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双重聚焦法』聚焦情绪→回到情境→聚焦体会

 好好努力1984 2016-06-19

『双重聚焦法』

 聚焦情绪→回到情境→聚焦体会


什么是体会?

对于聚焦的初学者来说这是一个基本的又似乎是一个难以捉摸的问题。我们在聚焦练习中常常碰到强烈的情绪,如愤怒、恐惧或悲伤,也知道这和生活中的某件事或某个人有关。我们或许会感觉胸口像重重地压了一块黑色石头,透不过气来。随着聚焦的推进,石头变小了、变轻了,或者干脆消失了,身体一下子轻松舒爽了。那么,那些强烈的情绪,或者强烈的身体感受是不是体会呢?聚焦这些能不能引导我们领悟智慧的下一步呢?


情绪与体会的区别

情绪与体会都是关于情境的身体感受,但两者是有区别的。从感觉现象上看,情绪感受鲜明强烈、惶恐不安、急欲改变情境而后快;体会则如挥之不去的轻烟淡雾,暧昧莫名、滞涩不爽。但两者深层次的区别在于情境的背景(Context、语境、内涵、上下文、来龙去脉。以下同)。为了说明这种区别,简德林举过一只猫的例子。

一只猫在它的领地散步,它的身体持续地广泛地感知周遭的每件事、每个轻微的噪音。突然,它发现了一只陌生的猫。这时候它的身体发生了一个巨大的物理变化,它的尾巴突然变粗,心脏剧烈跳动,它发出嘶嘶的低吼,整个身体是紧绷的。现在,这只猫忽略了它通常如此敏感的环境,注意的范围收缩集中在那只陌生猫上,它要准备战斗了(简德林,1991)。

对于猫来说,这是一种自适应。它收缩和关闭了大部分感知准备投入战斗。我们人也一样。当处在强烈的情绪之中,情况危急,大部分感知通道被自动关闭,我们要把身体资源集中到改变情境的行动上来。“情绪原本来自情境宽广的背景,而一旦情绪生起这个背景就收窄了(简德林,1991)”,我们已经看不见背景整体。

  我们与猫的区别在于,动物的情绪只存在于它们的行为中,而我们除此之外,还可以把情绪藏在一个内部空间中,这比动物进了一大步。我们可以做到脸面上不露声色,胸腹内波涛汹涌。不过,如果这个身体的内部空间堆满各种各样的情绪,汹涌得久了,就会带来心理问题,影响我们生活的品质。另一方面,要是我们能善用这个空间,我们也许能找到应对情绪的好办法。


情绪不是感受的全部。

情绪只是一种特殊的感受,我们只是偶尔有情绪。而身体却每时每刻在感受他们与环境的互动。身体感觉到的互动暗含了复杂的巨量的信息——不是呈现为分散的方方面面——而是整体的身体感觉,也就是体会(Felt sense)。这整体的身体感觉不是静态的,而是作为一个持续的生命过程每时每刻在暗含孕育着下一步。吸气暗含着下一个呼气,摄食孕育着满足、休息、排便等一系列过程。如果我们能感知情境背后的这种生命过程,我们就可以获得关于情境的以及我们如何生活得更复杂更好的信息,也就是我们感兴趣的“智慧的下一步”。

双重聚焦法:从情绪移动到体会

  如上所述,体会是关于情境宽广背景的整体感觉,而情绪则收窄情境的背景。有的人喜欢探索情绪后面有什么神秘启示。其实情绪后面,只是些习性模式和肤浅的社会文化约定俗成的“应该”和“必须”。情绪收窄了情境的背景,我们在被关在一个狭窄的圈子里打转,跟着情绪走的结果多会令人事后后悔。


