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会提问》总被老板骂?刷个和他一样的系统,一起批判性思维看世界!(2/2)

 帅汤007 2016-07-02

本文为本书评的后一半(2/2)详解://前一半请点击//
《学会提问》 | Asking The Right Questions:A Guide to Critical Thinking
作者:[美] M.尼尔·布朗 / [美] 斯图尔特·基利
豆瓣评分:8.5(2012版本,原书第10版)
为您节省:8小时+35元


本书内容十分全面,篇幅超长,分为4个部分进行,以便于阅读的间歇:

  • Part1:批判性思维是什么,怎样找到论题和结论?
  • Part2:理由是什么,有没有蒙蔽你?
  • Part3:小心推理过程中的谬误!
  • Part4:证据的效力如何,假设条件下的多元结论!

【Part3】小心推理过程中的谬误!


批判性阅读和聆听的主要目标就在于判定结论的可接受程度或者价值大小。但在作者论述的时候,往往他们会耍些“诡计花招”,即谬误(fallacies),以下三种比较常见:
(1)提供的推理需要明显错误的或者让人不能接受的假设才能成立,因此使推理和结论显得毫无关系;
(2)把那些明明和结论无关的信息弄得好像和结论有关,以此来分散我们的注意力;
(3)看似为结论找证据,而证据算数的前提则取决于结论本身已经成立。

  • 人身攻击谬误(ad hominem fallacy):人身攻击之所以属于推理谬误,是因为进行论证的个人品格或者兴趣如何通常和其作出的论证的质量毫无关系。它是在攻击送信的人(messenger),而不是在讨论送来的信息(message)。人身攻击谬误可以通过转移我们的注意力,让我们多多关注这个人的本质从而忽略掉那些正当的理由来愚弄我们。
  • 滑坡谬误(slippery slope fallacy):指假设采取提议的行动会引发一系列不可控的不利事件,而事实上却有现成的程序来防止这类连锁事件发生。
  • 追求完美解决方案谬误(searching for perfect solutions fallacy):指假设因为尝试某种解决方案后还有遗留问题未解决,那么这种解决方案根本就不应该采用。
    • 如果坐等完美解决方案的出现,我们常常会发现自己固守原地、动弹不得。
    • 例:家里添一套安保系统纯粹是浪费钱。如果贼要光顾你家,他们总归想得到办法,无论你装什么系统都不管用。
  • 偷换概念谬误(equivocation fallacy):指在论证中关键词语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含义,一旦不同含义之间的转换被认出来,这个论证就讲不通了。
  • 诉诸公众谬误(appeal to popularity fallacy,Ad Populum):通过引述大部分人都持有这一观点说法来竭力证明某个论断有道理,错误地假设大部分人喜欢的一切就是有道理的、可以接受的。
  • 诉诸可疑权威谬误(appeal to questionable authority fallacy):指引用某一权威的话来证明结论,但该权威对于这一论题并没有特别的专门知识。
  • 诉诸感情谬误(appeal to emotion):指精心挑选词汇来引发我们的情感共鸣,希望我们的情绪反应,会促使我们同意他的结论。
  • 稻草人谬误(straw-person fallacy):指歪曲对方的观点(或专找一些攻击的观点),使他容易受到攻击。
  • 虚假的两难选择谬误(either-or false dilemma fallacy):当争议被表现得好像只有两种可能的选择时我们一定要特别当心,事实上总有两种以上的选择。
  • 乱扣帽子谬误(explaining by naming fallacy):当我们被要求解释为什么特定的行为会发生时,我们常常受到诱惑,想要隐藏我们对很多复杂因果关系的无知,干脆给那种行为贴上个标签或者套上个名字,然后我们错误地假设因为我们知道那个标签或名字,我们就知道事情的起因。
  • 光环效应谬误(glittering generalities):就好像是把恶语中伤的方法颠倒过来,因为恶语中伤重点是要我们形成负面的评价而不去检查其证据。美德词汇的使用是政客们经常玩弄的手腕,因为这个手法可以分散读者或听众的注意力,让他们不去关注具体的行动或政策,而这些行动和政策更容易招致反对和批评。
  • 转移话题谬误(red herring fallacy):指一个不相干的话题被插进来,将注意力从原来的论题上面转移走,通过将注意力转移到另一个论题上来帮助赢得一场论战。
  • 循环论证谬误(begging the question fauacy):指在推理过程中已然假设自己的结论成立的论证。

给你写作时的建议:
当你和别人交流的时候,自然而然要牵涉到推理认证。如果你的目的是要表达一个无懈可击的论证,而且不想诱骗读者来同意你的结论,那么你就要小心避免推理谬误。

