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306期未来教育家|李镇西:钱梦龙老师的魅力(二)

 心上耕田 2016-06-19

第306期 未来教育家|李镇西:钱梦龙老师的魅力(二)

2016-06-18 李镇西 正道语文


  


  钱梦龙教育思想的魅力,其实就是常识的魅力

  

  我年轻时曾追逐各种花样翻新的教学法,但后来渐渐无所适从。是读钱老师的文章,让我追问自己两个非常朴素的问题:“我给学生训练了这么多的方法,当年我是不是这样学语文的?”“学生做的那些古怪的考试题,我是不是都会做?”而答案往往是否定的。然后我又问自己:当年我自己是怎样学习语文的?无非就是多读多写,哪有那么多的“方法”“技巧”?对比现在学生的语文学习,我又不禁思索:学生应该读什么?(仅仅是课文吗?)学生应该怎样读?(非要用所谓“关键词”“关键句”把文章切割得支离破碎吗?)学生应该写什么?(仅仅是教师命题吗?)阅读量应该有多少?(仅仅限于教材篇目吗?)写作量又应该有多少?(仅仅限于课堂作文吗?)学生该怎样读?(是不是非要“受教育”不可?)学生又该怎样写?(是不是非要写“托物咏志”或“借景抒情”的杨朔式散文不可?)……养成多读(尽可能多地接触语言材料)、多写(尽可能多地实践语言技能)习惯,在不断地熏陶、感染、领悟中形成对语言的敏感和敏锐(即人们通常所说的“语感”),这就是我自己当年语文学习的经历,我想可能也是大多数语文教师有过的体会。我们何不把这些质朴的道理告诉学生,并设法让他们也具备这样的语文学习习惯--实际上也是生活的习惯呢?


  最后,我根据自己的学习经历总结出两点:阅读,就是让思想自由自在地飞翔;写作,就是让心泉自然而然地流淌。我就根据这两点实施语文教学,于是我的课便被人称作“教学创新”,是“素质教育”!


  三十多年来,钱梦龙老师以其教育思想和操作模式影响了中国语文教育界乃至整个基础教育界。但细细想来,他的“三主”也好,“导读”也罢,那么通俗,那么质朴,寥寥数语,却博大精深,所谓“大道至简”。钱老师说:“有朋友认为我有‘前瞻性’,其实我只有‘后瞻性’,因为我的这些教学理念完全是从自己少年时代的自学历程中悟出的。”是的,钱梦龙教育思想的魅力,其实就是常识的魅力。钱梦龙老师所拥有的推动中国语文教育改革的力量,其实就是常识的力量。


  “你的评价可谓‘深得我心’!”


  现在,钱老师依然坚守着常识,并不断言说着常识。面对当今语文教育某些违背常识的观点与做法,年逾八旬的他旗帜鲜明地再次发声。在其新著《教师的价值》中,钱老师细数常识,直言不讳--语文教学,说到底就是民族语教育。民族语教育正是语文教学之“魂”!


  我想,一位语文教师,如果确实教得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民族语,能读会写、能言善听,则厥功至伟,此外还有什么呢?


  语文教学,说到底,就是这么回事:教会学生读书和作文,使学生在读和写的实践中学习和掌握汉民族语。


  总之,语文教学认定了民族语教育这个目标,多一点对民族传统、民族文化的尊重,也就找到了语文教学的“魂”。少一点花里胡哨,让学生实实在在地接触文本,实实在在地触摸语言,实实在在地学会读书和作文(包括听和说),语文是完全可以教好的,决不会“越教越不会教”。


  “语文素养”就是“语文的素养”。凡是与语文无关的素养就不应该进入“语文素养”的范畴,比如思想品德修养、爱国主义等。


  语文教学过程,实质上就是语文训练过程。训练是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赖以进行的“基本形态”,有了这个“基本形态”,语文教学才有血有肉,才会有生命活力;如果语文课抽掉了训练,那么语文教学除了剩下一个“空壳”,还能有些什么呢?


