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楼品茗13

 怡乃馨 2016-06-30
写在前面的话

  《问红》在德清落地生根,甚是欣慰。

  德清是我的外祖父俞平伯的故乡,尽管他生前很少回到德清,但他始终没有忘记他是德清人,以致在他亲拟的墓碑文上分明地写下“德清 俞平伯”的字样,这是对故乡怎样的深情啊!

  今天我们谈论《红楼梦》,应当从普及入手,通过普及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红楼梦》,懂得《红楼梦》,喜欢《红楼梦》。如若过于深奥,恐会有拒人千里之外之嫌,必不可取。这也是我对《问红》今后发展方向的一点期望和建议。

  德清人应当读《红楼梦》,德清的年轻人更应当读《红楼梦》,毕竟俞平伯从这里走出。他对家乡后生的期望,落在写给“城关中学”的匾额上。这殷殷期望怎能辜负?《问红》的作用便在于此。

  对于《红楼梦》我从未做过像外祖父那样的深入研究,更不曾涉足“红学”,这也是外祖父生前对我的谆谆嘱咐,我哪敢越雷池一步!

  如今写“好了歌的现实意义”意在抛砖引玉,亦是对家乡的眷恋和关切之情。且俞平伯纪念馆即将在德清落成,因此也有着一份对外祖父的怀念和无限的敬意。

  2015年4月于香港

  “好了歌”的现实意义

  韦 柰

  “好了歌”出现在《红楼梦》的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不是偶然的,“好了歌”和“好了歌解注”可以说是《红楼梦》全书携纲提领的“文件”。纵观《红楼梦》,全部故事和结局都围绕着“好”、“了”展开。

  左思说“俯仰生荣华,咄嗟复凋枯”;陶潜说“衰荣无定在,彼此更共之”;诗意与“好了歌”相近。都是说盛衰无常,祸福相倚。但“好了歌解注”似更侧重于由衰而盛,这是要注意的。如“解注”开始就说:“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这是由盛而衰的一般说法。但下接“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却又颠倒地说,便是一衰一盛。循环反复;又是衰者自衰,盛者自盛,正像吴梅村诗所说:“何处笙歌临大道,谁家陵墓对斜晖。”试推测一下后来的事,不知此马落谁家了。——俞平伯“评‘好了歌’” 从俞平伯先生的这段话中我们大致可以了解《红楼梦》全篇写了一个“由盛而衰”的家族(社会),至于此后的“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所强调的则是“一衰一盛”的循环反复,与贾氏家族并不相干。(续书的后四十回写“兰桂齐芳”,便是高鹗的重大失误)。若不能读懂“衰”、“盛”两者之间的这种辩证的关系,便无法深层次理解“好了歌”的意义所在。

  读“好了歌”我们不能不佩服曹雪芹的伟大,他对事物辩证的认识在他生活的那个年代,实在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不由得想起俞平伯先生“今后似应从文、哲两方面加以探讨。”的话——俞平伯“1980年5月26日上国际红楼梦研讨会书”他实际是在指点《红楼梦》的文学性、哲学性方才是研究的方向和重点,只可惜少有人注意到俞平伯先生的提醒。“否则,只要一动便有障碍,任何一个问题都可以引起无休止的争论。这边虽打得热闹,而那边的红楼梦还是《红楼梦》!”——俞平伯“索隐派与自传说闲评 1987”他已经把红楼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病说得再清楚不过了。

