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里的体检报告都拿出来,湘雅老司机上课啦

 红裳1965 2016-06-30

指导专家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血液科 付斌副教授

作为一个医学生
小编经常收到来自亲朋好友的私信

“我今天去体检了,结果你帮我看看”
“医生叫我抽血,我要不要抽啊”
“血常规做这么多个,到底有什么用?”

相信广大医护都有相同的经历
也相信每一个医护人员都会很认真地回答

但俗话说得好
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

既然关注了我们湘雅医院
小编就不能让大家空手而归

家里的体检报告都拿出来
带好小板凳
拿上小本子

今天的湘雅老司机
是血液科副教授
付斌老师

第一节课
咱们来听听血常规的故事

专家介绍

付斌
科室:血液科
职称:副教授,副主任医师
主攻方向:贫血性疾病和造血干细胞移植
血常规是什么?
顾名思义,血常规就是血液的常规检查。

血液在全身流动,身体各种组织和细胞都与之息息相关,因此血液的检查能够反映身体许多方面的信息。血液相关的检查有很多种,血常规检查是对血液中的血细胞数量和种类进行分析的一种检查


人体许多种异常情况都可能引起血液中血细胞数量和形态的变化,因此血常规检查用途很广。加上其便宜、快捷和稳定的优点,使得血常规一举在这么多血液检查中脱颖而出,受到广大医生的青睐,成为“常规”项目。

血常规有什么用?我前几天才做过一次,今天又让我做,医生是不是要骗我钱?
通过分析血液中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的一些基本信息,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起作用:


第一,帮助医生进行诊断。很多种疾病可能有会引起血常规检查的异常,由此可以帮助医生考虑患者目前存在什么样的问题,可能是什么疾病。

第二,帮助医生确定下一步诊疗计划。血常规分析的结果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的血细胞的数量,存在什么样的风险,是否需要采取治疗措施,是不是需要输血,有时也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

第三,有些疾病的治疗效果需要动态观察,从而指导医生制订和调整治疗方案。比如,如果有缺铁性贫血,补铁治疗后对血常规的定期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治疗有没有效果,如果没有效果是什么原因,以便在诊断和治疗上做出调整。所以,在诊断疾病时以及诊断疾病之后都可能需要进行血常规检查。血常规已经是健康体检中的必备检查项目,有利于早期发现某些异常情况。

看懂血常规第一步:我的指标在正常范围内吗?
要弄懂血常规检查的意义,首先需要知道血常规检查包括哪些项目和这些项目的正常范围。

血常规中各项指标的正常范围 (图中的参考值为成年男性)

需要提醒的是,医学上用到的指标多数都是一个范围,而不是一个固定的数值,这个范围称作这个检查指标的正常参考值。这个范围的意思是说95%或99%的健康人的这项指标是在这个范围当中,也就是说还有1%或5%的健康人是可以超出这个所谓的正常参考值的,因而,在化验单上显示不正常的结果有可能实际上是正常的。

参考值设定的原理

相反,很多指标的数值是因人而异的,需要动态地检测。有可能有的指标和自己原来相比,已经出现变化,但是检测结果仍然在给出的正常范围,这样就发生了检查结果正常但是有可能已经发生问题。比如原来的血红蛋白有150g/L,现在130g/L,虽然在正常的结果范围内,其实已经提示可能存在导致贫血的原因了。

因此,血常规的检查结果需要医生结合全面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其他、化验结果才能得出正确的判断。不要过于担心,也不能麻痹大意,应该多多听取医生的意见。

看懂血常规第二步:那些项目都是些什么鬼?
接下来,我们介绍血常规检查中的主要检查项目和它们的临床意义。

红细胞
为了分析身体里的红细胞的多少,血常规检查中采用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和红细胞比容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分别从红细胞的数量、血红蛋白含量和和红细胞在血液中所占体积这三个侧面进行考察,他们彼此相关,但是血红蛋白最常用。

