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院微信讲课:太阳中篇葛根汤

 jiataoren 2016-06-05

群里的各位朋友、各位同道、各位老师、各位前辈,大家晚上好。上次我讲的是太阳上篇最后的两条,这次我们接着太阳中篇的葛根汤开始学习。


太阳中篇一开始就是葛根汤,“太阳病,颈背强几几(shu shu)(这个几几有的念ji ji,有的念jin jin),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其实葛根汤:“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痛腰痛,骨节疼痛,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除了这个条文,我们还应该结合太阳病提纲来理解这个麻黄汤。桂枝汤是脉浮缓、恶风、自汗,麻黄汤相对是脉浮紧、无汗、身痛。虽然桂枝汤也能出现身痛,但麻黄汤的身痛是骨节疼痛,应该要比桂枝汤身痛的程度要重。


麻黄汤证典型的是太阳伤寒证,太阳伤寒的正方应该是麻黄汤。麻黄汤还有一个典型的症状是喘,而且是不出汗的喘。临床上我们有时候运用麻黄汤没有只针对这个喘,咳嗽也会用。但是在原方里这是治喘的一个正方,包括这个小青龙,针对的都是这个喘。所以麻黄汤是以喘为主,不是咳为主,如果细分的话还是有点差别。咳的话,多半是太阴不开,喘的话就是阳明不降了。所以治咳和治喘古人有宣肺和肃肺的区别。



麻黄汤的这个条文大家都比较熟悉,下面讲个医案吧。


曹颖甫《经方实验录》有个治他夫人的医案。他说若华之母,其实就是他的夫人。曹颖甫在这个医案用了三次麻黄汤都没有发出汗。原案里有目赤口角生疮,一般认为是兼有热证,说曹颖甫先生认证不对。


其实我不这么认为,用经方就是要抓主证,临床上跟教材不同,并不是风寒就没有一点热象。她脉浮紧无汗,这就是主证。她为什么没有出汗呢?你会发现他的麻黄汤用法没有按照原方的比例。


大家知道麻黄汤的比例,麻三桂二甘草一,是3:2:1的比例,杏仁72枚的量在麻黄桂枝之间,重量大概是20到30多克。曹颖甫先生在治他夫人的时候,麻黄桂枝是等量的,所以发汗效果不好可能与此有关。


这个医案里连服3剂麻黄汤不发汗,最后碰到章次公,麻黄用到了5钱,加量了才出的汗。出汗之后,后来又变成了调胃承气汤证,治了一个月才治好。


这个医案很精彩,前面的麻黄汤没有按照比例开,是有点瑕疵,但后来的转换转的很漂亮。为啥要转?他当时出现了口渴、烦渴、脉洪大,为啥不用白虎汤而直接用调胃承气汤呢?


大家如果仔细看他的医案的话,还有一个蒸蒸发热的症状。这个蒸蒸发热,《伤寒论》里面原文,调胃承气汤主之,所以在这个时候曹颖甫用得很精当。


这个医案我和很多朋友交流过,很多人认为曹颖甫治疗得不对。因为我们很多人都认为经方是一剂知、两剂已的。其实如果真的遇到普通感冒,用经方确实可以一剂知、两剂已,但是有的时候遇到大病就不一定了。


你仔细想一想曹颖甫夫人的这个情况:高热,最后出现了这个症状,也许是西医说的肠伤寒。如果是这个肠伤寒的话,正常要烧2-3周,最后肠出血是要死人的。所以曹先生这么治疗,有这个效果,应该还是不错的。如果我们把它当成风寒感冒的话,这个治疗一个月,那就很过分了。所以是怎么看的问题。




其实我很怕经方的朋友说“一剂知,两剂已”这句话。如果你总告诉大家我是一剂知,两剂已,那就会把自己搞得很被动。小病的话可以,大病的话就是对证也不可能一下子治愈,哪里有那么简单。


另外,关于这个桂枝,我多说一点。可以说从95年到最近,凡是经方里面用到桂的地方,我基本用的都是肉桂,临床效果也不错。不过现在受我师父的影响,我是分开来用的,开太阳的时候用桂枝,开太阴为主的时候用肉桂。这个跟大家说明一下。


我们讲完麻黄汤,前面的老师也讲过了桂枝汤、麻黄桂枝各半汤,现在再讲葛根汤就比较顺了。这个葛根汤原方葛根是4两,麻黄略多一点。


我有一个朋友徐汝奇老师,他喜欢用葛根汤,而且葛根的量特别大,用到100-200g,我觉得没有必要那么大,因为4两我们按照1两15g算也就60g,按照1两10g算也就40g,没必要用到200-300g那么大。


葛根汤的煮法是先煮麻黄葛根,减2升,去沫之后再煮别的药物。我们临床大部分都没有这么煮,我也没有这么煮过。其实如果麻黄小于30g,葛根小于60g的话,它的沫是不会太多的,就可以不去沫,直接煮就可以。


