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锂电铜箔5年3倍大周期震撼开启!

 真友书屋 2016-06-16

我们每天为专业投资者提供市场最新动态、部委政策、行业研究、事件型主题投资策略,捕捉热点机会。我们的读者包括各大机构大佬、买卖方分析师、公私募基金经理、各路游资等专业投资者!


1.锂电池需求猛增引发锂电池铜箔供应极度紧张!


什么是锂电池铜箔?铜箔在锂电池中充当负极材料载体及负极集流体,是锂电池的重要材料。锂电池严苛的工作环境与性能要求,对铜箔的厚度、抗氧化性能及粘附性能提出了多方面的要求。作为锂电池的关键原材料,铜箔的厚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均匀性、表面性能等指标直接影响到锂电池的循环性能、能源密度等指标。


2.锂电池铜箔进入5年3倍的井喷式超级增长大周期!


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已经深入人心,在202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300万辆的基准假设下,锂电铜箔(含动力电池用和非动力电池用)将从目前的7-8万吨需求量,攀升至20万吨附近。国内锂电铜箔需求量则从3-4万吨攀升至10万吨一线,占全球消费量的50%+。“五年三倍”成长空间值得期待。



3.严重供不应求下,锂电池铜箔进入卖方市场!


相较于需求的爆发式增长,锂电铜箔生产企业明显未做好准备,供应捉襟见肘。15-16年更多是在产企业调整产品结构满足需求,但转产和弹性生产空间极其有限,随着16年下半年国内各项新能源汽车政策的明朗,锂电铜箔供需矛盾将再次被激化。


考虑到,高资本开支、长建设周期、较高市场/技术壁垒,预计锂电铜箔供不应求局面或将维持到2018年。锂电铜箔已经全面转向卖方市场。而盈利周期也已经开启,主流锂电铜箔企业毛利率水平已经从15年的13-15%攀升至23-25%。



4.锂电池铜箔不是普通铜箔,五大寡头垄断!需求10万吨,产能只有4万吨!


与大众认识不同,锂电铜箔有着较高的技术要求,绝非铜箔“大路货”。锂电池严苛的工作环境,对铜箔提出了多方面的技术要求,锂电铜箔的性能也对锂电池质量密切相关,铜箔是名副其实的被忽视的、不可或缺的锂电基础材料。铜箔厚度的均匀性对电池容量和一致性会产生直接影响。


相较于锂电铜箔需求的快速放量式增长,供应则明显捉襟见肘。从市场调研中明显感觉到,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不少其他环节的企业类似,对于锂电铜箔需求的快速放量,铜箔生产企业似乎并没有完全准备好,锂电铜箔已经成为新能源汽车基础原材料中一个不得不正视的“短板”。


2015年锂电铜箔需求,尤其是动力电池用锂电铜箔,主要通过在产企业产品结构调整实现。但这一转换产品结构,也是极为有限度的。


PCB铜箔和锂电铜箔在生产设备和工艺上都有差别,虽然从理论上来讲,两者可相互转换,但受到原有设备限制,将PCB铜箔切换至生产锂电铜箔,有较大的困难,并且需要相当的技术和工艺积累才能切换成功。这也是为何尽管国内整个铜箔市场的产能有30万吨,产量在29万吨左右,但细分锂电池铜箔市场在2015年却形成了很明显的灵宝华鑫、诺德股份(600110)、广东嘉元、铜冠铜箔、湖北中一等五强主导的竞争格局,当前国内锂电铜箔的供给能力约为4万吨左右,而上述五家企业的锂电铜箔产量则占到了近9成。



5.锂电池铜箔建设周期长,2018年才会迎来投产高峰


锂电铜箔新建产能建设周期长、投资规模大同样是限制产能释放的客观原因,2018年才可能迎来第一轮投产高峰。按照主流生产企业的投扩建信息,新建项目每万吨投资规模在6-7亿左右(若采用国内设备,至少也需要5个亿)。同时,由于铜箔生产需要大量的基建工作,管路工程较大,建设周期通常较长,新建产能的建设周期大约需要18-24个月,考虑到投产和达产的过程,达产需要的时间可能会更长。而按照目前已经在规划的投产项目来看,2018年才会迎来第一轮投产高峰,并且集中在诺德股份(600110)一家企业。


6.锂电池铜箔生产三大壁垒,A股只有唯二的锂电池铜箔生产商!


在技术壁垒方面,锂电铜箔的生产技术是一种以经验积累为主的制造技术,需要通过长期的生产实践摸索、总结与创新才能获得,国内现有的锂电铜箔生产企业,在实现批量化供应锂电铜箔之前都经历了1-2年(甚至更长)的产能建设及产品开发过程。


在市场壁垒方面:锂电铜箔的质量对于锂电池的性能有着直接的影响,锂电池企业,特别是动力电池企业,对供应商有着较为严格的供应认证体系,对于新从事锂电铜箔生产的企业来说,通过认证、试样、再到大批量供应需要较长的时间。


资本壁垒也比较强:即进入锂电铜箔行业,企业不但需要大规模的资本开支,同时对现金流的要求也非常高。


诺德股份(600110):A股最为正宗的锂电池铜箔生产商,首选标的,目前在产产能2.71万吨,现在满负荷生产。


铜陵有色(000630):0.5万吨锂电池铜箔产能。



综合来看,2016年锂电铜箔的供需矛盾将进一步激化,行业整体供给不足或将延续到2018年。锂电铜箔将迎来一轮为期2-3年的“超级周期”!这一点,其实在各主流生产企业2016年一季报中得到了体现,锂电铜箔已经成为卖方市场,加工费水平水涨船高(在过去一个季度加工费平均上调了2000-3000元/吨),主流锂电铜箔企业的盈利能力飙升,行业平均毛利水平在1.5万元/吨左右,正常生产经营企业的平均单吨净利应该在0.5万元/吨。而随着供给进一步紧张,加工费不排除进一步上调的可能,行业盈利能力也将进一步抬升。


没在锂电池上吃到大肉的,把握锂电池铜箔的机会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