动脑时间到,请看以下例子自己尝试运用学到的知识:
⊙思维体操
卫生局局长超越他自己的职位权限,建议从三年级开始就要开展明确的性教育。很显然他又是一个席卷全国的艾滋病严重焦虑的受害者。不幸的是,他的深受媒体宣传影响的宣言给那些支持明确性教育的人打了一针强心剂,哪怕对全国儿童造成损害也在所不惜。性行为是一直局限在家庭小圈子里的隐秘话题,直到最近性教育才被强加给儿童。卫生局局长的建议将家庭的作用完全取消。本应该是父母对其子女解释性爱行为,而且采用的方式大家都不用觉得尴尬。没有家庭介入的性教育完全剥夺了价值观和任何意义上的道德观,因此应该加以阻止才对。多年来,家庭都承担了性教育的责任,而这才是性教育本应采取的方式。

⊙一点提示:
结论:性教育不应在学校开展。
理由:
(1)卫生局长的报告体现了过度恐慌。
(2)卫生局长受到艾滋病恐慌和媒体渲染的影响。
(3)报告完全排除了家庭的作用。
(4)性教育是父母的工作,这是自古以来的方式,今后也应该保持下去。

作者论证一开始就攻击卫生局长而不是驳斥论题。他断言此建议是艾滋病恐慌的一个连带产品,而不是经过深入研究得出来的。他暗示卫生局长发表报告是为了呼应媒体上的热点问题,削弱了他的可信度和品格,因此是人身攻击。

第二条理由是稻草人谬误,因为它暗示性教育的目标就是包揽儿童性教育的一切。他的第三条理由混淆了“是什么”和“该是什么”,因此是一厢情愿谬误(wishful thinking fallacy)的一个例子。性教育应该由父母承担和决定并不意味着父母会提供这些教育。
第四个理由体现了虚假的两难选择—要么把性教育开除出学校课堂,要么面临道德滑坡和价值观缺失的一代儿童。但是有没有可能即使性教育在家中进行也照样会有道德滑坡的一代儿童?难道学校和家庭联手在性教育上各司其责就没有任何可能吗?教育培养出的儿童做好准备在生活中正确对待性问题,难道不比有道德缺陷的少年犯好?

【Part4】证据的效力如何?


//////////// 直觉、个人经历、典型案例、当事人证词和专家意见

持论者希望我们将这些看法当做“事实”来接受。这些看法可能是结论,可能是理由,也可能是假设。我们可以把这些看法称为事实断言(factual claims)。对于事实断言你要问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我为什么要相信它?”“这个断言需不需要证据来加以证实?”如果需要证据,但又没有看到证据,那么这个断言就是孤立论断(mere assertion)

如果有证据,那你的下一个问题就是:“证据的效力怎么样?”有大量现存的证据表明乔治·华盛顿是美利坚合众国的第一任总统。因此,我们可以将这个断言当成事实。而对于“瓶装水比自来水饮用起来更安全”这样的看法就有许多相互矛盾的证据,这样我们就不能将这个看法当成事实。

为了确定其可靠性呢,我们可以问以下这样的问题:

  1. 你的证明是什么?
  2. 你怎么知道它是真的?
  3. 证据在哪里?
  4. 你为什么相信它?
  5. 你确信它是真的吗?
  6. 你能证明吗?

我们遇到的事实断言是:①描述性结论;②用来证实描述性或规定性结论的理由;③描述性假设。

什么时候我们才能接受一个事实断言,认为它可以信赖?在三种情况下我们最倾向于同意它是事实断言:
(1)当这个断言表现为无可置疑的常识,比如下面这样的断言:“举重可以锻炼出身体中的肌肉。”
(2)当这个断言是从无懈可击的论证中得出的结论。
(3)当这个断言在同一场交流中被很多过硬的证据合理地加以证实,或者由我们所知道的其他证据来证实。

“这个证据的效力怎么样?”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必须要问:“我们所说的证据到底是什么意思?”所谓证据,就是持论者所告知的明确信息,用来证实或捍卫一个事实断言的可靠性。分为几类如下:

  • 直觉:如果一个持论者说“常识告诉我们”或者“我就是知道这是真的”来证实其断言,他就是在利用直觉作为证据。同样,很多直觉依赖于无意识的加工,极大地忽视了相关证据,并且反映出强烈的偏见。因此,我们必须要警惕单凭直觉证实的那些断言。
    但有时直觉其实也依赖于一些其他类型的证据,比如大量相关的个人经历和阅读经验,会不知不觉地从我们脑海的某个角落释放出来。例如,当有个经验丰富的飞行员在飞机排队起飞时候凭直觉感到飞机有点不对劲,我们很可能非常赞成对飞机做进一步的安全检查,然后再起飞。有时候,第六感并不是盲目的,只是无法对其加以解释。作为批判性思考的人,我们只是想查明那些依赖于直觉的断言有没有其他类型的证据来证实。
  • 个人经历:个人经历常常会导致我们犯下以偏概全谬误(hasty generalization fallacy)。
  • 典型案例:这类描述通常都是基于观察或者访谈,其形式也从深度描述到表面走过场等各不相同。我们把这样的描述称为典型案例(case examples)。

对我们而言,典型案例常常很有说服力,因为它们是那样具体生动而又细致感人,很容易就在我们的脑海里浮现出来。它们分散了我们的注意力,让我们不再纠缠于它们作为证据的价值,不再搜寻其他更为相关的研究证据。例如,假想出一个故事来描绘一个人怎样折磨并杀害了不计其数的受害人,这样的故事激发起我们强烈的感情,很可能就增加了我们想判他死刑的愿望。但是,这些罪犯中的人伦悲剧却有可能导致我们忽略这样的事实,那就是这样的案例极其罕见,在过去30年里,119名死刑犯都被发现是无辜的,并从监狱中无罪释放。当心那些引人注目的典型案例被人用作证明!

尽管典型案例和某个结论表现出一致性,但不要让这种一致性欺骗了你。别忘了问自己一声:“这个例子有没有代表性?”“有没有强有力的相反的例子?”“这个例子被提及的方式中有没有偏见存在?”

  • 当事人证词:引用具体当事人的这些说法都被称为当事人证词(personal testimonials)。

我们对这类当事人证词无须过多关注,直到我们找出它们背后更多相关的专门知识、兴趣、价值观和偏见等。下列和当事人证词有关的每个问题我们都要特别小心。我们之所以要留心当事人证词,是因为人是如此的特殊,我们在选择性、个人兴趣和对信息的省略上的差异是如此之大且毫无意识。

当你的一个朋友鼓励你去看一部新电影,因为它是“从没遇到过的好电影”,你应当善意地问一声,是什么让这部电影这样使人过目难忘。我们的评判标准和那些提供证词的人的评判标准很可能会大不相同。

  • 专家意见:首先你应该记住的是专家也会常常犯错误。我们所说的有偏见或有歧视,意思是我们在查看证据之前就对某事的好坏怀有强烈的个人感情,强烈到干扰了我们公正评价证据的能力。因此,问一问以下问题不无好处:“这个专家是不是因经常做出可靠的断言而名声在外?”

给你写作时的建议:

  • 期待批判性的读者。
  • 判定你要不要更多的证据。
  • 注意你的写作风格和证据。

动脑时间到,请看以下例子自己尝试运用学到的知识:
⊙思维体操:
有些知名篮球运动员一心想在比赛中盖别人一头,他们发现了一种既便宜又有力的装备来提高他们的投篮命中率,那就是“前进”头箍(HeadUp HeadBand)。根据制造商的信息,制作这种头箍所用的材料可以和头部的自然能量区域相互作用,结果可导致投篮时的注意力大大增强。现在戴这种头箍的篮球明星在娱乐与体育节目电视网(ESPN)体育记者的访谈中这样评论头箍产品:

伦尼·达比芬:“我现在不戴头箍不打球。每投一次球,我都能确切感受到篮球飞往球框的中心点。”

邓肯·丹尼尔斯:“太神奇了。我从来没有在篮球比赛当中这样施展头箍的妙用。现在我力劝全队的人都戴这个。”

⊙提示:
第一篇结论:戴“前进”头箍提高了篮球明星的投篮命中率。

理由:著名篮球运动员热烈谈论头箍的正面作用。我们不能依赖这些名人证词而把它们当作有效“证明”。

这篇文章极好地展现了把当事人证词当成证据的弱点所在,同时也展现了期望值在影响人们看法方面的威力。这些成功的故事到底有多大的代表性?随机选择的头箍使用者会不会对它有这么多的溢美之词?运动员是不是确实提高了投篮命中率,如果是,这种提高是不是偶然事件?有没有其他原因引起命中率的提高?这些挑选出的运动员是不是耳根子特别软?如果没有收集到更多的系统研究数据,我们就不能下结论说这些头箍对于提高篮球运动员的投篮命中率非常有作用。

