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数伏与数九:民俗中的道理

 风飞扬柳 2016-06-28


在中国传统民俗中,人们所“最热三伏天,最冷三九”,但是随着岁月的推移,人们对数伏与数九,都只保留了一个很模糊的认识,说不上来其中包含了哪些道理。甚至有的朋友说,夏至就该开始数伏了。在本篇中,小编就尝试着为大家分解一二。

时至炎夏,阳气鼎盛,一阴始生,然阴柔之气,开始还较为弱小,所以畏惧阳气,故潜伏于九地之下,直至阴气强盛方敢与阳气分庭抗礼,故曰“伏”。

以五行论之,夏属火,秋属金,金始生之时,正当酷热,火力尚强,而火克金,故金惧而伏,直至天转凉爽炽热渐次削弱才“出伏”。

而阴阳五行论在具体民俗中,又是以干支纪年、纪月、纪日的方法紧密相关的,人们用甲乙丙丁戊己壬癸十天干和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搭配来纪年、纪月、纪日。大多数朋友都对干支纪年或多或少了解一些,但是实际上一年中的每个月、每一天也是可以这么来搭配表示的,例如2016年6月26日,就是丙申年、甲午月、乙卯日。如果连某个具体的时辰加上,就是算命先生说的八字啦,这里不再引申了。丙申年

只有知道了这个,才能真正了解“数伏”这个民俗。民俗中讲,夏至后第三个庚日数伏。夏至正应十二消息卦中的“天风姤卦”,繁盛至极,开始成熟与消减、衰退,“庚日”表示“庚辛金”。

数伏与数九:民俗中的道理

自数伏开始,头伏十日,十日后整合下一个庚日为中伏,而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开始末伏,也是十天。可见,头伏和末伏都是十天,而中伏的天数则不定。有的年份中伏是10天,有的年份中伏是20天。这就是民俗中的数伏。

说完了数伏,我们再来简单说说数九。数九是从冬至一阳初生,正应十二消息卦的“地雷复卦”,数九即是数阳气回复的过程。

数伏与数九:民俗中的道理

数伏数九放在一起看看很有趣,让我来给大家试着分析一下:

1、数九每一九规定为九天,正因为《易》云,阳数一三五七九,阴数二四六八十,九是最大的阳数。而数伏每伏规定为十天,也正是因为十是最大的阴数。

2、冬至之后马上数九,而夏至之后需要等待第三个庚日才开始数伏,也正是因为阳主刚健,因而即使出生其力尚弱时也无所畏惧;而阴主柔,所以其力微弱之时要先“伏”。

3、为什么夏天只有三伏,而冬天数九要有九九,直到六九才能“春打六九头”,并且还要很长时间天才能转暖,而夏秋之际三伏之后就凉爽了?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阴柔胜刚强这一核心理念。虽然易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并立而言,但实际上,曲则全、柔能克刚,是一种中国传统文化中深入人心的观念。虽然阳刚阴柔同为一个事务的一体两面,但不管天之道还是人之道,阴柔常常能胜刚强,这也是中国道家的核心理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