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律师行业真正的威胁是什么?

 昵称21921317 2016-06-02


感谢中国政法大学 杜国栋致稿


精彩内容


律师真的越老越吃香?律师真的在社会的每一个环节都不可或缺?律师行业真的是万古长青?律师业真的是社会的必需品?——法律或许是必须的,但律师呢?

1
买卖合同不再需要律师

前几个月看到新闻说,阿里巴巴零售平台2015财年交易额突破3万亿元。


①国家统计局表示2015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30万亿。

②阿里巴巴占了全国零售总额10%。钢材交易的B2B平台“找钢网”披露的数据,2015年其总交易量超过了3200万吨,总交易额超过750亿元。

 

无论是B2C、C2C还是B2B,这些电商平台上发生的交易,体现的都是合同法分则里第一个、也是最常见的一个有名合同:“买卖合同”。这些电商平台上的交易,已经完全标准化进行,买卖各方都不需要请律师洽谈交易结构、起草合同文件;电商平台把商品交付、验货和付款设计成了环环相扣的流程,还辅之以“点评”“星级评定”等信用手段,结果发生纠纷的可能性也大大减少了。于是,那么庞大的买卖合同法律关系了,都没律师什么事了。


 
2
服务合同不再需要律师 

前面说的是买卖合同关系。咱们再看看服务领域。Uber和Aribnb挑起了所谓分享经济的浪潮。


Uber及其中国的“镜像”滴滴快车,让司机不再受出租车公司的管理和调配,与乘客的交易也都是在手机app的引导下进行。当我用快车服务叫车的时候,下车时司机都不再等着我付钱,让我直接下车就行了,因为我可以下车后通过app完成付款。要知道,之前打车的时候不付钱司机是不敢让你下车的。再看看aribnb,2年前我用airbnb在西班牙旅行时,也是在app上完成了房间的预定、付款、与房主的沟通,app引导我完成了接受住房服务的全部环节。 


现在Uber号称要Uber everything,把这个模式移植到各个领域。这样就意味着,这些服务合同,都在Uber上完成了,不需要律师审核合同,事后也没有纠纷让律师解决。




3
股权转让合同不再需要律师 

买卖合同和服务合同是最基础的合同关系,看样子越来越有消灭律师的趋势。那再看看商事关系。商事关系最常见的是股权转让。5月初看到的统计数据,新三板挂牌企业数量超过了7000家。


照这个趋势下去,可能以后稍微像样的企业都会是新三板挂牌企业了,企业全民新三板。新三板现在正在解决流动性差的问题,之后新三板挂牌企业的交易将会越来越容易,挂牌企业将会很便捷的通过股转系统进行股权转让交易。


如果大多数像样的企业都在新三板挂牌了,这些企业的股权转让都在股转系统里做了,那就不需要律师审核股权转让协议,事后也没什么纠纷让律师解决了。






我的一些看法


我一直觉得律师是“寄生虫”,是寄生于市场交易而生的。律师是商业的成本。但是为什么这种成本大家愿意付出呢?


是因为,市场交易存在很多道德风险,这些风险的成本更高。用律师这个小成本,来降低市场道德风险这个大成本。“舍小钱、赚大钱”。

在市场上供求双方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这种信息不对称将会导致买卖双方存在互相欺诈的可能性,于是互相不信任。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律师的尽职调查、合同条款设计等法律服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这种信息不对称。合同达成之后,合同各方还存在违约的可能性,于是律师通过事前的合同设计,事后的诉讼仲裁,来控制这种违约风险。

因此,要控制市场道德风险,一定要防止信息不对称,一定要防止违约风险。 






但是,事实上,人们从来就不满足于全权交给律师来控制市场道德风险。企业就是这么产生的。

根据科斯的理论,包括这些问题在内的各种因素,导致通过市场进行交易的成本非常高。


所以,人们发明了“企业”这种组织结构,让供求双方成为了企业内部的一员。供应方和需求方,只是企业内部的两个部门、两个生产环节。在企业内部通过企业管理的方式,来完成交易。于是,企业内部协作取代了外部市场交易。风险是由企业经理通过管理制度来规避,而不是律师通过合同和诉讼来规避。


企业组织结构是一种解决方案。现在,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系统成为另外一种解决方案。

淘宝是一种例子。网店展示商品信息,支付宝事先付款,货到验货后付款,产品质量有问题退货,交易完成后互相评价,买卖双方信用等级。这些市场交易的结构,被嵌入了系统之中。从市场角度看,商业交易结构成为了系统的一项“功能”。从企业角度看,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成为了系统的一项“功能”。于是,这个交易信息化系统,不仅取代了市场,也取代了企业。 
Uber、Aribnb都是如此。

 按照科斯的观点,企业是有“边界”的。企业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再扩大规模成本会急剧上升,所以企业不可能无限大。企业边界之外,就是市场,就是律师的阵地。

可怕的是,交易信息化的边界似乎是远大于企业的,似乎是没有边界的。比如,阿里巴巴的销售额2015年达到了3万亿,却从来没有任何零售巨头达到过这个规模。

如果交易信息化是没有边界的,那留给律师的阵地也就是几乎没有的。

所以,交易信息化正在打碎了律师最后的饭碗。





未来的世界里,

律师行业将会变成什么样?

我们期待你的声音与想象!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