//////////// 个人观察、研究报告和类比。
  • 个人观察:它是很多日常推理和科学研究的基础。例如,我们对亲眼所见的事情会感觉信心十足,因此我们倾向于依靠目击证人的证词来作为证据。但是,因为很多的原因,个人观察常常被证明是不可信赖的证据。我们所“见”所说的都是经过一系列的价值观、偏见、态度和期望值过滤后剩下来的东西。
  • 研究报告:通常是由训练有素的科研人员来系统地收集观察数据。我们的社会越来越依赖于科学方法,并将其作为重要指导,帮助人们判定事实真相,因为这个世界上各种事件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因为人类对于这些事件的观察和理论总是错误不断。科学方法力求避免我们在观察这个世界时所携带的许多内在的偏见,避免我们的直觉和常识中存在的种种偏见。科学研究,如果进行得比较理想的话,是我们获得证据的一个最好的来源,因为科学研究强调可验证性、可控性和精确性。

    • 首先,它追求的信息是以可公开验证的数据的形式出现的,也就是说,它的数据是在一定条件下获取的,如果其他的合格人士按照同样的条件,可以展开同样的观察,并进而获得同样的结果。
    • 其次,科学方法的第二个主要特点是它的可控性,也就是说,可以使用特别的程序来减少观察和研究成果诠释中的犯错率。例如,如果说观察中存在的偏见可能是一个主要的难题,那么研究人员就要尝试去控制这类的错误,主要方法是采取多个人员一起观察,然后看看他们相互之间能在多大程度上取得一致。
    • 第三,语言的精确性是科学方法的第三个主要构成部分。许多概念常常容易混淆、模糊不清并且模棱两可。科学方法则力图在语言运用上做到精确和前后一致。
  • 研究结果:尽管研究证据有很多积极正面的特征,我们还是要避免过早地去拥抱研究结论。但是,你也不能仅仅因为有一丝疑云,就武断地抛弃一个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结论。强求确定性谬误(impossible certainty fallacy),认为一个研究结果如果不是百分百确定的话就应该被抛弃。当持论者诉诸科学研究作为证据来源,我们应该记住以下几点:
    (1)研究的质量有高有低,差别很大。
    (2)研究成果常常会互相矛盾。我们需要不断追问以下这个问题:“其他的研究人员有没有核实过这些发现?”
    (3)研究结果并不能证明结论。充其量它只能支撑结论。这些研究结果本身并不足以说明问题。研究人员总是要解释他们的科学发现的意义,而所有的科学发现都可以找到不止一种的解释方法(参见第7章)。因此,研究人员的结论不应该被当成证明了的“真理”。当你遇到“研究结果表明……”这样的表述,你应该重新将其解读为“研究人员解释他们的研究结果是表明了……”
    (4)如同我们大家一样,研究人员也有他们的期望值、态度、价值观和需求,这使他们所问的问题、做研究的方法、解释研究结果的方式都烙上了偏见的印记。不论一个科学报告看上去显得多么客观,还是难免会夹杂了重要的主观因素。
    (5)作者或演说者常常歪曲或者简化研究结论。
    (6)研究的“事实”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发生改变,尤其是关于人类行为的那些断言。
    (7)研究的人为程度到底怎么样常常也会导致研究的变化。
    (8)对经济效益、社会地位、人身安全和其他因素的需求可能会影响到研究的结果。例如,一家制药公司出钱赞助一个项目,主要研究使用这家公司的药物来进行药物干预的结果,比其研究同样的药物但是受到与那家制药公司无关的资助,如联邦政府基金的资助,这项研究更倾向于得出较高比率的正面结果。

  • 样本能够代表整体么:样本也有很大的文章可以做,或者说有很大的局限,我们抽取样本的方式对判断我们能在多大范围内进行概括至关重要。一个可信的样本,应该具备以下3个内容:

    • (1)样本的覆盖率必须要大到足以产生概括或得出结论的程度。
    • (2)对研究者将要从中得出结论的所有事件的类型,样本必须覆盖足够的范围或者说包含足够的多样性。
    • (3)样本的随机性越大越好。
  • 调查问卷的回答真是么:有很多调查问题的措辞显得含糊不清,这样的问题可以做出多重解读。而调查本身所包含的很多偏见让它们变得更加可疑。其中两个最重要的偏见是措辞偏见(biased wording)和语境偏见(biased context)。所提问题的措辞偏见是最常见的问题,对提出一个问题的方式稍加改变就会对其回答的方式产生重大的影响。

