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精练,检验的是问题解决

 教育繁星 2016-06-17

高效就是多练吗?不是;高效可以不练吗?也不是。高效课堂如何练呢?以学生为本的高效课堂的“练”,仍然体现在遵循学习的需要,学习是激情动脑与理性沉思的集合体,练习又是沉淀知识、促进应用的必然途径,特别是小学阶段,夯实双基是该学段的主要任务。河北省沧州市派尼学校,根据学生的学法需要,形成导学课、共享课、单元提升课、强化训练课,四种课型犹如课堂流程,相互作用,他们的“练”不是机械的题海战术,而是通过单元提升课,学生自我整理归纳知识要点和学习方法后,通过举一反三,对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检验。

在“四型五步”(“四型”指导学课、共享课、单元提升课、强化训练课;“五步”是前测、自学、交流、共享、达标)高效课堂学习模式中,不同课型对学生的要求各有侧重:导学课着重于打好双基;共享课强调掌握解题方法、提升解题能力;单元提升课则侧重于培养整理归纳能力。要想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牢牢掌握,并能进一步应用,就需要学生在不同形式的强化训练课中夯实双基,掌握方法,提升能力。

精练,检验的是问题解决 - 教育星空 - 教育星空

我现在教的六(1)班,是四年级下学期接手的。那时候,他们的数学基础比较差,高效学习模式操作不熟练,没人敢质疑,小组建制也不健全,小组长缺乏责任心。经过一年半的“四型五步”高效课堂学习模式的训练,孩子们一步一步成熟起来。如今他们小学毕业在即,如何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效率呢?下面我以六年级数学“圆柱和圆锥”为例,谈谈我的做法。

【环节一】基础有几许?课前相互来查查。

师:同学们好!前几节课我们探讨了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体积和圆锥体积的基本计算方法。大家掌握得怎样呢?请以帮扶对子为单位,互相检查一下这四种问题的计算公式。请注意,A层同学更要认真负责,使自己的对子能牢固掌握好这四组公式。

15组对子相互检查背诵公式,教师巡视。

水平相当的一组同学,相互检查得很顺利。水平相差大一点的几个组,进程慢一些。有一位同学语言表达能力差,说得很慢,他的帮扶对子在仔细地听,并指出错在哪里,还让他再次背诵,直至记住。另一组对子,A生先给B生做示范,然后B生试着背诵,出现错误的地方,A生帮着记下来,写在黑板上,稍后,再次检查,直到过关。有一位同学的背诵能力差,他的对子李志刚,让他一组一组(公式)地背诵,并教给他记忆方法。各组对子都根据自己的情况,做了相应的检查措施,保质保量地完成了教师布置的任务。

5分钟后,学生们回位坐定,教师归纳学生出错频率高的公式。

师:刚才,同学们互相检查时都很认真投入,看得出,大家前几节课的学习很扎实。不过,老师在刚才的巡视中也发现了你们存在的共性问题,谁知道?

生:圆柱表面积公式比较复杂,有些同学在计算底面积时也乘以高。

生:而且有的同学底面积没乘以2

生:同位在这里出的错误是侧面积乘以底面积。

师:大家说得很好,这些错误要引以为戒。圆柱的表面是由3个面组成的,因此它的表面积计算式比较复杂,要将3个面的面积加在一起。又由于圆柱的两个底面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所以可以用底面积乘以2再加上侧面积。谁还有要提醒大家的地方?

