿嘿,我特别喜欢偷看别人公司的招聘帖 》里和大家分享了她的观点。以下是改变会会员对彭萦语音的反馈:


@会员  kelly


作为一个重视技术的人,之前只是考虑如何让自己符合期望公司的标准。这篇语音提示我,在阅读招聘贴的时候,我其实也在了解公司,它的需求,文化,甚至推测出战略,双向选择无处不在。


@会员 Grace


之前参加一个宣讲会,这家企业特别注重他的企业文化宣传,并传输了一个理念就是找工作首先要找喜欢的CEO,当时引起了很多在场求职者的共鸣,我也第一次了解了这样的思维。今天听了彭萦的语音觉得很有趣,原来从一个招聘贴也能看出这么多东西,这不禁让我对如何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工作有了些思考,今后也会多揣摩下这些字里行间所透露出来的企业文化,谢谢改变自己


@会员 小宇


现在还不到看别人公司的招聘帖窥探人家战略的层次,于我,看招聘帖可以发现自己的欠缺,看到差距,以前忽略的一种方式,开启新世界大门了!感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