    • 例/措辞偏见:现在我们再来仔细看看调查中所提出的问题:“你对于总统误入歧途地在全国大张旗鼓地强制推行奥巴马医改式的社会主义有什么看法?”你有没有看到问题本身存在的偏见?其中引导性的词语是“总统误入歧途地在全国大张旗鼓”以及“强制推行奥巴马医改式的社会主义”。如果将问题稍作改变,变成“你对总统的医改尝试,即要建立一套覆盖人群更广、成本更低廉而医保覆盖项目却大大增加的医疗体系有什么看法”,答案的面目会不会大不相同?因此,这里获得的答案只显示了一个关于新的医改方案的歪曲的观点。
    • 例/语境偏见:下面这个问题包含在最近进行的两个调查当中:“你认为我们要不要将饮酒年龄降低到21岁以下?”在一个调查中,这个问题的前面还有另一个问题:“你认为选举权应不应该像现在这样被赋予18岁的孩子?”另一个调查中,前面的问题并没有出现。毫不奇怪,两个调查的结果会完全不同。你能明白语境会怎样影响到调查对象了吧?
    • 另一个重要的语境因素就是问卷长度。在比较长的调查当中,人们对后面问题的回答可能和对前面问题的回答有很大的不同,只是因为他们做题做烦了。
  • 类比(analogy) 作为证据可靠么:类比的推理的方式如下:“我们对自己生活的世界中某件事(甲)所知甚多,而另一件让我们感兴趣的事(乙)看起来和甲在某些重要方面非常相似,如果这两件事在一个或多个方面非常相似,那么很可能它们在其他方面也会非常相似。”

    • 当我们因为朋友的极力推荐而选择买下一张CD,我们也是在以相同的方式进行推理。我们这样推理是因为我们彼此之间非常相像,喜欢或不喜欢的东西有很多都是相同的,因此我们肯定也喜欢听同样的音乐。
    • 一个论证用两件事物之间熟知的相似点作为基础,推导出关于其中一件事物的一个相对未知特征的结论,这样的论证就叫做类比论证(argument by analogy)。类比既能激发深刻的见解同时又能蒙蔽我们。例如,类比在科学推理和法学推理中就极富成效。我们以对老鼠的研究为基础推导出关于人类的结论,这就是通过类比得出结论的论证。
    • 识别和理解类比。做类比论证时,我们做以下的假设:如果我们有兴趣要解释的事物与被拿来和它作比较的事物在很多重要方面都很相似,那么它在其他重要方面也会与那事物相似。当类比用于设定谈话的语气时,识别它们就变得尤其重要。这些类比通常都用来搭建一个论证的“框架”。要识别框架类比(framing analogies),先要寻找这样的对比:它不仅用于解释一个要点,同时还要影响讨论的方向。
    • 例如,在2004年的美国总统选举中,伊拉克战争是个重大论题。战争的反对者使用了类比,把伊拉克战争比作越南战争。这个类比不仅旨在解释伊拉克发生的一切,而且还要引起人们对伊拉克战争的负面印象。相反,支持伊拉克战争的人也在使用类比,将伊拉克战争比作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比越南战争带有更多的正面色彩,所以这个类比用于重新建构讨论的框架,其表达方式对伊拉克战争更加有利。一定要经常寻找那些试图通过框架把人们的反应引向一个特定目标的比较。通过仔细评价框架类比,我们就可以避免一个潜在的具有欺骗性的类比的误导。
    • 例如,有些政治家在驳斥最近讨论的医保法案时将临终护理计划比作死亡专案小组,谁又会支持一个旨在号召成立死亡专案小组的法案呢?过度情绪化的类比遮蔽了论证中的真正论题,而且阻碍了实质性的对话。
    • 要评价一个类比的质量,你需要关注以下两个因素。
      • (1)两个作比较的事物相同和相异的方式。
      • (2)相似点和不同点之间的关联。
    • 要找到你自己的类比,有一种建设性的方法如下所述:
      • (1)识别你正在研究的情况的一些主要特征。
      • (2)尽量找出与上述情况有相同特征的其他你所熟悉的情况,开动脑筋,尽量想象出多种不同的情况。
      • (3)尽量判断熟悉的情况是否能为你提供关于不熟悉的情况的一些洞见。

给你写作时的建议:
在开始独立研究之前,研究者往往先建立一套程序或规则来指导研究的过程,这些程序的正式名称叫做方法论(methodology)。一个网站的创建者很可能有一个政治的、商业的甚至是艺术的标准,只是表面上看不出来。

动脑时间到,请看以下例子自己尝试运用学到的知识:
⊙思维体操:
为什么法律系的学生参加难度极大的考试不允许使用手提电脑?律师都能使用电脑来查阅棘手案件的相关信息啊。