  那我们能不能越过情绪直接去聚焦体会呢?对于一些重要情境、重要时刻我们往往都会有情绪。越是我们在乎的人和事越容易引起我们的情绪,而这些重要情境又特别需要我们找到“智慧的下一步”。强烈的情绪就像浓烈的色彩会遮挡住其它身体感受,在情绪中我们很难去感受微妙的身体性体会,只有搬开挡在洞口的大石头才能看到洞里的东西。当有情绪的时候,我们应把情绪作为进入体会的门径,先应对情绪。当心情平静下来,我们才能去聚焦体会。所以,我们“需要从情绪移动到体会(简德林,1991)”

  在从情绪移动到体会的过程中,情境连接着情绪,也连接着体会,是情绪和体会的交叉点和共同的“把手”。我们从聚焦情绪入门,当情绪平静后,再回到产生情绪的情境,顺着情境接近情境背后的整体背景去寻觅、聚焦体会。即:

① 聚焦情绪
② 回到情境
③ 聚焦体会

  并不是说我们聚焦一定要从情绪开始,如果我们能感受到体会当然可以直接聚焦体会。但是如果有情绪我们就需要从聚焦情绪开始。尤其是初学者多有积存的情绪或情结,而且对体会的辨识还不那么敏锐和熟练,情绪又最容易辨认,聚焦情绪→回到情境→聚焦体会这样的程序可以助益初学者找到体会。


① 聚焦情绪:应对情绪能量更好的方法

  情绪是身体内凝固的模式(Pattern)对情境的自动反应。情绪是一种能量,驱动我们立刻行动去改变情境。没有觉察的人就像混沌无力的木偶,任凭情绪裹挟着去行动。情绪之所以能驱动人,是因为人本能地厌恶情绪带给身体的痛苦感受,要通过行动改变情境来立刻摆脱痛苦体验。如果情绪带来了喜乐的感受,又会驱动人行动去攀附和增强这种感受。这种趋乐避苦的自动反应是以一种模式来应对生活中的万千情境,必然是与实情不合,造成烦恼痛苦的结果。


  人对待情绪的另一种方式是把情绪藏在内部空间里。情绪是身体感受,它是一种身体能量,要驱动我们去行动,去改变情境。如果我们在这种能量的驱动下付诸行动,这个能量就消耗掉了,这个“情境→感受→行动→下一个情境”的循环也就完成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就是由一个个这样的由情绪或感受驱动的循环的序列构成。如果有一次因为某种原因(外力或压抑等防御)没有付诸行动,与情境的互动没有完成,这个能量便留了下来积存在身体里。以后每当想起这个情境,这种能量就会涌起。情绪和感受的能量在身体里积存占用多了,加上我们怕它们流露出来让我们失态还要用更多的能量去压抑它们,生命跃动的鲜活能量就会减少,我们会感到无力无助。有时候我们感觉自己像个装满了的脆弱容器,一点点小事进来都会让我们爆炸或崩溃。当我们虚弱或没有防备的时候,身体里的情绪能量会对我们突然袭击。各种情绪混在一起,我们甚至已经搞不清这是什么情绪、是什么情境引起的了。


  如果我们既不想受情绪摆布去伤害他人,也不愿把自己的身体只作为一个收藏情绪能量的容器来伤害自己,我们就需要寻求或学习一种更好的方法。


  聚焦是应对情绪的良法。情绪如果被充分地感受和表达,只要方法对、时间足够长,情绪的能量就会渐渐被消化、转化为无形平静的鲜活能量。聚焦情绪可以作为一个单独的练习,其目的不是为了领悟而是转化能量。我们不仅可以聚焦当下产生的情绪,也可以聚焦身体中积存的情绪或情结,使身体清净并充满平静鲜活的正能量。佛陀倡导在“受”(情绪感受)这个环节切断五蕴或缘起的恶性循环,而聚焦则展示了如何做的一种具体技术。


① 聚焦情绪:如何聚焦情绪

  聚焦情绪从一个暂停开始。起初初学者不知道该在什么地方停下来聚焦。但是只要我们有一点点觉察力,就容易辨认出情绪这个最强烈的身体信号,可以提醒我们在这里作一个暂停。我们让情绪或感受驱动的日常行动或情境暂停一下,来反身看一下发生了什么。当我们能够停下来,我们就开始与与情绪互动,形成了一个互动的内部空间。我们在这里,情绪成了我们感受的对象。情绪还需要由内向外移动、向外表达。聚焦者的描述与陪伴者的反射就是这种内外互动的安全有效的形式。