  接受美学也并不认为读者可以随心所欲、毫无限制地阐释文本。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只是不同的读者从不同的角度解读哈姆雷特的结果,但哈姆雷特还是哈姆雷特,不会是张三李四或王五赵六,可惜我们在强调学生作为阅读的主体时,往往忽略了文本给予读者的暗示或提示对解读自由度的限制。这种剑走偏锋的所谓“多元解读”对阅读教学的损害,其实不亚于“标准答案”。


  “教学文本解读”就是为了教学的需要而解读文本。它区别于“社会解读”与“文学解读”的主要之点在于解读的内容与难度受教学对象的制约,因此它是一种“目中有人”的解读。比如鲁迅的《故乡》,是初中教材,解读时就要适应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小学教材里有《少年闰土》,是《故乡》的节选,解读的内容与难度就应该与初中有所区别。因此,教学解读是一种“不自由”的解读,既要正确地阐释文本,又要受制于教学对象,不像社会上一般读者那样可以随心所欲地解读文本,也不像文学解读那样必须刻意求深求新。


  现在有一种很时髦的提法,叫“深度解读”,本意是不错的。解读文本当然不能仅仅触及皮毛,流于肤浅;但所谓“深度”,却是一个内涵不确定的模糊概念。怎样解读才算达到了“深度”,并无标准,于是教学中出现了刻意求深、为深而深的现象。这种现象在一些“新生代”名师的教学中尤为多见--他们从文本中往往“深挖”出一些惊世骇俗的思想,自炫深刻,也确实能博得一些年轻同行的喝彩。这些貌似深刻的解读,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不看教学对象,为求深而求深,语不惊人死不休,目的不在于踏踏实实地教会学生读书,而在于展示教师个人的才华、素养;这种解读,除了让学生和听课者自惭浅薄、对执教者五体投地、高山仰止而外,还能有什么结果呢?


  其实,在这样的阅读课上,不仅工具性失落了,就是人文性也被架空或扭曲了。


  读着钱老师这些绝非无的放矢的犀利语言,我再次感到,钱老师的确谈不上有多么“深刻”,他的教育思想之所以三十多年来一直有着鲜活而源源不断的生命力,其实这不过是常识的生命力!


  我写到这里,便通过微信把我对钱梦龙老师的这个评价告诉了他,他马上回复我说:“重视常识,回归常识,这正是我在语文教学上一贯的追求,因为我觉得朴素的常识有时候比精致的理论更接近真理。你的评价可谓‘深得我心’!”


  仅仅把钱梦龙老师理解为教育家,是远远不够的这篇文章已经够长,但我还不得不谈谈我对钱老师人格的感受。中国传统知识分子讲究“道德文章”合二为一,所谓“知行合一”。而现在许多所谓“知识分子”却“道德”是“道德”,“文章”是“文章”,知行分离。但在钱梦龙老师身上,我看到一种知行合一的古风。中国传统文化中修身养性的思想,已经化作他自然而然的生活方式。这是“那一代”共同的风范。和我接触过的于漪老师、陈钟梁老师、洪镇涛老师、欧阳代娜老师等前辈一样,钱梦龙老师具有很高的人格修养,而这种修养不是“做”出来的,而是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的。


  和他一起聊天,你会感到面对的不是一位大师级的语文教育家,而是一位可敬的长者、可亲的朋友。我这人直率,说话好激动,每次我说话的时候,钱老师总是静静地倾听着,不时理解地点点头,那一刻,我真是感到了什么是长者风度。有一个细节可能钱老师都忘记了,但让我很感动:那年我应邀去钱老师学校讲课,他每次陪我吃饭时,总要对服务员说:“请上一碟辣椒酱,我的这位朋友来自四川。”


  我越来越感到,仅仅把钱梦龙老师理解为教育家,是远远不够的。


  钱老师首先是一个有良知、有骨气、心灵年轻、视野开阔、志向高远、精神自由的现代知识分子。同时又是一位和蔼可亲的长者,是一位可以给人以心灵安全感的朋友,甚至是一位乐意让朋友们“肆无忌惮”和自己开玩笑的铁哥儿们!


  钱老师内心深处坚守着自由和民主的理念,但在他那里,“自由”和“民主”不是写在纸上的时髦口号或挂在嘴边对别人“启蒙”的理论,而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心灵诉求,一种人生态度,其核心是对“人”的尊重。


  钱老师有一种迷人的学者风度。这风度绝不是外在的包装,而是他高贵的灵魂散发出来的精神芬芳。但愿这种气质,这种风度,这种芬芳,不会随着时代的推进,而成为中国知识分子的绝唱。


  内容来源:《未来教育家》2016年1月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