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傻 难得糊涂——凡事不要太较真 做人,不必太较真。不要老钻在人堆中话长短、在角落里生闷气。多听少说,揣着明白装糊涂,人也舒坦,心也自在。 人这一辈子,一帆风顺也好,起起落落也罢,很多事过去了,就不必再提。过多的抱怨和纠结,只会让心更累;过多的较真和不满,只会使自己更难过。给自己的心中留下一片空地,去容纳世间一切不平事,岂不更好? 现实是冰冷的,不可能事事所愿。你会发觉,很多人不过是你生命中的过客,很多事一旦经历了再也不会发生。面对无奈的抉择,将心思转移到舒心的事情上,情况或许更好一些。 功名利禄,和人的生命相比,九牛一毛而已。很多东西,因为太在乎,所以才会害怕失去。这个世界上,人与人、人与社会的联系已经很复杂了,何必还要横生枝节呢?过分在乎自己得不到的东西,只会让自己痛苦不已,根本称不上聪明之举。 世界大了,什么人都有。有些人上当受骗,蒙在鼓里,却仍不死心。一门心思扑在名利上,完全忽略了身边亲友的感受,这才酿成了树倒猢狲散的悲剧。 唐朝初期,有一位能臣,名唤刘文静。早在唐王李世民起兵反隋时,他就跟随左右,在后来的数次战役中也屡立大功。而与刘文静相比,大臣裴寂的资历则要浅一些。裴寂是在刘文静的介绍下才加入反隋大军的,但他与李世民的父亲——李渊关系更好。两个人经常称兄道弟,无话不谈。李渊称帝后,自然不会忘了裴寂,授予他右丞相的职务。朝堂之上,对裴寂言听计从,良田美玉更是赏赐无数。而原本功勋卓著的刘文静,却得不到李渊的信任,只封了个尚书的官职。刘文静心中不平,每次上朝都故意与裴寂唱反调,逐渐发展成了死对头。元宵佳节,屋外张灯结彩,刘文静却一个人坐在庭院里喝闷酒,口中还念念有词:“有朝一日,我一定要灭了裴寂!”怎料,这些话被他失宠的小妾听到了,还报告给了朝廷。 李渊下令捉拿刘文静归案,一番审问之后,刘文静心中的怒火再也控制不住了:“当初起兵时,我的地位在裴寂之上,如今这后生被授了高官,而我还是个小小的尚书。我心中的痛苦无人能懂,酒醉之后说些过头的话,难道也有错?”李渊听到了这番话,认为他有谋反之心,决定将他处死。朝中多数大臣都为刘文静说好话,请求李渊从轻处治。正在李渊犹豫的时候,裴寂站了出来,火上浇油地说道:“刘尚书的确立过大功,无奈而今已有了反心,留着又有什么用呢?”李渊一听,立即下令,将刘文静处死。临死前,刘文静仰天长叹:“飞鸟尽,良弓藏。我一生清白,末了却糊涂了,自作孽啊!” 自古为官,要诀有三:功劳,才干,背景。若是明白这一点,也不至于落到如此下场。常言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刘文静的靠山是李世民,他应该着眼于未来,而不是当下。不正确地看待自己,又不善于观察周边环境的变化,所以才会掉入失意的泥淖中。很多时候,佯装糊涂,躲得过一时,就可能换来一世风光。 人不能太聪明,常言道:聪明反被聪明误,把全天人都当做傻子的人,才是最大的傻子。回头想想:名和利算得了什么?当你事业受挫、人生遭遇低谷,身边却无人陪伴、无人安慰时,你脑海中还会渴望黄金和财富吗? 人生在世,有太多的身不由己。心有忧虑,能放且放,过分执迷,终究不是什么好事。要知道,这个世界上,物质带给人的痛苦远远大于精神。与其做一个麻木的清醒者,不如做一个糊涂的明白人。 有一年,郑板桥乘舟南下,到云峰山观摩郑公碑。晚上,借宿在山下的一位老汉家中。郑板桥问:“老人家怎么称呼?”老汉答道:“糊涂老人是也。”郑板桥见他谈吐高雅,气宇不凡,就与他畅谈起来。院子里有一块官帽大小的砚台,石质细腻,镂刻精美,看上去绝非俗物。老人说:“请郑先生留下墨宝,我好请人刻在砚台的背面。” 郑板桥饮了杯茶,心中思量了一番,提笔写下“难得糊涂”四个字,还盖上了自己的印章。可是,砚台太大,还有大面积的留白,郑板桥想了想,便谦卑地说:“请老人题写一段跋语吧!”老人也没有推辞,提笔写道:“得美石难,得顽石尤难。美于中,顽于外,藏野人之庐,不入富贵之门也。”郑板桥看了,惊为天人,顿感自身的浅薄,敬仰之心也油然而生,只好提笔补写了两句:“聪明难,糊涂尤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安心,非图后来报也。”。 人生难得糊涂,有时糊涂有时醒,才会活得轻松自在。与其苦苦纠缠,还不如就此放下,自在地追寻新的人生,要相信:幸福会到来,痛苦也会离去。 生活中,很多人的心思,最算你挖空脑筋,也捉摸不透。吃了亏,不必去计较,更不必去埋怨。人不可能什么东西都能得到,留一点遗憾,存一些念想,反倒有趣。 名利如浮云,不必太较真,放下心中的贪念,才能自在平和地生活。一个人如果对外物太过执迷,内心必然安静不下来,情绪也会渐渐失去控制,变得惶恐不安。想要获得别人的认同,首先要正视自己,正视生活,放下烦恼,胸怀大爱。唯有这样,才能看到人性最美的一面。 感悟:“老人言”可以说是老祖宗用鲜血和脑浆写下来的忠告。当今世界上,到处都是有才华的“穷人”。为什么有些人会落得如此境地?究其原因,还是对老祖宗留下来的处世之道悟得不深。有句常常在我们耳边响起的俗话说得好:“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老人们经过的事多,走过的路多,接受过的历练多了,对这个世界的认识也就深刻得多了。这些口耳相传的智慧,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去领会。人生的路,没有一帆风顺的坦途,诱惑太多,学坏容易学好难。可是生活就是这样,会遇到很多的难题。孰轻孰重,唯有修炼一颗清净心,才能做出判断。在人生的征途中,有迂回曲折的坎坷,也有柳暗花明的机遇。想要看透生活,先要沉淀自己的内心。麻木懈怠,往往会闯下大祸……文/单眼老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