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在剧烈运动后和大量排汗后,会随汗液流失很多的水和电解质(electrolytes),长程马拉松的选手容易出现低血钠的症状,所以在长跑时运动员除了喝水外,有人也会喝盐水来同时补充电解质。但明明已是口干舌燥,为何口渴不直接喝水就好?这是由于当身体流失了许多电解质(如钠、钾、镁、氯等离子),若只补充大量水分的话,可能反而使得电解质被过度稀释而失去平衡,会导致肌肉无力、抽筋、疲劳或甚至昏眩休克等不适,运动饮料(sport drink或electrolyte drink)也是在这样的概念下所诞生的产品。 运动饮料最初是在1960年代,由佛罗里达大学的肾脏科医生Dr.Robert Cade所开发,主要成分有水、蔗糖、矿物质(钠、钾等电解质)、柠檬酸和香料等,有些产品也可能添加维他命、氨基酸等成分。美国运动医学会就建议,若运动时间超过1小时可适当饮用含有糖分和钠、氯和钾等电解质的运动饮料,但如果只进行短时间的低强度运动、流汗量不大时,建议只需多喝开水就可以了。 和水同样能快速补充水分 近年的运动饮料广告常运用渗透压的概念,强调产品属于低渗透压(hypotnic)或等渗透压(isotonic)能有利水分快速吸收。其实从生理学来说,我们消化道所分泌的消化液,本来就有能力自然调节肠道中液体的渗透压,让水分快速的吸收,所以大家应该不必担心渗透压这个问题,更不用烦恼如何让身体较快速的吸收水分!《英国医学》期刊有研究报告指出,过去许多探讨运动饮料是否有助改善运动表现的研究,不少都是让受试者在空腹或容易出汗的湿热条件下进行运动测试,然后再比较运动饮料与水的效果差异,因此归纳出运动饮料能较有效帮助身体复水和延缓运动衰竭时间等结论,但若改在正常饮食下进行类似实验,喝水或运动饮料的差距其实有限。对短时间的运动而言,由于大家的日常饮食已普遍摄取足够或过多的电解质,所以缺乏电解质的问题较少,一般多喝开水就可以了。 什么时候才该喝运动饮料? 单纯就补充水分来说,喝水或运动饮料在水分吸收速度上并无差异!不过,若经过较长时间(1小时或以上)的剧烈运动,身体大量排汗后,建议可适量饮用含有糖分和电解质的运动饮料,帮助补充随汗液流失的电解质,其糖分也可帮助补充运动所消耗的热量。若遇上生病严重呕吐和腹泻,身体流失大量水分时,饮用运动饮料也能帮助身体补充水分。除此之外,平常在没有运动的时候,很多人都喜欢把运动饮料当作休闲饮料来饮用,这样可以吗?其实,运动饮料就像其他含糖饮料一样,要注意避免摄取过多的糖和热量负担,在非运动的情形下,干净的饮用水始终是最佳的选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