  社会迅猛发展,今天我们读“好了歌”已不是曹雪芹生活的时代,也因此会有不同的体会和感悟,时至今日“好了歌”仍具有它鲜活的的现实意义。

  “好了歌”乍看似乎消极,常会使人想到既然好便是了,了便是好,又何必要“好”呢!其实不然。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不必追求功名了吗?否。只是,当你追求功名的时候要想到该做些什么,该怎样处置这“功名”,千万不要被一昧地追求而毁掉。“功名”有正途亦有歧途,尽管终是“荒冢一堆草没了”,那只是自然规律,却无妨在追求功名时的作为,这才是正理。古往今来,有多少追求功名者,青史垂名的有,遗臭万年的有,只看你怎样对待这“功名”罢了。曹雪芹实际上是在提醒正视“功名”,切莫为“功名”而冲昏了头脑。显然曹雪芹深受庄子“三无”思想的影响,“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 逍遥篇”庄子的“三无”是与“立功”、“立徳”、“立言”(见《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对立的,如果细读《红楼梦》和贾宝玉的那些“疯话”,处处体现出“三无”的思想,也是“好了歌”的本质所在。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的反封建意识也就变得更加清晰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不需要金钱了吗?否。人们生活离不开金钱,这是事实,不容回避,忘不了金钱本没错,错在:“只恨聚无多”。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礼记》“大学”。“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论语》“ 里仁篇”这些古训是对“只有金银忘不了”的最好诠释,看看 “终朝只恨聚无多” 历代贪官污吏的下场,似无需再做过多的解释。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夫妻恩爱本无情吗?否。这是在提醒我们对于夫妻关系应当始终保持的冷静和相互间的理解与克制。家庭生活本是非常现实的,它不需要日日说恩情,需要的是精心打造与呵护,不间断地更新和补充,这才是夫妻恩爱的本质所在。即便是有“明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世哀”的那一天,即便是有“君死又随人去了”的那一刻,曾经拥有过的恩爱也才有可能永远珍藏在心底。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许许多多夫妻恩爱典范的故事:“妻子好合,如鼓琴瑟”——《诗经》“小雅·棠棣”是说夫妻的幸福与融洽,是乐音悦耳,也是心灵相契。先秦传说中的萧史和弄玉被誉为是古代完美夫妻的典型,“才品一曲,清风习习而来。奏第二曲,彩云四合。奏至第三曲,见白鹤成对,翔舞于空中;孔雀数双,栖 集于林际;百鸟和鸣,经时方散”。还有“举案齐眉”的梁鸿与孟光,大词人李清照与赵明诚恩爱的故事......不一而足。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对子女、儿孙的关爱不需要了吗?否。这之中的关键不是儿孙,而是“痴心父母”,现如今出现的种种子女教育问题及其严重后果,正是“好了歌”提出的问题所在。如果父母不“痴心”娇惯怂恿,不“痴心”百依百顺,哪里会有不孝儿孙?!儿孙是不能也不该忘记的,但如何才能把儿孙教育培养成才?这才是正问。“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是也。——《三字经》

  当然仅读“好了歌”是不够的,“好了歌解注”必读必懂。在小说中它出自甄士隐之口,把“好了歌”所要表达的意思加以引深,更为辩证和富于哲理性。“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说甚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解注”中的每一句都有着正、反,好、了,的因果关系,将兴衰成败的轮回,说得清楚明白。实际上,今天读这段文字,恰提醒我们:当“好”的时候,切莫得意忘形,否则其结果必定是个“了”字。当逢人生低谷,诸事不得意,以为就此“了”的时候,不该气馁妥协,奋发上进,便可从“了”到“好”。相信这正是“好了歌”和“好了歌解注”积极意义所在,正是我们每一个人应当时时警醒的真谛。

  我在“怎样读红楼梦” 讲座中曾说:如果我们每天清晨能默诵一遍“好了歌”,人生会因此而清澈,家庭会因此而和睦,社会会因此而干净,世界会因此而少了战争多了和平。不是吗?去深刻理解“好了歌”吧!

  “好了歌”短短的几行文字,写出了人生的哲理,写出了一种辩证的因果关系。更为重要的是,《红楼梦》全书,始终围绕着这样一个指导思想,将这种辩证的因果关系贯穿始终。其实我们读或研究《红楼梦》,解读“好了歌”,不必追究太深奥的学术,在提倡读书,打造书香社会的今天,通俗易懂、化深奥为浅显,使更多的人对读书感兴趣,使更多的年轻人了解《红楼梦》应当是我们提倡的。

  让我们重温俞平伯先生“评好了歌”的部分文字,以为结尾:

  “好了歌”与《红楼梦》的不相当,不是由于偶然的。   一、广狭不同。《红楼梦》既是小说,它所反映的面是有限的,总不外乎一姓或几家的人物故事。“好了歌”则不同,它的范围很广,上下古今、东西南北,无所不可。《红楼梦》故事自然包孕其中,它不过是太仓中的一粟而已。妙在以虚神笼罩全书,如一一指实了,就反而呆了。    (※)二、重点不同。《红楼梦》讲的是贾氏由盛而衰,末世的回光返照,衰而不复盛,所谓“食尽鸟投林”、“树倒猢狲散”。(脂批“贾兰、贾茵一干人”以象征复兴,另是一义,有如后四十回续书。)然而“解注”的意思却不是那样,它的重点也正在衰而复盛上,却并不与《红楼梦》本书相抵触,因得旺气者另一家也。所以 道人拍手笑道:“解得切!解得切!”士隐便笑一声:“走罢!” ......

  本文作者:俞平伯先生之外孙 联系方式 693465085@qq.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