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家讲堂】沈法荣:器械植入术后感染处理策略

 曹娥江 2016-06-02













个人简介

  沈法荣, 1984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医学院(原浙江医科大学),硕士生导师,现任浙江绿城心血管病医院院长。

  长期从事心血管内科临床工作及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的实际应用和科研,对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顽固性心律失常、慢性心力衰竭和心肌病的非药物治疗及高血压的诊治尤其对靶器官保护等具有丰富经验。较早开展食道及心内电生理检查对多种心律失常的诊断,掌握了各类心导管的操作技术,如各种人工心脏起搏器及植入式心律转复颤器的安装技术、快速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冠状动脉造影及冠脉内各种介入治疗技术等,尤其是心脏再同步起搏及特殊位点起搏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心脏再同步起搏治疗心肌病、心衰处国际先进。

  1998年率先在华东地区开展多腔起搏的治疗工作; 1999年初开展了国内首例心脏同步化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填补了国内空白;率先在国内开展慢性心力衰竭CRT临床应用研究工作。先后在国内大部分省市开展学术讲座,举行示范性手术演示,对普及、提高我国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并参与了我国“心脏再同步化起搏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指南”的撰写及制定工作;并作为主要专家组成员进行该疗法在国内作巡回演讲。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举行中国心脏再同步治疗十周年庆典,个人被授予“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突出贡献奖”。被浙江省政府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优秀医师”;被省卫生厅授予首批“省卫生高层次创新人才”。

  在国内外多本心血管病学核心期刊上发表多篇心脏起搏相关学术论文。其中SCI收录4篇,国内一级刊物发表论文21篇,二类期刊发表论文20篇,担任《中华心律失常学》等杂志编委,多次成功申请省卫生厅课题,省科技厅重大专项二项;参与国际国内多项临床研究。先后获浙江医学创新三等奖二项,二等奖一项;浙江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一项。

  学术组织任职情况: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心脏起搏学组、CRT工作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常委,浙江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副主任委员。



立即关注“心脏起搏”官微

随时获取好文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