⊙提示:
结论:参加考试的学生应该能使用手提电脑。
理由:学生参加有难度的考试用手提电脑找答案,就像律师可以用手提电脑寻找不同案件的答案一样。首先我们要注意这个推理建立在比较的基础上。我们较熟悉的情况是,律师用电脑帮助他们处理棘手的案子,这被用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一件在某种程度上与之有些类似的事件:两种情况都涉及使用手提电脑查找难题的答案。但是,其中有个极大的不同之处,那就是参加考试的学生正在被测试他们本该不借助任何外部帮助而能顺利掌握的那些知识。这个差异足以让我们舍弃这个用来证明结论的类比。

//////////// 有没有替代原因

所谓替代原因是指一个言之成理的替代解释,可以说明为什么特定的结果会发生。人有为了确定性而归因的倾向,但可能的原因不止一个,在这方面我们可有不少教训:

(1)很多类型的事件都可以通过各种相互替代的原因来加以解释。
(2)专家可以检查同一个证据而发现不同的原因对其加以解释。
(3)大部分持论者只给你那些他们喜欢的原因,独立思考的读者或者听众必须自己找出替代原因。
(4)想出替代原因是个创造性的过程,通常情况下,这类证据不会是一目了然的。
(5)最后,特定因果断言的确定性和言之成理的替代原因的数量正好成反比。因此,找到多个替代原因可以让批判性思考的人真正变得理智而谦逊。

专家给出的最佳答案就是:“我们不知道这类事件发生的确切原因,但是我们可以推测出促成这类事件发生的多种可能的原因。”因此,在寻找替代原因时,我们必须要记住,我们找出的任何一个单独的原因都极有可能是引起事件发生的其中一个原因,而不是其唯一的原因。如果持论者不能考虑到各种原因的复杂性,他们就犯了过度简化因果关系谬误(causal oversimplication fallacy)。

另一个要特别注意的是相关不能证明因果关系,否则就犯了因果混淆谬误(confusion of cause and effect fallacy)和忽略常见原因谬误(neglect of common cause fallacy)。比如最近的一项研究报告指出“吸烟可抵抗流感”。研究人员分析了525个烟民,结果发现67%的烟民在过去三年里从没有得过一次流感,他们推测说香烟燃烧时产生的尼古丁杀死了感冒病毒,让它无法传播并引发疾病。

  • 解释一:甲是乙的一个起因。(吸烟确确实实杀死了感冒病毒)。
  • 解释二:乙是甲的一个起因。(从来不受流感病毒侵扰的人更有可能会继续吸烟。)
  • 解释三:甲和乙有关系是因为第三种因素—丙。(吸烟和不患流感因为第三种因素联系在了一起,比如说吸烟以后经常洗手阻碍了流感病毒的传播。)
  • 解释四:甲和乙相互影响。(不常患感冒的人有吸烟的倾向,而吸烟有可能影响到一些潜在的疾病。)
  • 记住:有相关并不能证明存在因果关系!

  • 事后归因谬误(“post hoc, ergo propter hoc fallacy”):政治领导人和商界头面人物都喜欢使用事后归因这种论证,特别是当它对他们有利的时候。一件事紧接在另一件事后面发生的这一发现本身并不能证明两者之间有因果关系,这可能只是一个巧合。

那么当找到了很多原因的时候,那个更靠谱呢?请使用以下标准:

  • 逻辑上的合理性
  • 和你所学其他只是之间的一致性
  • 以前解释或预测事件的成功率

给你写作时的建议:

  • 发掘潜在的原因。
  • 逐步缩小潜在原因的范围。

动脑时间到,请看以下例子自己尝试运用学到的知识:
⊙思维体操:
吃橙子可以战胜抑郁症。研究人员最近揭示每天吃两个橙子有助于缓解抑郁症。研究人员研究了13个有抑郁症感觉的病人。经过三周每天吃两个橙子的过程,13人中有9人报告说他们的状况有所改善。研究人员猜想橙子里富含的柠檬酸和维生素C刺激了血清素的产生,有助于战胜抑郁症。

⊙提示:
结论:吃橙子有助于缓解抑郁症。理由:13个病人中有9个吃橙子的人抑郁症的症状有所改善。
除了吃橙子之外,还有没有别的东西可以解释这个变化呢?当然有,研究者没有排除很多明显的别的解释。比如,病人有可能期望自己早日康复,这样的期盼导致了自己感觉变好。同样,他们知道吃橙子的目的,一个可替代的原因是他们尽量讨好研究人员,报告说他们感觉好多了。我们还可以假设三周治疗期间有外部事件引起了这种变化。比如,也许在三周治疗期间,天气特别好,这些人比平常花了更多的时间进行户外锻炼,这样也有助于缓解抑郁症症状。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这些人患的是某种形式的抑郁症,他们在短期之内可以自然治愈。你还能想到其他可以替代的原因吗?