如果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或红细胞比容增高,就要考虑红细胞增多症,可能由吸烟、心脏病、肺部疾病等引起,居于海拔较高的居民血红蛋白也会偏高一点,造血系统的肿瘤也可能波及红细胞造成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增高,比如在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患者,血红蛋白可以高达180g/L以上,整天红光满面容光焕发,也是需要治疗的。

如果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和红细胞比容比正常低,您很有可能有贫血。

血液科老司机
血常规小课堂
贫血可以引起乏力、头晕和心悸心慌等不适。
贫血的原因有许多,可以是缺少造血原料、失血或者骨髓造血过程受到影响。
造血原料缺乏主要包括缺铁,这时血红蛋白水平下降,红细胞体积减小,这是因为细胞内的血红蛋白含量减少所致;现在缺铁性贫血的最常见原因是慢性失血、女性月经过多、肠道肿瘤或痔疮等出血或者长期大量饮茶。造血原料缺乏还常见于叶酸和维生素B12的水平减少,前者可以由于偏食、饮酒等引起,后者多见于消化道疾病,这时血红蛋白降低,但是由于细胞发育异常,红细胞体积是偏大的。血细胞在骨髓中生长发育,如果骨髓受到不同原因影响就可能发生贫血,比如再生障碍性贫血就是由于自身异常的免疫攻击导致造血干细胞受伤,全部造血都受到打击,导致全血细胞减少,发生白血病时因为白血病细胞过度在骨髓中生长压制了正常造血过程导致正常血细胞减少,这时,就需要对骨髓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化验了。
实战演练

缺铁性贫血的血常规结果。可以看出血红蛋白降低,红细胞体积减小,血小板属于反应性增高。进一步检查铁代谢和骨髓穿刺可以确诊。如补铁治疗有效,一般1周网织红细胞增高,2周血红蛋白开始增高,2个月血红蛋白恢复正常,此后需要继续补充铁剂3个月以补充体内储备铁。关键是找到缺铁的原因并针对病因治疗才能防止复发。
巨幼细胞性贫血的血常规结果。可以看出营养性贫血时往往全血细胞减少,红细胞体积增大。进一步化验可以明确是叶酸缺乏还是维生素B12缺乏,补充营养素后可以恢复正常。
初诊的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血常规。可以看出由于骨髓造血功能受到显著抑制造成三种血细胞均显著降低。强化免疫抑制治疗或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以挽救绝大部分患者。


白细胞
白细胞的检查包括了白细胞的数量和分类。

血液中主要的白细胞有粒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根据粒细胞胞浆中颗粒的嗜酸碱性不同又分为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白细胞主要在体内负责防控感染。不同情况下各类白细胞的数量变化可以不同,对这些细胞数量和类型的分析有利于诊断和判断病情轻重,所以解读血常规中白细胞的结果,需要分清是哪种细胞的数量发生了异常。

先说白细胞增高,可以是反应性的,也可能是肿瘤性的。比如,在细菌感染、白血病和过敏时都会引起白细胞的总数增高,但是感染导致的主要是成熟的有免疫力的中性粒细胞增高为主,急性白血病时主要是不成熟的白血病肿瘤细胞增多,慢性白血病时主要是成熟形态的各种白细胞增多,而过敏性疾病时增多的主要是嗜酸性粒细胞。不同的感染也引起不同类型白细胞的变化,细菌感染主要是中性粒细胞增多,寄生虫感染主要是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病毒感染可能是淋巴细胞增多,真菌感染可能会引起单核细胞的增多。另外,需要注意,粒细胞在身体里有骨髓储存池、血管边缘池和循环池。从血管中常规抽血时主要检查的是循环池的细胞,所以有时运动后粒细胞可能会增高。还要注意白血病患者 的外周血的白细胞计数可以增高,也可以正常,甚至可能反而降低,这是因为白血病时正常的细胞数量是减少的,过多的的肿瘤细胞从骨髓释放到外周血中的数量不同,会造成血常规中白细胞总数的不同改变,这时小心注意白细胞的形态和分类有助于防止漏诊白血病。