  聚焦情绪只需要从情绪中脱身出来并感受和表达情绪,不一定要像聚焦体会那样寻找匹配的词或进行感应。在开始时由于模式与情境仍然在互动,情绪往往会越来越强烈。有的初学者会担心这样下去承受不住,以至于会想要终止练习。“调整距离法”是在这时候拉开与情绪之间的心理距离,把注意力放轻一点;“内在关系法”则要求我们把自己增强增大,让情绪看上去相对缩小;我们还有一个简单可靠的办法,或可叫作“正念包裹法”,就是暂时不去想那个情境,暂时切断模式与情境的互动,用不评价、无反应的觉察力(正念)把情绪“包裹”起来。这样情绪没了来源就不会继续增强,继而会像戳了针眼的气球慢慢地减弱以至消失。无论情绪有多强烈、身体感受有多痛苦,只要我们能用正念把它绝缘起来放在旁边有足够长的时间,情绪的能量就会慢慢消融于无形。这时候我们如释重负,有一个平静无我、开放自由的片刻,练习者多会有“忽然一笑”。


  还有一点需要留意的是阻抗。我们对恐惧、悲伤、焦虑等情绪或已自然地发展出了防御,形成对情绪聚焦的阻抗。初学者会突然发现情绪感受不见了,过一会儿又有了,似乎有某种东西挡在我们与情绪之间,情绪忽隐忽现,就像是在和情绪捉迷藏,一接触到情绪立刻就有东西上来拉扯挣扎,使得真正全然感受情绪的累计时间很短。这时候我们不妨先来看一看是什么在阻抗我们感受情绪。结果我们会看到这种阻抗其实是对痛苦感受的一种无意识守护,如果我们看到它,不赋予它能量,它的作用就会减弱。我们倾向于执着、攀附快乐的感受,对痛苦的感受怀有敌意,虎视眈眈地要发现它、修理它、消灭它。如果我们换个开放和友善的视角或态度会怎么样呢?就好像我们是一个母亲或者是一个老师,身边有一群小孩子需要照顾。我们喜欢好孩子,但是对于那个受了委屈在角落哭泣的脏兮兮的孩子,我们也会把他拥在身边拉着他的小手倾听他述说。当情绪觉得安全、被接纳就会显现出来与我们互动,自由地表达自己。


  聚焦情绪对我们的人生意义重大。生活过程不断地生成感受,情绪永远不会枯竭。之前我们都是受模式、受身份角色的摆布,在情绪感受的驱使下魂不附体地奔波打转。当我们能够觉察并暂停下来聚焦情绪,就切断了一次无明的轮回,得到了一次解脱。我们会感到对自己人生的一种掌控,成为情绪感受的主人。有聚焦托底,我们就可以对情绪抱有一种观赏的态度。各种情绪感受就像浓淡七彩,构绘成独一无二的画卷。我们一边观赏一边描述,旧的画面淡去飘过,新的风景绚丽又来。我们甚至可以随顺着情绪能量做事:一怒能打破僵局,畏惧令行事谨慎,欢乐与他人分享,哀伤以升华灵魂。


