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透这 7本书,你就能读懂孩子:阳志平谈儿童教育(二)|智力

 长沙7喜 2016-07-04

小编的话:作为安人心智集团科学总监与爱贝睿董事长,育儿的书怎能读得少?无论你家宝宝刚出生,还是已经能够交流、每天不听故事就不睡觉,或者说孩子已经入小学,阳志平老师推荐的这 6 本书,总有一款适合你!

孩子刚出生,新手妈妈读什么好?

《无条件养育》

是否适合非专业读者:是

  • 奖励反而会带来惩罚?

  • 孩子无理取闹时,该怎么处理?是不是将孩子丢在角落会好一些?

  • 「爱的暂停」这类方法有什么问题?

  • ……

这本书是美国著名作家、育儿专家科恩在 1993 年出版《奖励的惩罚》之后,近些年再次宣传自我决定论的(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SDT)一本力作。这本与《奖励的惩罚》那本相比较,学术味道更轻,哲学思辨较少,更适合年轻妈妈看。

与一般的科普作家不同,科恩研究功力深厚,以至于自我决定论创始人 Deci 在论文中,还引用并提及科恩的《奖励的惩罚》。关于自我决定论在育儿中的应用,还可以参考科恩的《家庭作业的迷思》等介绍。

这两本都是自我决定论在育儿领域的应用,感谢积极养育专家刘建鸿老师的推荐。建鸿师出名门,博士毕业后一直致力于心理学与育儿结合等工作。推荐大家订阅飞之鸿的【小鸿积极教养】微信公众号,有不少干货。号码是:jijijiaoyang(积极教养的全拼)

附:什么是自我决定论?简单说,它是一种解释人类动机的理论(最有名的人类动机理论是「马斯洛层次需求层次论」)。详情可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阳志平老师对该理论的介绍~

《儿童大脑开窍手册》

是否适合非专业读者:是

这本书的两位作者水准都不错。其中一位是权威杂志《自然神经科学》(Nature Neuroscience)前任总编辑;另一位是普林斯顿大学的神经科学暨分子生物学副教授。两位合作写了《大脑开窍手册》与《儿童大脑开窍手册》。在《儿童大脑开窍手册》中,主要介绍了神经科学近些年的发展,尤其是就家长关心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解读。

近些年,随着神经科学、认知科学、教育学的合流,产生了一种新的学科:MBE 科学(mind brain education,即 心智、脑与教育),在国内也被翻译为教育神经科学。如何将神经科学、认知科学与教育科学的实证研究与具体教育实践结合,对这些话题感兴趣的读者,可以深度研读。

宝宝大点了,爱听故事,怎能缺了故事书?

苏斯博士套装

是否适合非专业读者:是

(苏斯博士和他的书)

对于这一套,没必要啰嗦,一句比哈利波特还要畅销,足矣。寓教于乐,非常富有想象力,二十世纪最好的儿童作品。帮助不少有阅读障碍的作家,学会阅读,从而走上写作道路。我自己买了几套送给家人,凡看了我推荐买了后的朋友,没有后悔的。

《故事知道怎么办》

相对来说,《故事知道怎么办》更侧重故事治疗,属于知道那些原理,掌握那些故事模板,可以更好地讲故事给孩子听。

孩子入学了,你想知道 ta 为什么不喜欢上学?

《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

是否适合非专业读者:是

  • 为什么孩子不喜欢上学?

  • 为什么说学习金字塔、多元智能等是错误的?

  • 为什么说批判性思维难以习得?

  • ……

答案尽在《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作者 Willingham 是美国知名认知心理学家,主编过认知心理学教材,常年坚持写科学、教育与认知科学方面的博客与专栏文章。

这本书代表认知科学新世纪以来新进展在 K12 领域的应用。九章回答九个问题,介绍九个观念,是作者给 American Educator 写的 Ask the Cognitive Scientist 专栏文章基础上改编的。虽然作者写给中小学教师。但是完全适用于成人自我学习与指导孩子成长。其中,几乎处处颠覆了人们关于学习的常识。这九个原理分别是:

  • 人类天性好奇,但并非天生优秀的思想者

  • 事实性知识重于技能

  • 记忆是思考的灰烬

  • 我们通过已知理解新知

  • 练习通往了如指掌的境界

  • 学习中的认知能力在早期与晚期截然不同

  • 儿童在学习方面的相同远远大于不同

  • 通过持续努力,智力可以提升

  • 教学必须通过练习提高

《看见成长的自己》

是否适合非专业读者:是

这本书我也推荐过很多次了。还记得 mindset(心理定向)理论吗?mindset 理论与自我决定论互为佐证。


有位心理学家,花了几十年来问道:

为什么一些人常常相信智力、性格是不能改变的,对于任务的挑战,倾向于从自己的智商、性格出发;而另一些人则常常相信智力、性格是可以改变的呢?

前者,她称之为:固定型心理定向,将心智视之为存在(entity);后者她称之为成长型心理定向,将心智视之为增长(incremental)。两类孩子、两类成人自学者、两类领导表现出不同的发展取向。

这本书即为 mindset 理论提出者德韦克写的科普著作。它是近些年对实验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等影响极大的一个领域。作者学生写的一本科普书则可以参见:Succeed(中译本名《成功,动机与目标》),将自我决定论、执行意图、Mindset 等诸多研究编织在一个框架下,予以综合介绍。

《性格的力量》

是否适合非专业读者:是

这本书整理了大量积极心理学等研究在育儿领域的具体实践。全方位介绍了各类故事、心理学原理与官方项目。如果你对积极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一无所知,通过它,可以快速地掌握一堆靠谱的育儿心理学常识。

还没读过瘾,要更专业的手册?当然有!

是否适合非专业读者:

妈妈若学历高,可入手全套八册的《儿童心理学手册》。



这是一套国内发展心理学界通力协作翻译的手册。其中有一部分是合作多年的发展心理学老师雷老师翻译的。有一天中午,等人无聊时,从办公室翻出一本。结果大吃一惊,好料很多。儿童同样映射着成人的我们如何成长与学习。一般来说,心理学手册多数写的很烂,翻译得也不好,但这套六卷本是个例外。非常值得推荐。学术与应用价值兼具。?

特别推荐

爱贝睿学堂家长教练陈忻博士的新书已经上架。本书由阳志平老师亲自策划出品,陈禾、魏坤琳、蒋佩蓉、刘未鹏联袂推荐。

在书中,陈忻博士不仅纠正国内各种养育迷思,挫折教育、赏识教育、敏感期等一些扭曲的概念,同时提出一整套育儿理念,并分享了很多她跟两个孩子相处的案例,以及关于国外养育的错误观点,还原真实的美国幼儿园和小学教育精髓。



—-爱贝睿第 311次智慧分享—-

投稿请发至:e@anrenmind.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