白细胞下降的原因可能有正常骨髓造血低下,比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化疗或其它药物引起,也有先天遗传性减少。一般主要考察白细胞中粒细胞减少的情况。正常粒细胞减少最大的不良后果是容易感染,各种原因导致外周血白细胞数持续低于3.5×10^9/L,称为白细胞数减少症。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在成人低于2×10^9/L,称为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当中性粒细胞低于0.5×10^9/L,称为粒细胞缺乏。只有粒细胞缺乏时才显著增加感染的发生机会。所以一般不需要过于紧张粒细胞有轻微降低。白细胞减少也可由消耗和破坏过多引起。比如,有的感染不引起白细胞增加,反而引起白细胞的下降,例如艾滋病病毒或其它病毒可引起淋巴细胞减少,严重细菌感染及伤寒等特殊感染引起粒细胞减少。肝硬化脾大时可以导致白细胞过多滞留在肿大的脾脏而发生数量降低,一般对感染的发生率影响不大。

血液科老司机
实战演练

细菌感染后的血常规结果。可以看出细菌感染后白细胞增多,主要是中性粒细胞增加,是身体对感染的代偿。抗感染治疗是关键。
初诊急性白血病患者血常规结果。可以看出白细胞显著增加,正常的红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增加的白血病是幼稚的白血病细胞。需要化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
这也是一例初诊的急性白血病患者的血常规。外周血中没有出现白血病细胞,正常细胞也显著减少,医学上称为“非白血性白血病”。白血病细胞在骨髓中未释放入血。化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可挽救大多数病人。

血小板
血小板是血液中目前定义的最小的细胞成分。它是从生长在骨髓中的巨核细胞身体上脱落下来的小小碎片,但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血小板膜上和胞浆里有许多我们止血需要的成分,所以血小板主要负责我们的止血过程。

长期无诱因的血小板增多需要注意排查肿瘤性疾病,例如,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或原发性骨髓纤维化这时需要多系统多部位检查,也可能需要进行遗传和基因的检查才能诊断。

如果发生数量的减少,就可能发生皮肤、黏膜、内脏等出血,也可以表现为女性月经增多,牙龈出血,鼻出血等。
血液科老司机
血常规小课堂
血小板减少是否引起出血与其它的止血因素有关系。
(1)如果凝血功能好,可以部分代偿,如果其它凝血机能也受到损伤就可能发生大出血;
(2)和血小板减少的程度有关,一般认为血小板20×10^9/L以上止血机能就可能维持正常;
(3)是否出血还与血小板减少的持续时间有关,长期慢性的血小板减少,在5×10^9/L以上就可能出现较少,急性血小板减少,在30×10^9/L以上也可能会出血。

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很多种,有遗传性的,有后天性的,有药物引起的,有各种感染引起,也有因为骨髓造血过程受到各种抑制导致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非常常见的一种血小板减少性疾病,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是自身免疫异常攻击血小板和产生血小板的巨核细胞,导致血小板破坏增加而生成受限,引起循环中的血小板减少,这种疾病可以通过免疫抑制治疗。有时怀孕也可以诱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多数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完成怀孕顺利分娩。血小板增多的情况同样很多种,一般感染后或手术、脾脏切除等治疗后血小板会反应性增多,一般问题不大。
实战演练

这是初诊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血常规结果。可以看到血小板显著降低,由于血小板在短期内降低,而且下降显著,所以患者的出血风险大大增加。大多数免疫抑制治疗有效。


从此
你也是
懂得看血常规的人啦

看懂血常规,还想再学点?

你可以点这个:

3条做MRI不能不知道的江湖规矩


主管部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党委宣传办
文章来源: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血液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