② 回到情境:我们需要再进一步到达体会

  当情绪消失,我们如释重负,很多人喜欢停留在这种好感觉中结束聚焦。这也不错,却又可惜。到了这里,我们只是做了聚焦体会的前期准备,还可以走下去。


  情绪产生于身体内模式与情境背景的互动。我们既有进化而来的习性模式,也有社会文化角色的“应该”或“必须”模式。模式是凝固的自动反应,有A情境就有X感受,有B情境就有Y情绪。“感受一个情绪并不能改变引起这个情绪的模式…情绪是我们身体一个巨大的变化,或还可以改变情境,但改变不了模式。相反,使模式失效则可以在我们及我们的行为之中发生一个变化(Mary Hen-dricks-Gendlin,2003)”。从佛法来看,我们即便在“受”这个环节切断了一次五蕴或缘起的循环,但是产生这个 “受”的“想、行、识、”(模式)还在,下一次遇到相同的“色”(情境)还会产生相同的“受”来。如果我们不想再让同样的情绪一遍又一遍地重演,就需要使模式失效。而且,但凡重要的情境、重要的问题,我们还需要领悟新的、智慧的下一步。模式和下一步都是暗在的,并不在情绪和理性中。因此,为了了解是什么引起了情绪以及新的步骤,我们需要到达体会(简德林,1991)。 


② 回到情境:情境像个锚,可以帮助我们把觉察锚定在身体的某一侧面

  在聚焦情绪与聚焦体会之间似有一个不确定的过渡阶段。当情绪减弱,这时情境的背景已经在慢慢开放,不待我们有意识地回到情境,我们也可能已经无意中溜回到情境、光顾了情境背景。如果这时体会已经在那里,我们便可以透过情绪去聚焦到体会进而获得领悟了。这时候聚焦情绪变成了聚焦体会。但这里似有相当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如果我们在程序上设置一个回到情境的步骤,获得领悟的几率会不会提高呢? 


  情绪是从整体背景通过情境而来,体会是身体对情境整体背景的整体感受。从情绪入门,顺着情境这个“把手”我们可以再回溯到情境的整体背景同时反身自己的整体感受。“身体是一个与环境互动的过程,因此身体是这个过程的情境(简德林,1997、2004)”。我们可以把某个情境的整体背景理解为身体的某个侧面。身体或整体背景主要是暗在的,而情境是明在的,情境像个锚,回到情境可以帮助我们把觉察锚定在身体的某个侧面。


② 回到情境:回到情境的宽广背景我们或会有新发现

  我们在聚焦了情绪之后回到情境,这个时候没有了情绪的干扰,我们往往会有新发现,也比较容易接纳新发现。

案例1

  聚焦者A说妹妹出生后妈妈就只顾妹妹不要她了,在之后的几十年里一想到这件事她就充满失望、愤怒和恐惧,她甚至记不起5岁以前的任何事。她聚焦这些情绪,这些情绪消失了。随后,陪伴者邀请她再回到那个情境。当陪伴者说:“那好,就让我们现在再一次回到那件事,在妹妹出生后妈妈就只顾妹妹不要你了…”聚焦者立刻说道:“不!妈妈没有不要我!她是有了我们两个!是我,要一个人独占妈妈所有的爱!!”……

 在情绪平静后回到情境,这时候的情境背景开放了,如果我们在宽广的背景中继续觉察,身体会让我们明白更多的东西。随之,体会变化(Felt Shift)了,旧的模式被化解或失效,聚焦者对于同一个情境往往会有一个新的视点和一个新的阐述。这个从身体里跳出来的新视点和新阐述是头脑根本想不出来的。以后即便聚焦者再次回想到这件事,身体反应会大不相同。通常这件事只剩下一个没有情绪能量的信息记录,也没有那个旧模式再来产生情绪,甚至我们可以一边回忆那件事一边来笑谈它了。


③ 聚焦体会:聚焦对于情境的意义

  身体本无意帮理性解决问题,我们与身体的聚焦互动主要是化解各种身体过程的阻滞、化解身体的挂碍和重负。这些阻滞、挂碍和重负来自于习性和文化的凝固模式。以凝固的模式应对丰富万千的生活固然省时省力,但模式要改变生活以适应自身总会阻碍身体过程。身体过程是鲜活的生活洪流,在遇阻之处,如果我们去聚焦就能帮助身体化解阻滞并发现下一步的流向。