//////////// 数据有没有欺骗性?

作者提出的证据当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就是“统计数据”。你可能经常听到人们使用下面这句话来帮助支撑他们的论证:“我有统计数据来证明。”我们使用统计数据(通常以不合适的方式)来揭示战争伤亡人数的增加或减少,来提醒公众注意发病率的变化,来估量一种新产品的销量,来判断某一只股票的赚钱能力,来决定下一张牌是A的概率,来衡量不同大学的毕业率,来记录不同年龄段的人们性生活的频率,来为很多其他问题提供数据。

统计数据就是用数字表达的证据。这样的证据可能看起来非常动人,因为数字让证据显得非常具有科学性,非常精确,似乎它就代表了“事实”。但是,统计数据能,而且经常会,撒谎!它们并不必然就证明了它们想要证明的一切。它们并不必然就证明表面上想要证明的一切。

比如说平均值,第一种方法是把所有数值相加然后用总数除以相加的数值个数。这种方法所得的结果就是平均数(mean)。第二种方法是将所有数值从高到低排列,然后找到位于最中间的数值,这个中间数值就是中位数(median)。有一半的数值在中位数之上,另一半在中位数之下。第三种方法是将所有数值排列好,计算每个不同数值出现的次数或每个不同数值范围出现的次数,出现频率最高的数值就叫作众数(mode)这是第三种平均值。作者谈论的是平均数、中位数还是众数,将会产生很大的区别。

还要注意的是,省略数据也是欺骗。当你遇到听起来让人动心的数字或者百分比,一定要当心!另一个重要的有可能缺失掉的信息类型是相对比较(relevant comparisons)。

给你写作时的建议:
当你自己使用数据时,要对数据进行仔细的评估,评估数据的一些线索:
(1)尽量找出如何获得数据的相关信息,越多越好。问一下:“这位作者或演说者是怎么知道的?”持论者想要用大量的数字来让你动心或者让你惊心的时候,你尤其要警惕。
(2)要对描述的平均值的类型感到好奇,分析一下知道事件的全距和数值分布是不是会对数据多了一个有用的视角。
(3)数据使用者拿一件事的结论来证明另一件事时你要特别当心。
(4)先不去看作者或演说者使用的数据,把所需的数据证据和实际提供的数据做比较。
(5)从数据中得出你自己的结论。如果这结论和作者或演说者的结论不一致,那么很可能其中有什么地方出错了。
(6)判断有什么信息缺失了。对于误导性的数字和百分比以及缺失的比较,你要特别当心。

动脑时间到,请看以下例子自己尝试运用学到的知识:
⊙思维体操:
第一篇政府部门职位的竞选和角逐变得越来越失控。越来越多的选举中金钱开始起到关键作用。现在赢得普通的参议院席位平均花在竞选活动中的支出就要超过800万美元,而典型的总统竞选人则要花费超过3亿美元。现在是时候来点实质性的改变了,因为我们不能只让那些政客通过广告宣传的大笔花费来购买他们的职位。

⊙一点提示:
结论:有必要改变对政府部门职位的竞选角逐。
理由:政客们花在竞选活动上的钱太多了。普通的参议员在竞选活动中花费超过800万美元。总统候选人花费超过3亿美元来进行竞选活动。竞选活动是不是太费钱了?“平均”和“典型”这样的词应该提醒我们注意其潜在的欺骗性。我们需要了解用来计算这些数据的平均值的种类。是平均数、中位数还是众数?比如,在参议院席位竞选数据中使用平均数有可能会得出一个歪曲的数字,因为某些参议员,尤其是那些势均力敌的参议员在竞选中作为候选人花费的钱确实数额巨大。但是,由于很多参议员基本上是必定会重新当选,这些竞选活动很可能花费并不大。我们知道只有极小一部分参议员的竞选活动双方实力极其接近。因此,如果用平均数来代表平均值,多数人可能不会花费报道中提到的那么多钱。换句话来说,如果用中位数或者众数就可能表现出低得多的数值。同样,知道数值分布和全距也会让你更加了解你所关心的竞选活动的花费到底有多少。
附带提一句,重要的参照数据也缺失了。竞选活动的花费和过去类似的活动花费比起来怎么样?其他政府部门的竞选花费又怎么样?很可能竞选活动的花费近几年实际上一直在走下坡路。

//////////// 能得出那些合理的结论?

