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洗髓经》怎么练?

  平凡的人 2016-06-03

《洗髓经》怎么练?方法极容易——不论坐到哪儿,把身体坐直观想脊柱——将脊椎骨拉直,想你的脊椎骨在动。闭上眼睛观想后面的脊椎在动,可以是摆动,也可以是前后蠕动,可以用身体微微地带动,但是一定不能用力。一定要慢,要连续,不能猛。修道不是体操,不能猛,它是非常柔和的,非常慢的,动的时候,要连续、不间断、不用力,左右前后上下,慢慢地动。

要轻,不要用力;要柔,不要僵硬;要慢,不要快;要圆,不要断,是连续的里面在动。外表也有一些动,但基本上是脊柱在动,可以是摆动,也可以是转动、蛹动、蠕动,这叫“四动”。练的时候,闭上眼睛坐着,想你的脊柱直了,放松了,它慢慢的连续地不用力地在动;动到一定程度,你就忘掉了,就不动了,这样就很容易入静了,这个方法来自《洗髓经》,就是少林寺的“伐毛洗髓”,诀窍就是“返观”。

《洗髓经》里面用的方法就是返观。观世音菩萨用的是返听。过去有人看香火,看面前一枝香,然后也就返观了,或者是返舌。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下怎么“返息”,用反呼吸、逆呼吸的方法修炼,一句话:“顺则成人逆成仙”。修炼就是要返要逆,由返,然后到忘了它,道自在其中。

动的时候脊柱一定要直,一定要轻,不用力;要柔,要慢;要圆,圆是什么呢?不间断的,连续的。所以你们看我坐着,在摇摆身体,在整体地摇,整个身体在摇。但是我在想什么呢?想我的脊柱,意念集中在脊柱上,这样才能做到万念化一念,一念化无念。我们初修道,马上就做到无念是很难的。无念不是不动,是生生不已之动,由故意的到自发的到本能的动。你脑子不想,里头的气血都在动,意静而气动。但是修道的前提是要身正、放松,要讲姿势,不能驼背,不然气断了,就不能把气血展开;身子正了,可以靠着,可以躺着,可以站着,都可以修炼。

我做“四动”,观想的是后背,慢慢地觉得动的幅度越来越小,气血顺化全身都有麻麻的感觉,全身的气血都好像在走。你们也可以这样观想,观想脊柱在转圈。人的脊柱,颈椎7节,胸椎12节,腰椎5节,加在一起是24节,尾椎骨有骶骨、尾骨两节,26节的脊柱,假如我转圈,一圈,两圈……然后再让它转回来。你可以蠕动,可以转动、扭动,爱怎么动就怎么动,觉得怎么舒服就怎么动。但是一定不要弯腰驼背,要放松,慢慢地,意念中你就会觉得背展宽了,人身长长了,张开了全身。

做“四动”的时候一定要放松。松不是懈,不是像面团一样塌垮下去,而是像面包似的发起来,所以修道“松中必有张,张中必有松”,千万别僵硬地用力,放松,柔和,柔软,慢,圆。

开始修炼的时候,身体外部是动的,慢慢就变成里面动了。开始紧张不自然,慢慢就放松了,就柔和了,就越来越慢了,并且连续,圆转如意。“动中之静为真静”,放松不是背越来越驼了,是慢慢像面包似的自动发开了——内空虚,外挺拔。这就是洗髓,洗你的髓,髓就在你的脊椎骨里。

坐在那儿一点都别用力,但是要挺直,感觉你背部一点点宽了,人在一点一点长长。动你的脊柱,想象从头到尾,从上到下,由下到上,你的脊柱在转圈,在摆动,一节一节的摆动。在蠕动,前后蠕动,甚至斜着蠕动;在蛹动,左转右转。放松,从头到脚都放松。眼皮不放松,全身就不能放松,所以眼一定要垂帘放松,眼皮自然下垂,好像留着一条缝,不要想前面的光,而观想后面的脊柱。现在,眼睛垂帘,眼部放松,脸部放松…… 会有眼泪,有泪花,朦朦胧胧,这说明你眼睛放松得很好。

现在,它自动在动,你怎么舒服就怎么坐,就是不能弯腰驼背;要返观,要静观。静不是不动,静是平衡,你掌握着身上各种各样的平衡,把握阴阳;又好像骑自行车似的,不让它向左倒,也不让它向右倒,就好像陀螺似的,外面看它不动,其实它在动。所以动中之静才是真静。

要慢,要连续,要柔。这个动最好是全身都有感觉,一直麻到脚心。返观内照,长生久视,经常返观后面,才能长生。坐下来就想后面,或者想你的后腰,想你的命门;若不想动,就想你的命门。可是不动的话容易开小差,就做不到化万念为一念了。如果动的话就不会开小差,就不会想别的了。要非常柔和,不用力地,慢慢地,越慢越难,但是越慢效果越好。

先不要憋气,因为嘴巴不松开,身体就不会松开。最松的状态,不是闭嘴是微微张嘴。躺着做也可以,就是背部受点压迫,有的时候能督脉就比较困难一点。也可以侧卧,放松,放松不是人缩小了,而是人有点膨胀的感觉,像面包一样发开了。张中必有松,松中必有张。古人不用放松,用虚,要身体虚空。凡是修道的人都要懂得“虚静”二字,虚就是放松,松中有张;静是平衡,是全面的平衡,是把握阴阳。虚境也是无为之境。

人能反其道而行之,即可夺天地之造化。要逆取,也是返取;摇也好,摆也好,爱怎么动就怎么动,最好是一动起来,全身都麻了,一直麻到脚心,这时候你身体里面的气血都在动。所以,身正才能气动;身不正,气血淤塞走不动。气血动,才能意静——意念才能静下来,意静才能神活。开始的气功是浮阳气在动,是走表。无为之动,才是内动,自发的动,走内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