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景】河曲县周边发现了历史千年老古堡

 雨神2014 2016-06-23
2016-06-23 河曲佰事通

不论是历史学家还是人类学家都这样认为:黄河是中华民族和文化的母亲河,长城就是中华史籍的书脊。带着对黄河和长城的景仰,我们选择在五一长假,开车去游览山西、陕西境内的一些有关黄河和长城的历史古迹和自然景观。我们此行的路线是:四月三十日下午从北京到大同,五月一日,大同-朔州-偏关-河曲。五月二日,河曲-保德-兴县-临县。五月三日,临县-碛口-佳县-米脂-绥德-延川。五月四日,延川-延安-洛川。五月五日,洛川-宜川-韩城。五月六日,韩城-临汾-太原。五月七日,由太原回北京。其中大部分路线都是沿着黄河走,而长城一直在我们的左右,我们仿佛穿行在历史的隧道里,壮美的山河,深厚的历史积淀,不断地激荡着我们的心怀……


从北京到大同的路上,黄土山坡越来越多,我们一点点接近黄土高原了。五月的西北正是山花烂漫的季节,路边,白色的杏花、梨花、苹果花一片片的铺在黄土地的沟沟崖崖上。在大同著名的老爷庙饭店品尝了山西特色食品,次日,上大运高速经朔州去往偏关。这是在路上看到的不知哪座山,山顶上还有积雪。

虽然风里带着点沙土,但是天空碧蓝如洗。

穿过一道道梁来翻过一道道坡。

窑洞座落在山坳里。

你家的屋顶就是我家的庭院,窑洞依山而挖,冬暖夏凉。

在山坡上远远看到了古代的烽火台!

烽火台是黄土夯成的,矗立在山冈上,在西北风里慢慢销蚀。

烽火台呈方柱型,每隔一段路,在最高的山坡上就建有一座。

在这条路的两边山坡上各建有一个烽火台。

站在路边往下看,远处是一层层梯田。

崖畔下是“五哥”赶着羊群……

田野里刚有一些新绿。

羊群寻水而来。

远处山上的烽火台和残存的城堡。

看沧海桑田,变化万千……

马路对面的远处的烽火台,耸立在山端。

没有任何标志,在路边看到一段城墙,高大厚重。

消息树?

绕到这段城墙的西边,看到残存的碑石基座和一个土台子。

这是西边的城墙。一查史书记载,才知道这里是偏关的老营堡! 在这一路上始终要拿着史书和地图边走边查,喜爱历史的团团正当重任。

老营堡是明长城山西镇重要关堡。位于山西省偏关县境内。据《读史方舆纪要》载,“正统末置,弘治十五年(1502)、万历六年 (1578)增修,周四里有奇。”

老营堡,位于偏关城东40公里,关河北岸,建筑规模为偏关县境仅次于偏关县城的第二大城堡。

老营堡周围群山环抱,中间地势平坦,其东、北两面紧靠长城,关河又绕城南西下。从战略位置来看,老营堡北控平鲁,西衔偏关,东接宁武,军事地位十分重要。

老营堡里现在还居住着百十户人家。

堡城原为砖砌,今砖多已拆走,只存夯土,城砖被村民用来建房。

老营堡有东、西,南三门,各门皆存门额石匾两块。这是西门,瓮城内门额石匾阴刻楷书“晋北锁钥”四字。外门额石匾阴刻楷书“威望关河”四字,两匾皆署“万历八年”。

古堡人家。

东门瓮城内门额石匾已风化字不可辨,瓮城外门额石匾事迹清楚,阴刻楷书“老营城”,并署有“万历六年”等字。

南门瓮城内门额石匾,阴刻楷书“南控雁宁”四字,署“万历八年”;外门额石匾阴刻楷书“保障”二宇,署“隆庆五年”。

满院春色。

老营堡外长城上,原有老营东关河隘口,此关口外筑券拱砖洞三座,上置有关楼,为嘉靖二十三年(1544)建,万历二十九年(1601)重修,此关口今已毁。

站在南城墙上向北了望,一座座烽火台和残长城横亘在山冈上。

山西境内的长城大都只剩下夯土形成的土台子了。

从高大的夯土墙尚可看出城堡原来的规模。

在这座用于屯兵的城堡的四面周围,烽火台一座连着一座。

在城墙上往城南边看。

在南门外,村民在城墙下挖了窑洞居住。

从这里可以看出城墙有多么厚。

北边远处山上的烽火台。

北面山上的长城。

从古城堡的一角可以看出其不小的规模。

离开了老营堡,我们继续向偏关进发。偏头关(今偏关县)位于山西省西北边陲,处于黄河南流入晋的交汇处。北依长城与内蒙古清水河县接壤,西临黄河与内蒙古准格尔旗相望,南于本省河曲、五寨两县相连,东于神池、朔州两县(市)毗邻。偏头关与宁武关、雁门关合称中华三关,是明代长城外三关之首。明代长城设九边重镇防守,其中太原镇又称山西镇驻防偏头关,管辖的长城西起保德,东达黄榆岭(今山西和顺县),全长800公里。其中在偏关境内分大边、二边、三边、四边、黄河边,内边计六条长城,再加北魏长城、北齐长城,总长500公里,偏关为“三晋之屏藩”、“晋北之锁钥”。 俗有“铜偏关,铁宁武,生铁铸成老营堡”之说。史称“九塞屏藩,三关首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