你很少遇到一种只能从中推断出一个合情合理的结论的情形。在第9章当中,我们讨论过替代原因的重要性,其重点是对于一个因果结论来说可能存在不同的因果依据。但是本章我们主要关注从单独一套理由中可以推断出多个备选结论,它们都有可能是这套理由得来的结果。

我们已经不止一次地见到,结论只有在某人对理由的含义进行特定的解读或者假设之后才能得出来。因为我们所有人都具有不同水平的认知准确度、不同的参照体系和先验知识,对哪些假设更为可取我们不断表达不同意见。我们从理由当中得出不同的结论是因为我们的背景各不相同,目标千差万别,这样我们在决定将理由和结论连起来的时候必然会被不同的假设所吸引。

很少有重要的问题我们可以用简简单单的“是”或斩钉截铁的“不是”来回答。当人们习惯用非黑即白、非是即否、非对即错、非正即误式的方式来思考问题的时候,他们就是在应用二分式思维方法(dichotomous thinking)。一成不变的二分式思维限制了你决定和选择的范围。更糟糕的是,它过度简化了复杂的情况。结果采用二分式思维的人很容易变得糊里糊涂不知就里。

这种限定的过程需要你对任意一个结论提出以下问题:
(1)结论在什么时候是精确的?
(2)结论在什么地方是精确的?
(3)结论为什么或为了什么目的才是精确的?

我们需要谨慎地使用条件句(if-clauses)来创造多种结论。条件句为你提供了多种结论,在你对争论做出评判之前你应该先评估一下这些结论,它们同时也增加了可能的结论的范围,从中你可以选择出自己的立场。

当一个规定性论证中的理由是在表达实际存在的问题时,寻找这个问题不同的解决方法就是这个论证可能得出的结论。辨认备选结论的一些提示:
(1)努力找出从理由当中可以推导出的尽可能多的结论。
(2)使用条件句来限定备选的结论。
(3)重新将论题表述为“我们该怎样来处理乙问题”。

实际上,针对全球变暖、伊拉克战争的起因、远程学习的明智之处等论题的滔滔雄辩,削弱它们的一个聪明的方法就是说一句:许多专家不同意你这个观点。这样一个表述的内在含义就是一旦分歧确立,那么一个论证就和另一个论证地位相等。因此,想要讨论这个问题的新的努力就失去了基础。但是这样的方法对谨慎的批判性思维是极为无礼的。批判性思考的人有一套细心推理论证的标准,这些标准可以用来识别最强有力的推理。

动脑时间到,请看以下例子自己尝试运用学到的知识:
⊙思维体操:
为大量的食客提供伙食并不是件容易事,但是学校食堂应该尽量满足不同口味的人的饮食需求。整座校园的学生都异口同声地抱怨,不仅抱怨食堂饭菜的质量,而且抱怨食堂饭菜千篇一律无可选择。其实食堂所需做的只是提供种类繁多的饭菜来取悦更多的学生而已,这样就能让更多的学生选择在食堂就餐,而不用去校外觅食。学校后勤服务每天没有提供种类丰富的伙食选择,就是没有尽到为学生服务的职责。

⊙一点提示:
结论:学校食堂没有正确履行为学生提供食品的职责。
理由:
(1)学生对饭菜质量非常不满。
(2)每天提供的饭菜选择范围有限。
(3)更多选择会让学生心情舒畅,让他们愿意留在学校用餐。

要致力于发展这项批判性思考的技能,我们首先需要假设其理由站得住脚。如果我们接受这些理由,认为它们都很可靠,那么我们也能合情合理地推断出下面这个结论:如果食堂服务的目标是提供种类繁多的饭菜,同时还确保每天用餐结束后浪费的饭菜最小化,那么他们目前为学生提供的饭菜选择就并没有让学生失望。
如果食堂的目标是让校园饭菜的价格维持在最低水平,而提供一份丰富的菜单会导致饭菜价格上涨,他们对学生就不算没有尽职尽责。注意,和原始结论中食堂所受到的负面描述相比,备选结论将食堂置于完全不同的评价中。

批判性思维是一个工具,它能助你一臂之力。为了实现工具的作用,批判性思维可能让你如虎添翼,也可能让你折戟沉沙。既然你耗时费力苦练批判性思维能力,我们奉劝你最大限度地利用批判性思维带给你的各种态度和技能,并以此来结束本书所有章节。

全文完,看到这里的同学给自己点个赞,最后总结图一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