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人确实实在,没有啤酒的泡沫,也没有卖嘴皮子的油滑,而是实实在在,讲究落实实用。潍坊教育给我的印象也是如此。昨晚去探望大姐家的外甥女,在潍坊医学院上大二了,去年高考,达到一本线,当时征求意见,选择二本,提建议学医学,选的学校就是潍坊医学院,也从此校毕业的学生那儿了解此校学习风气还是很浓厚的,如今此生已经到京城的北医硕博连读了。这外甥女真争气,成绩班级第一名,说明当时的选择还是明智的。
潍坊的基础教育教学也是朴实的,就像潍坊广袤的黄土地,肥沃厚实,长出绿油油的蔬菜。当然这里学校规模很大,就像一的望无际的蔬菜大棚一般。大有发的好处,可以多消化吸收学生,当然对实施个性化教学有影响。今上午听高一老师的语文期中考试变式训练课,亮点颇多,放在高三也未尝不可。课堂训练有学校自己的复习模式,很成熟了,说明教研的氛围和水平。教师从学情出发,从高考出发,从学生试卷问题出发,将数据进行了汇总统计,找到学生的共性问题,精心设计好变式训练题,呈现原来考试中不同分值的答案,以此作为教学的起点和延伸点。旁敲侧击,向问题更深处漫溯,让学生明白自己考试出现问题的问题所在,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一步步让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梳理,这是非常有价值的教学生长点。给学生沉淀的时间。倾听学生的发言。
教师不急不躁,不忙于往前赶路而是耐心让学生揣摩,尽可能暴露出问题来,提问的学生都是有针对性的,做足了功课,唯又让学生明理顿悟,慢慢渗出来,才能真正有所发展。方法的指导。对于读音,老师从据性定音、据域定音、据意定音、以少证多四个方面进行方法小结;对于语病中的误用介词现象,老师总结了和、跟、与、同四个词,做介词表对象,做连词表并列两种情况进行解读。基础知识必须打实了,大量的记忆需要,更需要结合语境,按照一定的规律和方法掌握。对于压缩概括题,也是删去非关键词,抽出主要信息,再压缩;对于诗歌,则不要忽视题目的价值;对于大阅读则从手法、结构、主旨、内容和感受五方面考虑,心中有所考量。教学技术的灵活驾驭。
教师谙熟教学技艺,落落大方,没有废话,非常干练,基本都点到点上,特别是尊重学生认知规律,比如前学后忘问题,让学生不断巩固扎实,从诗歌内容出发,选取《近试上张水部》一诗,先让学生从内容角度说意思,然后呈现题目,让学生比较有无题目对意思的影响,果然学生恍然大悟,原来差别迥异,显然教师经过深思熟虑后的巧妙设计。教学无止境,真需要一辈子进行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