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药王“孙思邈”祛湿秘方千金引——男女必看

 青梅煮茶 2016-06-12

三伏天夏气主湿,且有暑热,是一年湿气最重,最需注重祛湿同时也是最佳的祛湿季节。尤其是长期吹空调的人群,都会加重体内的湿气。三伏天人湿气较重,容易出现食欲减退、困倦乏力等不适症状,特别是本身脾虚的患者,消化系统症状会加重。《内经》里讲“因于湿,首如裹。”当湿邪最初侵袭身体时,可呈现头昏沉重地,像裹着一块布;身体困重,四肢沉重,浑身不舒适,似乎身上附着重物。此外,还会有伴有苔厚腻泛黄、皮肤起疹起痘、大便不成形虚胖发热、怕冷怕风等表湿
    我从小体质就不太好,冬天怕冷,夏天怕热,但是,千寒易除,一湿难驱,对于寒气我还有办法应对,但是湿气反反复复这么多年一直好不了,尤其是到了夏天,雨水重,湿气大,湿气就如附骨之蛆,甩也甩不掉,一天到晚无精打采,头重脚轻的,而且特别嗜睡,随着年龄增长,这湿气到后来严重的时候两个小腿骨都会隐隐发痛。我是寻遍名医良药,都没看出个所以然来啊,直到最近跟大学同学聊天说到我的苦恼,他说他身边有个朋友症状之前跟我是一模一样的,但是后来经过当地的百年郭氏中医世家郭老中医诊断治疗后现在完全好起来了,说实话,起初我是不太相信的,毕竟我的湿气困扰了我这么多年,我都不太抱希望了!   

但是据我同学介绍百年郭氏最早可溯源到清乾隆年间在洛阳孟津邙山下,隐身乡野的神医郭氏传承着宫廷里的中药秘方。选取与药同源的食材,秘制有着强身健体之功的食品。郭氏这种理念,与唐朝药王孙思邈把延年益寿和防治老年病相结合的思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尤其是在现在这个人人都有亚健康的社会状态下,百年郭氏遵守郭氏祖训的同时,也注重与时俱进,经过多年经营后精心研制养生秘方,在保证品质的情况下不断创新,严格参照国家卫计委公布的药食同源品种进行搭配,为现代都市女性量身打造了祛湿健脾的秘方“千金引”、补肾乌发养发生发的秘方“桑麻引”和具有排毒减肥作用的秘方“分清散”,这些产品的原材料都是从全国各地筛选的优质原料,总共有12味,全部经过精心配比调制而成去看过的朋友都夸赞其配方奇特,效果显著,口碑可谓是极佳,听闻同学的这番介绍之后我就利用休息天赶紧往洛阳跑了一趟。

不过郭老中医脾气怪的很,见了我什么都没说直接号脉,还没等我开口问,就说你这湿气有了十几年了吧,我都惊讶了,感觉好神奇,又简单问了我几个问题,结果全中,然后什么也不说直接洋洋洒洒在纸上写了方子。这个方子叫做千金引,相信湿气重的朋友肯定用得到,今天我也分享给大家:

据说郭老中医这个千金引配方出自唐朝孙思邈《千金要方》,百年郭氏中医世家结合《千金要方》推出独家配方:总共有十二味,分别是桑叶、白扁豆(炒)、赤小豆、薏苡仁、白茯苓、甘草、陈皮、玉竹、山药、芡实、玉米须、百合等,千金引配方中的桑叶、赤小豆、茯苓、薏苡仁、炒白扁豆、百合等都有祛湿健脾的功效,能祛掉脾脏最怕的湿邪,同时也有不错的减肥效果!

我跟老中医讲其实之前我食用过红豆薏米来祛湿,老中医说祛湿要温,红豆和薏米都属微寒性;祛湿要理气,但红豆薏米皆寒,寒性的药物会影响气的运行;祛湿要发汗,红豆和薏米都不能发汗;另外,祛湿还要健脾,炒过的薏米才能健脾,因为炒用能够减轻它的寒性,但红豆健脾的作用微乎其微。

有些人可能不服气了,会说“我一直喝红豆薏米水啊,祛湿效果感觉挺好啊”。湿气其实也分很多类型,有一种类型是湿热,喝了寒凉的红豆薏米,把湿气热气压下去了,仿佛症状减轻了,但实际上,把脾给伤了,脾胃的正常运作,运化食物,是需要阳气的,而寒凉的食物和药物,会损伤阳气,所以这类人对湿气的抵抗能力是越来越弱的。

但是百年郭氏的千金引除了上述讲到祛湿的六味食材,余下的甘草、陈皮、玉竹、山药、芡实、玉米须都是属于温性的食材,具有益肾固精,补脾止泻,除湿止带之功效恰到好处地避免了祛湿过程中寒伤脾的问题,寒性食材跟温性的相结合,更加完美的帮助了湿气重的朋友们健康祛湿。

不过郭老中医对我说由于每个人体质不同及体内湿气程度、吸收等差异化比较大,具体的要因人而异!有些一周左右见效,有些要好几周,像我湿气这么重的,估计最少也得食用两到三周以上才能有所好转。于是我按照老中医的叮嘱,按时按量食用,记得之前每次上厕所都得半个小时左右,用了一段时间百年郭氏千金引之后,我能够明显的感觉到自己大便干结情况好了很多,排便通畅,缓解了长久以来便秘的困扰,不仅如此,之前一直鼓鼓胀胀的小肚子也下去了,排气也通畅了,之后连着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每天早上起床的时候都是精神饱满的,不再是之前那样昏昏沉沉睡不够的状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