如果你量大,麻黄超过30,葛根甚至100-200g的话,那煎起来沫就比较多了,如果那样还是去沫比较好,不然的话会溢锅的。过去基层是烧柴火甚至用煤气炉的,火比较旺的,我们现在改成用电煲的话,它的温度没有这么高,耗水也没有这么多,可能就不会出现沫多这个情况。


这个葛根汤的项背强几几(shu shu),有的念强ji ji,是葛根汤的一个特异症状。葛根汤是桂枝汤的基础加的,它不是麻黄汤加了葛根,而是桂枝汤加了麻黄、葛根,是这么来的。古代一些医家弄错了,理解成麻黄汤加葛根,那是不对的。


关于葛根这个药,本经说它甘平,主治消渴大热,起阴气。我觉得我们还是要从本经上来理解伤寒里的药,对于后世的药理的讲法可以作为参考,不能作为唯一、作为究竟。像吴雄志先生提到葛根汤强调它里面含有雌激素,这个我们不否认,而且早年黄老师有个学生用葛根汤治疗痤疮,无意中发现葛根汤对痛经很好,后来他还把葛根汤治疗痛经做一个课题来研究。如果解释痛经,用雌激素来解释就非常的恰当,但是你要用雌激素来解释所有的症状就解释不通。比如说抽风、项背强几几、脑出血、中风这些不一定用雌激素能解释,而用起阴气、主消渴来解释会更全面一些。


关于这个起阴气怎么来理解呢?卢之颐和邹澍有一个共同的解释,他们结合内经运气学说 “阳明之上,燥气治之,中见太阴”解释。怎么理解呢?阳明是以燥邪为主,它中见太阴,这个太阴是生理太阴而不是病理的太阴,这个生理性太阴是阴精,或者叫阴液。这样就跟这个起阴气合上了,他们都是从这个角度来理解葛根的,“阳明之上,燥气治之,中见太阴”,它是养阴护阴的药,古人叫起阴气。


我们还要把葛根的主消渴跟瓜蒌根相鉴别。瓜蒌根也主消渴,它们的区别是啥?邹澍有个解释是说虽然它们都是根,但是葛根是散而为谷,瓜蒌是聚而为瓜,一个以散为主,一个以聚为主,这是它们的不同。从味来讲,瓜蒌根苦味很重,不亚于黄连,所以是酸苦入阴的,而葛根味甘是辛甘化阳的。邹澍先生是从这两个角度来区别的。


再一个这个葛根主消渴、治阳明经热还应该跟石膏相鉴别。石膏也主消渴,但是清热力量更大一点。而且一个是金石,一个是草木,草木生发之气厚,金石萧杀之气重,所以石膏的清热力量要比葛根大一点,这是石膏和葛根的区别。石膏是作为阳明经的正药,葛根虽说也入阳明经,但还兼太阳,有走表的作用,不是纯阳明的药。


关于葛根汤的应用,举两个案例。


1

大家知道,葛根汤在伤寒里治疗颈背强几几,在金匮里它是治疗刚痉、无汗,有点像破伤风之类抽搐的病。在外台、千金里面它还治疗中风,也就是脑出血、脑血管疾病,里面有一个方子是葛根用了八两,也是在麻桂剂上加减得来的,具体方名我也记不太清了,大家可以查一下。徐汝奇老师就是用葛根汤来治疗脑血管病,大剂量的运用,我们现在这个提取出来的葛根素也是治疗脑血管病的。葛根汤治疗高血压效果也不错,这也是徐老师的经验。当年我跟他学习,回去以后进了100公斤葛根,当时的用量是30-60g。我的老岳父八十岁时,当时血压高,没什么特殊的症状,我给他用葛根汤的原方加怀牛膝,用了一个月后血压就正常了,而且观察半年到一年都没有再升高。所以葛根汤对有些高血压效果是很好的。不过这个病例后来还是又复发了,总体是这么个情况。

2

我还用葛根汤合桂枝茯苓丸治了一个比较特殊的情况,一个继发性癫痫。这是一个小伙子,30岁左右还没结婚,因为三年前车祸做了脑部手术,当时啥事都没有,但过了三年突然抽风抽得很厉害,把舌头都咬烂了,而且是半个月发一次,连发了几次。在医院做检查也没有什么阳性体征。当时我问他的情况,一个是喜欢冷饮,一个是比较喜欢熬夜。当时的脉象也有太阳的迹象,寸浮过寸这种太阳脉的迹象。当时他的前胸后背有很多紫疙瘩,不是粉刺,是小包,前胸后背有很多。










我给他开的是葛根汤合桂枝茯苓丸,又加了两味药:血余炭和露蜂房,本经里这两个是治抽风的药。他用这个方子用了一到两个月,抽搐没有发作过,而且前胸后背那些紫疙瘩全部都下去了。这就是歪打正着,本来是治抽风,没想治紫疙瘩,但紫疙瘩也消得很彻底。这个病人一两年后又复发过一次,我还是继续给他治疗,到现在再没发过,治的算是比较理想的。


下一条:“太阳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在这里,葛根汤是治疗腹泻下利的。关于这个太阳阳明合病,太阳阳明怎么合的呢?大家知道,陆渊雷在《伤寒论今释》中讲过这个问题,他说张仲景提的合病并病症状反而很简单,有的症状很复杂反而不说是合病并病,为啥呢?他不理解。


