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将亡于中药【第3期】 药材炮制或将后继无人

 nhql 2016-06-25

引言:


前面两期,我为大家介绍了“药材原产地迁徙”、“中医传承的没落”,感觉一直没有聊到药材对于中医存亡至关重要的一点:中药材的炮制。今天我将引用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市场司司长骆诗文的经历,为大家讲述中医最为看重的“药材炮制”,如今步入绝境的无奈。




一言难尽话炮制


很多人都听说过何首乌能治少白头,但为此闹肚子的也比比皆是。


原来生首乌中含有一种蒽醌衍生物,能滑肠致泻。必须经过炮制,让蒽醌衍生物水解成无泻下作用,降低毒性,才可以正常行使乌须黑发的功效。


红顶商人胡雪岩开设的胡庆余堂,收藏着一套国家一级文物——金铲银锅。紫雪散祖传最后一道工序,就是放入白银钵内,用黄金铲搅拌煎熬。


很多人以为这不过是药店的噱头,后来经过化验证实,白银含有硝酸银、弱蛋白银,对人体黏膜有抗菌消炎作用:金箔则具有镇惊、安神功效。


了解中医的人都知道,中医的疗效,除了靠医生技术,还要有优质的中药饮片。优质的饮片依赖于药材炮制得法,否则再高明的方子,疗效也会大打折扣。这其实也印证了那句老话儿,好方子要好中药来配,如果没有好中药,再好的方子也是空的。




以常用药材半夏为例,内服能燥湿化痰、降逆止呕,外用能消肿止痛。但生半夏是有毒性的,必须经过炮制后才能用于临床。根据传统不同炮制方法,半夏可分为京半夏、仙半夏、清半夏、姜半夏、法半夏、制半夏、苏半夏、竹沥半夏、青盐半夏等。但随着不少炮制技法的失传,现在市面上能见到的半夏大多为清半夏、法半夏、姜半夏等少数几个品种。


“中药加工炮制,一是减毒性,二是增加疗效,三是改变归经。”骆诗文曾感言道:“用盐卤、生石灰炮制的法半夏,用于健胃。童子尿半夏,主治跌打损伤、胃里咳血。姜半夏则是治疗妇女妊娠反应。而生半夏则是催吐的。有些传统方子标明要用京半夏,但只能用制半夏来取代,这样一来经典方的效果自然就大打折扣了。


但据骆诗文观察,现在的药厂和医院,虽然有炮制标准,但都锁在柜子里,好多都是不炮制,或者炮制不到家。即使某些著名的大药店也存在此类现象。“炮制首乌传统用黑豆煮,药材商代以锅底灰,甚至用墨汁染色。白术就是往锅里一倒,根本不翻炒,上面是白的,中间是黄的,下面的则是焦黑的。”


炮制不得法,轻则减效,重则害命




一名具有40年临床经验的中药师发现,炮制用醋如果用工业醋酸或食用醋酸配制的食醋,都有一定的毒性,能引起30%左右的小鼠死亡,而使用发酵米醋则无此不良反应。马兜铃则闹出过肾病风波,一时老鼠过街人人喊打。主要原因就是国外为了减肥,把马兜铃直接当茶饮,而不知道我们药典规定马兜铃要用蜂蜜炮炙解毒。 


“药工”这个名词或者说这个称谓似乎知道的人不多了,但是遵古炮制这个词我想大家并不陌生,上学那会儿只听老师说过他认识一位老药工切片比任何机器切得都好,但是没有机器快,也没有人学了,所以我一直在想,“先进”的生产力算不算也是中医发展道路上的一个障碍呢!?


中药炮制是我国独有的制药技术,也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但当前中药传统炮制工艺却面临失传的危险。由于老一辈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和经验得不到继承,掌握传统中药技术的人才队伍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所谓“药为医用,医因药存”。如果中药炮制、鉴别环节出了问题,药材质量就得不到保证,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


后继无人,谁来拯救?


虽然炮制技术乃是中药的核心,但是后继无人,很多饮片厂甚至雇佣了对中药炮制一知半解的初中生、高中生来作业。




“现在善鉴别精炮制的中药专家,全国只剩下两位‘高徒’:83岁高龄的王孝涛和 85岁高龄的金世元,所有中药炮制方面的专家加在一起,总共40多位。说句难听的话,死一位少一位。”骆诗文说。


而一家驰名全国的老字号 ,由于老药工总坚持老规矩,新领导不乐意了,退休时一个都没留。有些人就这样流失到深圳的外商合资药店当技术指导,我国炮制技术面临泄密之虞。


“王孝涛现在老得连门都出不去了,曾经想穷极毕生所学,为国家留下一本关于炮制方法的书,出版社问他要 20万元,他向有关部门申请经费支持,没想到一分钱都没批,王老一怒之下罢笔不写了。”


药材掺假,市场可以监管

中医没落,国家可以扶持

唯独中药炮制这项文化遗产,两位老人一旦离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