生: 圆锥的体积公式一定要乘以1/3或除以3

生:利用圆柱的体积求圆锥的体积时,不要丢掉“等底等高”的条件。

【环节二】路往何处去?明确目标定方向。

师:对,这两名同学说得很好,还有吗?(老师环视同学,发现没有再发言的了)孩子们,带着这些计算公式,熟练运用来解决问题吧。接下来,请迅速完成导学案中“基础过关”的题目,限时8分钟。

【环节三】练练“基础功”,自思自量自学习。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大约4分钟后,A层和部分B层的同学自学完毕,他们自动地走到教室后面的空地与自己的同质对子(即同一层次的对子)进行交流。

【环节四】融入小组中,互批互改互切磋。

师:自学时间结束,组长组织小组内部互批,解决C层同学出现的问题。

各小组行动起来,教师巡视。

一组组长李硕要求从C层的同学开始,每人说一道题目,说清楚已知条件和问题是什么,根据哪个公式计算,列式如何。

二组则以帮扶对子的形式互相批阅,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田俊豪与李红荏是对子,当田俊豪说至第4题“已知圆柱的底面直径是6厘米,高是5厘米,求圆柱的表面积”时,李红荏发现他计算底面积,没有乘以2,李红荏就让他与课本对照,看错在什么地方,田俊豪很快找到漏洞并改正了。随后,李红荏变了个条件又出了一道题,让田俊豪解答,帮他巩固。

三组、五组的形式与二组相同。

四组组长彭俊峰直接让对子交换导学案,按批作业的形式互批后交换到本人手中,自己改正。范国都和张建兴出现了解决不了的问题,他们俩的对子也是先帮着找问题再改正,最后重新出题练一练。

教师在巡视的过程中,逐组询问有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组长汇报,组内尽量自行解决。

精练,检验的是问题解决 - 教育星空 - 教育星空

【环节五】欲求“绝世功”,静心静神再独练。

师:上面我们做的基本训练,算是小热身。下面,我们将运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有没有信心做好?

生:有。

师:好,请大家独立完成“能者晋级”题目,限时8分钟。

学生进入自学状态,教师巡视,并对首先完成的学生进行当面批阅。

(批阅时帮学生做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学生会对自己做对的题目有信心,在辩论中自信满满,避免各持己见走弯路;对于出错的题目,会认真寻求解决的方法。这样,生生互动更有效)

【环节六】同伴互交流,筛选难题寻妙方。

教师适时要求学生群学交流,组长组织组员进行组内交流,交流重点是出错多的问题和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到各组巡视,收集共性问题,帮助学生解决疑惑,同时发现特色解法。

【环节七】全班齐交流,指点迷津共豁然。

师:经过刚才的交流,你们还有哪些问题?

生:选择题的第2题,我不会。

生:选择题的第3题,我不明白怎么解答。

师:好吧,谁愿意帮这两位同学讲一讲选择题的23

杨晓旭到侧板准备讲选择题2,杨雪莹到侧板准备讲选择题3

3分钟后,全班移位到侧板。

杨晓旭:请大家一起和我读一遍题。全体同学齐读:“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扩大4倍,高扩大2倍,它的体积扩大( )倍。”这道题可以用假设的方法来解答。先假设圆锥原来的底面半径是1厘米,高是3厘米,列式求出它的体积:12×3.14×3÷33.14cm2﹚。再计算扩大后圆锥的体积,高由3厘米扩大2倍变成6厘米,底面半径有1厘米扩大4倍后变成4厘米,计算体积列式是:42×3.14×6÷3100.48cm2,最后用100.48÷3.1432(倍),体积扩大了32倍,选择C

生:求圆锥的体积时,还可以用乘以13代替除以3

生:这里只是在寻找体积前后变化的倍数,可以简便一点儿,两次都不乘以13

生:我们仔细观察计算圆锥体积的公式V13πr2h,如果半径扩大4倍,那么,半径的平方会扩大16倍,高再扩大2倍,体积一共会扩大32倍。

师:这几个同学说的都很好,当题目中没有具体条件时,大家不妨采用杨晓旭的假设法。A层同学要善于发现规律,用最简洁的方法得出结果。

杨雪莹:大家随我读题:“圆柱高与圆锥高的比为21,底面半径比为13,则圆柱体积是圆锥体积的( )。”我在解决这道题时也采用假设法。根据圆柱高与圆锥高的比为21这一条件,假设圆锥的高是1厘米,圆柱的高就是2厘米。再根据底面半径比为13,假设圆柱的底面半径是1厘米,圆锥的底面半径是3厘米,分别算出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圆柱的体积是12×3.14×26.28cm2﹚,圆锥的体积是32×3.14×1÷39.42cm2﹚,最后,6.28÷9.4223,因此选择A