根据我初步研究,也不太成熟,我认为合病并病的称呼,张仲景不是从方证的角度来谈的,不是说症状复杂,有太阳病有阳明病就叫合病。合病并病是从病位来看的,就是通过方证以外的方法发现有两经同病的就叫合病或者并病。合病是两经同时发病,叫合病。一经发病没好快好,另一经也发病,这是并病。不是从方证症状上来说合病并病的,这是我初步的研究,给大家分享一下。


像这一条,太阳阳明合病,就一个下利,症状并没有那么复杂,而且治疗用葛根汤,说葛根就是属阳明也有点牵强。所以合病并病的概念,张仲景不是从方证和症状的角度来谈的,是从病位的角度来谈的,这样就好理解。


关于葛根汤治下利,喻嘉言有个医案,应该没问题。但是我们徐汝奇老师,他超量用,葛根用到100--200克时,反而这个方子可以导致患者的腹泻。讲到这条正好说一下,如果葛根用量特别大,100克以上的话反而导致腹泻。


下一条:“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呕加半夏,这是最常用的一个加减,这没什么疑问。


下一条,“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芩连汤主之。”首先,这里的脉促有两种解释,按《脉经》的解释,脉促是数中一止,跳得比较快而有间歇。但我发现胡希恕老前辈不是这么理解的,他理解是寸脉浮叫促脉。如果以寸脉浮为促脉的话,这个表未解就好解释了。

其实我在临床观察,不但是寸脉浮,而且是寸浮过寸,叫脉促。寸浮过寸,超过我们的腕横纹往上,很多颈椎病、中风、鼻炎、咽炎、头痛、失眠等等,都会出现这个脉。

如果葛根汤治下利是偏于风寒,逆流挽舟,以解表来止利的话,这个葛根芩连汤就是我们现在的肠炎,肠道感染,这个方子是治疗肠炎痢疾的一个效果不错的方子。至于它治不治喘,我的观点是不治喘的。


关于葛根,我再阐述一下粉葛和柴葛的区别。我的朋友徐汝奇老师认为柴葛的效果比较好,主张用柴葛不用粉葛。我们查了一些文献,也认为柴葛的有效成分大于粉葛。所以很多人主张用柴葛代替粉葛,粉葛只做为煲汤用、作为药食,治病就用柴葛,这是很多医家的观点。但是我师父他不是这样理解的,他是从性状去理解粉葛和柴葛。柴葛比较硬,不能透膜,粉葛比较松散,容易透膜。


膜的概念,在古人讲是关窍。借助现代医学的观念,血脑屏障是个膜,用柴葛是不容易透过血脑屏障的,用粉葛才能膜里膜外都到。比如我们治疗肠道疾病、消渴,用柴葛是对的,但我们如果想让他走表,入脑,甚至走皮表,要用粉葛。如果你只用柴葛只能到膜内,到不了膜外。古人的膜的概念是关窍,我们可以借助西医血脑屏障的概念理解一下,不一定完全对,但是有这个意思。


补充一下麻黄汤。太极武术讲四正四隅,四正是防守的,四隅是攻击、打人的。用到医学上也是这样。我们的子午卯酉是四正,辰戌丑未是四隅,四正以扶正补养为主,四隅以驱邪为主。一般我们认为,黄连阿胶汤、真武汤,养血阴、扶肾阳,有滋补作用,但麻黄和石膏是驱邪的。过去我也认为麻黄汤是发表的,白虎汤是清热的,没有考虑其滋补和扶正的作用。但现在从四正四隅考虑,四正是扶正为主,不是驱邪为主。


麻黄汤扶正一下不好理解,我们先说白虎汤。白虎汤主要是石膏,大家知道在劳复篇中有竹叶石膏汤,虚羸少气,用了石膏。虚羸是很虚弱,这个时候用石膏,所以这个石膏的扶正作用可以找到依据。


关于麻黄汤,就是发汗驱邪,有没有扶正的作用?我认为是有的。怎么理解麻黄汤发汗后的强壮作用?徐大椿讲过“富强之国可以正威武也”,就是我们体质壮的话,把边疆清扫干净,这有什么不好,这是大快人心的事。可能是我们对药的理解有偏差,古人既然把它定到卯方正位一定有它的道理。


古人的药有多种特性,不是一个。对于麻黄,大青龙是发表的,大家可以理解,但它和其他药配伍的时候不全是发表的。有几个证据:千金里治疗脾极、漏汗不止,这是个虚证,但用越婢汤,用了六两麻黄。日本人还有个越婢汤加术附,治疗脚弱脚气的,温补用的。还有一个饱受争议的方子——麻黄升麻汤,它出现在厥阴篇,也重用麻黄,但并不是太阳篇里的麻黄用法。所以我们对麻黄的理解,不能仅认为就是发表的,否则就是片面的。



今天晚上我就讲这么多吧,谢谢大家!



本文由书院志愿者曾伟坚、赵利欣、胡亚男、丁琼、陈剑城整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