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是养生保健的上乘佳品。中医认为,同是种子,数量越多,能量越大,滋补力越强。天生万物,独厚五谷,五谷中栗米最佳。栗米又称小米、谷子、栗谷。小米春种秋收得天地之气最全,最养脾胃。小米味甘、咸,性凉,味甘色黄入脾胃经,味咸入肾经。小米乃五谷之首,既养先天之本脾胃,又养后天之本肾脏。
小米的营养价值:小米含蛋白质,比大米高。脂肪1.7克,碳水化合物76.1克,都不低于稻、麦。一般粮食中不含有的胡萝卜素,小米每100克含量达0.12毫克,维生素B1的含量位居所有粮食之首。除食用外,还可酿 酒、制饴糖。
小米粥是健康食品,可单独煮熬,亦可添加大枣、红豆、红薯、莲子、百合等,熬成风味各异的营养品。小米磨成粉,可制糕点,美味可口。小米的芽和麦芽一样,含有大量酶,是一味中药,有健脾消食的作用。小米粥有安神之效。 中国北方许多妇女在生育后,都有用小米加红糖来调养身体的传统。小米熬粥营养价值丰富,有“代参汤”之美称。由于小米不需精制,它保存了许多的维生素和无机盐,小米中的维生素B1可达大米的几倍,小米中的无机盐含量也高于大米。
1、小米因富含维生素B1、B2等,具有防止消化不良及口角生疮的功效;
药用价值:《本草纲目》说,小米“治反胃热痢”,煮粥食,益丹田,补虚损,开肠胃。小米又有栗米、白梁米、黄栗、稞子、谷子等名称,为禾本科植物栗的种仁。原产中国,以山东、河北、东北、西北等地区栽培最多。按黏性分糯栗和粳栗两种。立秋后采收。以粒大饱满为佳。 功用主治: 1、健脾和胃、补益虚损、和中益肾、除热解毒。治脾胃虚热、反胃呕吐、消渴、泄泻。
适宜与禁忌: 一般人均可食用:小米是老人、病人、产妇宜用的滋补品;气滞者忌用:素体虚寒,小便清长者少食。小米以颗粒饱满、充实、色鲜为佳,发霉变质不宜食,小米为大众喜食之品,食疗以不使用化肥农药的有机小米最佳。 推荐几个小米治病的小偏方: 1、补元气:季羡林先生活了98岁,就是每天喝小米绿豆粥,小米补元气,绿豆解毒清火。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