师:假设法已经帮我们解决了两道问题了。看来,它真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好方法。那么,我们接下来的举一反三环节,就着重练一练用假设法解题。仿照这两道题,对子之间相互出题练习,最少2道。C层学生如果存在疑问,请对子帮助解决。

【环节八】互相出题考,是否掌握自然晓。

题目基本出完,学生开始解题。2分钟后,互批,A层同学询问C层同学解决问题的过程。仍有问题的是苏成浩和张新晨,老师亲自辅导这两名同学。

【环节九】交手试一试,是否达标揭谜底。

同质对子针对本节课的重点和自己本身的情况,互相出12道测评题。学生解答后,教师收上来批阅。

【环节十】教师做小结,及时点评更完整。

相信经过这节强化训练课,同学们对圆柱侧面积、表面积、体积与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掌握得更加牢固了。

精练,检验的是问题解决 - 教育星空 - 教育星空

■教师手记

小学学习重在双基的牢固掌握。学生在导学课和共享课中学到的知识,要想实实在在地掌握并应用到具体问题中去,强化训练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一味地练题并不可取,学生把一种类型的题目练了无数遍,在机械的照搬照抄中,并没有把问题的本质搞清楚,这样的练习是事倍功半甚至惹人厌倦的。只有让学生尽可能地对知识理解透彻,在解题过程中培养能力,养成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思维习惯,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学生在举一反三的训练过程中,形式是多样的,并不是单纯只在解答问题。出题的过程就是学生对问题本身认识的过程,解答问题和讲解思路能反映出学生对问题深层次的理解,既锻炼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提高了课堂实效。

尤为重要的是,学生在帮助他人学习的过程中,还感受到“为人师”的快乐;而接受帮助的同学也得到了及时的有针对性的帮助。事实证明,对子学习,互相的切磋和刺激,能让成绩较差的同学振奋起来赶上去,成绩好的则容易更上一层楼。

(作者系河北省沧州市派尼学校 俊)

近日,湖北孝感第一高级中学某班学生晚自习集体吊瓶,备战高考的“壮举”,不仅轰动教育界,更让社会舆论炸了锅,网友纷纷表示,氨基酸容易上瘾,不可随便滥用。

这种为了应试而急功近利的教育怪象,近年来屡见不鲜。人们对没有人性的教育深恶痛绝,不断行动起来,从改变课堂开始,改变学生的生命状态和学习状态。人们意识到,不课改,教育就没有出路,不课改,教育就不会有希望。

纵然,高效课堂理念深入人心,却也不乏以高效课堂之名,新瓶装旧酒,行应试教育之实。真正的高效课堂不应当以“题海战术”换取高分,真正的高效课堂应该是“绿色高分”和“绿色升学”的代名词。

本期选题,我们的观点很明确,高效课堂不是多练,也不是不需要练,“练”不是高效课堂的全部,“练”只是高效课堂中的一环,是遵循理性学习需要的静思与应用,高效课堂是教育学。

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高效课堂具有三大特征:主动性、生动性、生成性。从教学目标上解读,高效课堂是实化了的三维目标。如果说,高效课堂对新课改有什么贡献和超越的话,它是基于三维目标的基础上,形成了“四维目标”,即超越原有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升到通达智慧的层面。我想,没有人会否认学习的最高境界是智慧的生发。

因此,高效课堂不能单从字面理解高效的概念,也不能以分数的高低评价“高效益”,我们希望看到的是,把“自主、合作、探究”加以行动阐述,并焕发出学生快乐、健康的生命发展和学习过程。

(来源:中国教师报 阅读原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