  即便聚焦主要不是为了解决问题,但是对于我们应对复杂情境、解决问题亦有重大利好。首先我们可以聚焦情绪,从情绪感受的困扰中解脱出来并获得生命能量;其次我们可以从模式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对问题的视点变化了,对情境的任何方向的进展都能轻松接纳,变得开放、自由自在;第三,当暗在里最后一块拼图完成,身体里会突然跳出智慧的下一步来。这一步既使得身体舒爽,同时又使得环境、他人获益,因为身体原本就与环境和他人连在一体。

案例2:

  聚焦者B是某公司的创业经营者,他从公司退休十年后有一天他接到公司的盛情邀请,要访谈他的公司创业史。他欣然接受了邀请,觉得这是肯定自己过往的好机会。当他收到公司的采访提纲,看到提纲中有部分内容是要求他对公司现在的干部作出评价,这在他的预想之外。他觉得胸口开始向中心紧缩,腹部好像有什么东西。他把这个情境一遍又一遍地拉在面前不断地聚焦体会,问:为什么会有这个莫名的感受?!在一个意料不到的时刻,突然胸腹舒松开来,通爽散向四肢八脉,几个字跳出来:可以不去!他顿时明白那个逼迫自己一定要去肯定过往(贪)的模式被化解了,他进退自由了!当他有了自由,就可以做任何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他轻松按自己的想法修改了采访提纲来与公司积极互动,删去了评价干部部分,公司如果不同意就不去。公司回信同意。在访谈之前,他已经非常平静而自信,暗在的孕育已近尾声。明在的结果是各方面对访谈都很满意。


③ 聚焦体会:身体对我们觉察的回应叫体会

“身体会对我们的觉察作出反应。”(池见,2013)当我们对身体进行反身性觉察,也就在之前的身体过程中加入了新的要素,形成了新的过程,身体变化了。例如我们觉察情绪,情绪会减弱、会转化,就好像身体在与觉察的呼应唱和中变化了。如果再进一步,我们去觉察身体过程的某个侧面或某个情境暗在的整体背景,暗在的身体也会对我们的觉察作出回应,让我们明白一些事情的意义。实际上,身体需要让我们明白一些事情。身体的互动行为要扩展到体力能及的范围之外,就需要借助象征、语言和思维等等,身体的意志需要通过我们的理解才能实现。所以,身体期待并欢迎我们的觉察,一定会对我们的觉察作出回应。甚至可以说,我们能觉察到什么程度,身体就能让我们明白到什么程度(池见,2013)。


小结:聚焦情绪→回到情境→聚焦体会→创造体会的意义

  区分情绪与体会对于聚焦非常重要。虽然在实际的聚焦过程中我们或不一定要区分这两者(Ann 2013,p70),但理解两者的区别有助于我们关注体会并领悟出体会的意义而不是一旦情绪消散就中止聚焦过程。在情绪消散之后,我们可以不断地、主动地回到情境同时感受体会——身体对情境整体的整体感受。当体会清晰起来,我们应该不失时机地去领悟智慧的下一步即体会的意义。意义不是原本隐藏在体会之中等待我们去发掘的而是等待我们去创造的东西。对意义的创造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考池见阳、李明、王晓芳共同执笔的《“翻过来的帽子”—意义是怎样创造出来的?》一文。


参考文献:

*  Gendlin.E.T.『A Prosess Model』1997

*  Gendlin.E.T.『『心理聚焦』25周年版序 』2003

*  Gendlin.E.T.『On emotion in therapy』1991

*  Gendlin.E.T.『Five philosophical talking points to communicate with colleagues who don't yet know  Focusing』1997 . 2004,

*  坎贝尔·帕顿『聚焦取向的心理治疗』2010

*  Akira Ikemi『three perspectives on embodiment』1997

*  Akira Ikemi『傾聴?心理臨床学アップデートとフォーカシング』2016

*  Mary Hendricks-Gendlin『Focusing as a Force for Peace: The Revolutionary Pause』2003

*  Ann Weiser Cornell『聚焦在心理治疗中的运用』2013

(完)


笔者: 李 明

2016年5月29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