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必须记住的中医学概念

 天青青水蓝蓝我 2016-07-02




什么是“水火既济”?


水火既济又叫心肾相交。心居上焦,属火;肾居下焦,属水。心火下暖于肾,使肾水不寒;肾阴上济心阴,使心阳不亢。同时,心阴还可资助肾阴,肾阳又可温煦心阳。这种阴阳互济互补,维持心肾两脏生理功能协调平衡的关系,被称为水火既济或者心肾相交。


什么是“藏象”?


藏是指藏于体内的脏腑;象是指可以从外部察知的现象。藏象是指藏于体内的脏腑器官所表现于外的生理和病理现象以及自然界相应的事物和现象。


什么是“阴盛格阳”?


阴盛格阳也叫格阳,是指阴寒邪气过盛,壅阻于内,排斥阳气于外,使阴阳之气不相互不能交通,相互格据所表现出的真寒假热病变。其表现除四肢厥冷、下利清谷、小便清长外,还可自觉身热但欲披衣,口渴欲饮但喜热饮等假热症状。


什么是“经络”?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统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调节身体机能的特殊网络。


什么是“通因通用”?


是指使用通利的方药治疗具有通泄下利现象的实症,包括邪实导致的通泄下利的真实假虚症,如食积腹泄、瘀血崩漏、热结旁流、湿热尿频等。


什么是“证”?


证候简称为证,是指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证候从疾病的病因、发病部位、性质、邪正关系等方面揭示该阶段的病理本质。


什么是“瘀血”?


瘀血是指血液运行障碍,瘀积体内导致的病理产物,属于继发性病因,包括离经之血停积体内,以及阻滞于脏腑经络内运行不畅的血液。


什么是“痰饮”?


痰饮是指体内水液代谢障碍形成的病理产物,一般稠浊者为痰,清稀者为饮,属于继发性病因。


什么是“乙癸同源”?


肾藏精,肝藏血。肾精的充盛依赖肝血的滋养,肝血的充盈又依赖肾精的化生。精血可以相互滋生和转化,称为“肝肾同源”。肝为东方乙木,肾为北方癸水,所以又称“乙癸同源”。


什么是“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不同的阶段出现不同的病机(证候),于是采用不同的方法来治疗。


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相同的病机(证候),于是采用相同的方法来治疗。


什么是“正治”?


正治是指逆其病证性质而治,又称“逆治”。适用于和临床表现一致的病证。包括热者寒之、寒者热之、虚则补之、实则泄之。


什么是“反治”?


是指顺从疾病的假象而治,又称“从治”。适用于和临床表现不完全一致的病证。包括热因热用、寒因寒用、通因通用、塞因塞用。


什么是“六淫”?


六淫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


什么是“七情内伤”?


由于受到突然、强烈、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过人体生理调节的范围,引起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的异常变化,使气机紊乱、脏腑损伤、阴阳失调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什么是“天”?


癸是肾中精气充盈达到一定程度人体产生的促进和维持生殖机能的粗微物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