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听王君聊课(69):在“先锋语文”论坛上的即兴发言

 江山携手 2016-06-09

 

我说:今天的会议主题是“先锋语文”。这个标题让我觉得有些惶恐。现在,语文被冠以了各种各样的名称:深度语文、诗意语文、生命语文、心根语文、绿色语文……包括我的主张“青春语文”。这些语文体现着我们个性化的教师对语文的个性化的诠释和追求。当然无可厚非。但是,就是我自己也必须要警惕,语文就是语文!再多的前缀都不能改变语文最基本的本质属性。我们要浪漫地谈语文,更要朴实的论语文。失掉了语文本色的追求再华丽再耀眼也不是本真的语文了……

 

 

我说:今天听了郭初阳老师的课,我的一颗悬吊吊的心放下来了,觉得很踏实,因为我看到了一个朴实平实的郭初阳老师。以前,对郭初阳老师,我是感觉需仰视才能见的。在内心里,我称他为“深海怪物”。今天见到郭老师,他那么年轻,脸上一根皱纹都没有啊,不是我想像的深沉老练的样子。听了他的课,更是感觉他的内心世界里也是没有皱纹的。他上的课那么透彻,那么干净,真的是一扇干干净净的窗啊!原来,深海里不仅有怪物,更有我们喜闻乐见的奇花异草。若干年前,我写过《敬畏另类语文》一文表达对“深度语文”的敬意,而今天,通过郭老师的课,我发现深度语文其实并不另类。优秀的郭老师们,已经善于把深度转化为一种平和的力量,我以为,这是“深度语文”的巨大飞跃……

 

我说:毫无疑问,在程老师的课堂上,学生们的表现是优秀的。但是,在这优秀的后边,却有让我们更茫然更恐惧的东西。当教学还没有完全展开,当师生的讨论还没有真正开始,学生就已经滔滔不绝地谈起了反封建。他们表面看起来勇敢而智慧,他们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表现出了超越十三岁少年的深刻敏锐。但是,细细一听,他们的发言几乎全都是参考书中的原话,而且是现在的中学生用以对付中考高考的一整套话语系统。这套话语系统用在政治试卷上尚可,但是,却被孩子们活生生地搬到了语文课堂上,并把他们和文本活生生地割裂后作为自己的思想理直气壮地展示出来。我们佩服这些孩子的预习的认真和言说的热情,但是,他们越把这套公共话语说得圆满,我们就越是感到惭愧。对于孩子,这样的“思想”越多,他们就和真理离得越远。这样的热情越饱满,他们就越可能成为自以为是的愚民……

 

我说:男人呢,头发短见识长,我们女人呢,头发长见识短。但现在,我发觉,长有长的优势,但短也有短的好处。比如吧,现在,我们都追求深刻,并且把深刻当作一种时髦。但过犹不及啊,不是所有问题都可以一“深”了之的。比如,就这篇鲁迅的《风筝》,我就怎么都读不出程老师课堂当中的那么多那么多东西的。“行走在思想的铭记和忘却的边缘”,连我这个成人都觉得拗口的句子我很担心初一年级的孩子怎么消化?我读《风筝》,我真的没有读出什么反封建出来。我就只读到了生活的本来样子。比如我就不断地在问自己:那只被折断的风筝现在还有吗?你愿意自己的儿子成为故事中的哥哥呢还是弟弟?忘却真的就不好吗?自省会不会成为了一种精神强迫症?“铭记”真的就是因为“心怀天下”,“忘却”就意味着“独善其身”吗?年龄的对峙和代沟带来的伤害真的就那么不可以原谅必须要背负一生吗……知人论世当然是必须的,但是,在某一个时刻,知人论世却也是可怕的。如果我们不把作者供在神坛上,而以平凡人的眼光去感受和思考《风筝》中的另一个平凡人的故事,是不是我们有可能更加接近文字的本身呢?浅文深教当然是好的,但是,适当的深文浅教难道就没有价值吗……我提议,在我们摆出思想者的架式来俯瞰教材之前,先把自己放低一些,再放低一些,以平常人的平常目光和平常心态来进入文本,或许,我们更有可能接触到文本的灵魂……浅不是最糟糕的,最糟糕的乃是成为了烂泥塘……

 

我说:我一直难忘于漪老师的话:课要上得一清如水,课要上得生命涌动。

我说:今天上午我们把矛头指向了小程老师的课,下午,我上完课后,我也敢说:请向我开炮吧!

我说:语文,不仅是高雅的唐诗宋词,更是父辈的苍颜白发祖辈的伛偻腰身。我们语文教师,首先要做一个平民教师。只有平民教师的情怀,才能教出平民语文的魅力……

我说:当我们的课堂出现了不协调的时候,永远不要批评学生。学生的千差万别和不确定性乃是教育的第一财富。

我说:女人,第一怕长胖,第二怕愚蠢。

……

我还说了很多很多的话,不一定都非常得体,之所以难忘,乃是因为这些话都是在会场上和老师们的激情碰撞中产生的。他们从我的心底奔涌出来,帮助我阐释着我的语文观。

虽然难免浅薄,但是却绝对真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